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外媒体看民和】海东日报| 走进污水处理厂 探秘污水变清流
政务
2024-12-03 22:48
青海
□本报记者 郝志臻 张璐 摄影报道
水利万物,首善在水。污水处理厂犹如城市的“肾脏”,它“吞”进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经过一系列工序过滤其中的垃圾和有害物质后,再“吐”出达标的清水。这个“肾脏”一天24小时,分秒不停地运转,保障着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迎着初冬的风,记者走进位于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红卫村的民和县首座市政污水处理厂。踏入厂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规整有序的布局,没有想象中工业设施的刻板与杂乱。厂房外立面在岁月的洗礼下,有着沉稳质朴的色泽,却不见斑驳破旧,显然日常维护精心细致。据民和县清湟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介绍,该污水处理厂始建于2009年,共分为两期建设,总工程于2016年通过验收正常运行。厂区总占地面积2.09公顷,主要设施包括办公楼、锅炉房、进水泵房、细格栅间、沉砂池、氧化沟、沉淀池、脱水机房、配电室、斜管沉淀池等,并配套管网60公里,出水经湿地公园净化处理后排入湟水河。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污水进厂的前端,一方巨大的格栅池如同一张钢铁铸就的“大滤网”,随着机器的持续运转,发出低沉而有节奏的轰鸣声,污水裹挟着形形色色的杂物奔腾而来,树枝、塑料片、包装袋等各类垃圾,在格栅的拦截下,纷纷败下阵来,堆积到一处,等待后续清理转运。踱步至沉砂池边,这里宛如一方静谧的“泥沙战场”。在这里,污水流速放缓,泥沙在重力作用下缓缓沉降至池底。近10年来,这个普通却至关重要的池子,如同一位沉默的“清道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污水中的砂粒、较大颗粒无机物清理得干干净净,让水流得以“轻装上阵”,确保后续处理环节管道不堵塞、设备少磨损。而氧化沟,则是一片翻涌着“生命活力”的“水之舞池”。这个微生物群落正作为主角上演净化大戏。在有氧环境里,贪婪地吞噬着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将有害成分拆解、转化,化作自身生长养分与无害物质。二沉池是这场净化“马拉松”的“冲刺弯道”。污水在此稍作停歇,进行二次沉淀,活性污泥裹挟着残余杂质沉降,上层清液仿若挣脱枷锁的精灵,逐渐崭露头角,呈现出清凌凌的质感,从进厂时的污浊不堪,到此刻距离“新生”仅一步之遥,它为最终水质把关,确保流出的每一滴水,都能符合排放标准。记者来到了尾端的出水口,和前面工业设施完全不同,仿佛是一个小型的湿地公园。深秋的芦苇脱下翠绿的衣衫,修长的茎秆在微风中沙沙摇曳,相互交织,密不透风,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它们扎根于湿地软泥之中,根系如同细密的滤网,贪婪且坚韧地捕捉着尾水中残余的悬浮物、部分重金属离子以及过量养分。经过二次沉淀的水流在这里蜿蜒曲折,循着地势与人工设计的沟渠缓缓流淌,确保植物吸附、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充分生效。从厂区大门到尾水湿地,仅几分钟的路程,却是每一滴生活污水的必经之路。在寒来暑往间,这些冰冷的设施始终护佑着民和县水域不受污染侵害,助力一方生态环境于工业化浪潮、城镇化进程中始终保持一抹澄澈底色。“2023年,民和县对中央控制室、除臭系统、脱泥系统、深度处理系统进行了维修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污泥系统的处理能力,保障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张斌说,目前厂区负担着民和县城区大部分的生活污水处理任务,日处理污水量为1.2万立方米。目前正在建设的三期项目已经完工95%以上,预计12月中旬将开始试运行,交付使用后,日均污水处理量可以再增加6000立方米。这间污水厂仅仅只是民和县向生活污水“宣战”,全力编织着生态环境改善与城市品质提升的锦绣蓝图的一个缩影。民和县作为青海省的东大门,黄河和湟水河穿境而过,生态位置极其重要,出境断面水质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湟水河流域重点区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扛起水污染防治的政治责任,把湟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持续深化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让一方水土在污水净化的征程中重焕勃勃生机。截至目前,民和县正在运转的污水处理厂3座,农村污水处理站11座,今年新增的4座污水处理站正在调试中。如今的民和县,一泓清水正从这里流出高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图景正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监制| 白林娟
责编| 岩 子
来源| 海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