2023年,全区深入开展“枫桥式社区(村)”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具有江宁特色的创新工作经验和基层单位。为选树典型、示范引领,区委政法委、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经过广泛发动、组织实施、自评、推荐申报、实地验收和综合评定,于今年上半年评选出横溪街道西泉社区等10个社区(村)为首批江宁区“枫桥式社区(村)”。
针对辖区内流动人口数量多、治安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创新实施“西心相伴,泉力守护”小区多元治理项目,培育一支由社区党员、退伍军人组成的“夜翎队”,每天夜间在村庄里、小区中巡逻,“夜翎队”队员化身政策法规宣传员、底数登记员、风险隐患排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特殊人群服务员,全年无休,给社区居民以心安,为保障辖区内居民的平安贡献力量;并在希泉新寓每栋居民楼中培育一名楼栋志愿者,组成社区“楼栋志愿服务队”,通过“关系建立、团队建设、培力赋能、管理激励、服务反哺”五步曲,陪伴式督导,赋予具有自治能力的党员及核心志愿者“公益楼长”角色,以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调解邻里矛盾、组织便民服务为路径,发挥居民自驱力,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群众安全感有了明显提升。自“西心相伴,泉力守护”项目实施以来,辖区的社会治安案件、民事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邪教组织、传销案件发生数均为零。
西泉社区小吴村有两户村民因自留地权属争议,十几年来各种“小摩擦”不断。应某认为洪某当前种植的自留地有部分是属于自己的,并在上面种菜,而洪某将应某所种的菜铲除,造成矛盾激化。调解员接报后,第一时间稳控双方情绪,听取各方意见。原来,早年分自留地到户时,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未形成底册和具体位置图纸。调解员通过实地勘查,亲自测量,走访村民等方式,找准矛盾根源,并以“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多次沟通。调解员从邻里关系入手,结合情理法,引导换位思考,并引用“六尺巷”典故以及《民法典》中相邻关系的规定进行调解。最终双方终于化解了多年的心结,达成一致意见:洪某同意应某在房后种菜,并再让20公分。至此,这起持续十余年的邻里纠纷得到解决,促进了邻里和谐,维护了社区稳定。
来源:江宁区司法局
编辑:陈静
审核:苏克刚
发布:周旭辉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直达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