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总共有11种地貌景观,而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拥有丰富的地质结构以及各种地形地貌,山地、丘陵、雪山、高原、沙漠、盆地、原始森林等等,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风景类型。
只有一种地貌在中国看不见,那就是——峡湾地貌。峡湾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它形成于海岸山脉向海洋延伸的部分,被描述为“冰川雕刻出的杰作”。
小红书@LinaのFoodLife
峡湾是一种海洋伸入陆地,切割陆地形成的地貌形态,通常具有陡峭的地形和大量的冰川侵蚀痕迹。
形成于冰河时期,是冰川从高山向下发展时不停的侵蚀河谷,最终与海洋相连接所形成的地貌特征。这种地貌形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但最著名的峡湾主要位于北欧的挪威和冰岛。峡湾的形成过程:
“峡湾地貌”是一种冰川侵蚀地貌,而且是冰川要下滑到海平面附近,因此形成峡湾地貌的区域必须是高纬度沿海地区,高纬度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较低,冰川分布的海拔较低。同时冰川要表现出侵蚀性,需要利用重力作用向下滑动,所以需要一定的坡度,最好具有与海岸线平行的海岸山脉。随着冰川的不断下滑,槽谷被侵蚀的越来越深,最终形成了无数条深深的冰川槽谷,后来在第四期冰期结束后,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从而淹没了深入海洋的槽谷,形成了锯齿状海岸线的“峡湾地貌”。简单来说:冰期时,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是峡湾地貌最为典型的分布区,如下图:从世界范围看,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区域也有峡湾地貌分布,比如北美中高纬西部沿海和东北部沿海地区:
从远处看来,北欧的地图实在是平淡无奇。伸出大陆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乍一看有点像意大利,沿着西北海岸线延伸着长长的斯堪的纳维亚山,河流无数,森林、草原和荒地相间分布,实在是很普通的地球景观。
不过,倘若将地图放大拉近了看,便会发现,北欧西北方向的海岸线分外扎眼:以其支离破碎之程度,在地球上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海岸线了。
如今的北欧,已经成为人们向往的天堂:白雪皑皑的山脉,郁郁葱葱的森林,红色屋顶的小镇和童话般的古堡,不得不说这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可在一万年前,北欧可是让原始人避之不及的地方。第四纪冰河期末,覆盖在中低纬度的冰川早已退去,而北欧因其纬度高的缘故,依然覆盖着大片冰川。此时的北欧,和今日之北极、南极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是这些冰川,为后来破碎的海岸线和北欧人引以为傲的峡湾埋下了伏笔。对于冰川侵蚀,高中的课堂上是没有详细讲的。其实冰川侵蚀只是个统称,底下包含了四种作用。首先,冰川结成时,一些地表上松动的岩石会被冻结在冰川中,当冰川运动时这些岩石会被冰川拔出,随之一起移动,这叫“拔蚀作用”;而这些被拔走冻在冰川底层的岩石,又会随移动而摩擦所经地表,这叫“磨蚀作用”。剩下的作用与本文没有太大关系,在此不赘述。
在冰川的侵蚀下,一个地方很容易形成U形谷。上图便展现了一个典型的U形谷形成的全过程。U形谷是形成峡湾的基础:每一个峡湾在被灌水之前,都是U形谷。等到冰川融化殆尽,海水便回涌,填补了U形谷中低于海平面的空间。峡湾有时非常的深:挪威的松恩峡湾最深可以达到1300m,远大于附近海域的深度。这为附近海域的海水倒灌创造了条件,也从侧面反映出冰川侵蚀力量的强大。
冰川除了侵蚀,还能堆积。冰川把它一路侵蚀的石块杂碎搬运到U形谷里。许多时候,这些堆积物会随着冰川消退被搬运到海里或者散落四方,峡湾照样形成,一切正常;但偶尔,这些堆积物一股脑堵在了出水口,里面的冰川融水排不出去,外面的海水也进不来。这就形成了冰碛湖。由于这种湖是由峡湾非正常发育过来的,形状狭长,像一条丝带,因此也被形象地成为“带状湖(Ribbon Lake)”。英国的温德米尔湖就是一个典型的带状湖。高山上的冰川不断的积累,厚度越来越大,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开始向下滑动,形成呈一定宽度的“条状”冰川,就像一条巨大的“冰舌”从高山上铺下来,巨大的重量使得冰川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对地面不断的进行侵蚀作用,大量地表物质被刨蚀裹挟到冰川里面,并被冰川向下推动到海拔较低地区。这一过程不断持续,最终在冰川消退融化后,在地表留下一个底面非常宽阔的“U”型谷,“U”型谷多分布在高海拔或高纬度(历史上)冰川活动频繁的地区。U型谷又称槽谷、冰蚀谷,是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两侧一般有平坦的谷肩,横剖面近似U型。冰川沿由地面流水侵蚀形成的沟谷或其他负地形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冰川的刨蚀作用使原沟谷加深、加宽,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因此,冰蚀谷常较平直而宽阔,形成两壁陡立的槽形谷。在U型谷底或两壁常能发育磨光面及冰川擦痕。 与河流作用形成的U型谷相比,冰川作用形成的U型谷搬运能力比较强,但距离相对比较短,通过拔蚀作用、磨蚀作用、冰楔作用,碎石岩屑磨圆度差,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差0.5-1000m甚至更大。U型谷谷壁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达;若冰川搬运物为砾石,则在谷壁上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之为冰川擦痕。由于受到第四纪冰川构造运动的影响,长白山火山锥体在长期寒冷崩解及剥蚀作用下,形成放射状沟系,因坡度和岩性的差异,沟谷大小不一。长白山U型为较大的沟谷,宽度达300米,切割深度在100—200米,谷底较平坦,是世界著名的U型谷。1.与甲半岛东侧相比,峡湾地貌集中在西侧的主要原因是( )松恩峡湾(61°N左右)宽914m;深度达1200m,挪威计划在此打造全球首个“漂浮”两车道海底隧道,预计于2035年前完工。该海底隧道是在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建造在海底供人员及车辆通行的海洋建筑物,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海湾两岸之间的行程,有利于改善海湾两侧地区交通紧张的局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松恩峡湾中的水是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物,河流和瀑布带来数米厚的上层淡水,下层则是比较重的海水。该峡湾内淡水和海水上下层分层最明显的的季节在( )5.相对于在松恩峡湾建造跨海大桥“漂浮”海底隧道( )凯尔盖朗群岛位于印度洋南部,南纬48°30'-49°30'、东经68°42'-70°35'之间,是世界上距离大陆最远的群岛(如下图)。由主岛凯尔盖朗和300多个小岛组成。该岛离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西南角均约4600千米,离南极大陆则为2600千米左右。陆地总面积6,129平方千米(主岛面积5,732平方千米)。凯尔盖朗群岛虽是群岛,但它由一个主要的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岛屿面积为7215平方千米。岛上气候潮湿寒冷,多风暴,地表岩层裸露,植被种类单一;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表面多被冰川覆盖。近海低地多湖沼,沿岸有陡峭的峡湾。下图示意凯尔盖朗岛位置。
(3)凯尔盖朗岛沿岸有陡峭的峡湾地形,就此作出合理解释。7.格陵兰岛(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瑞典位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1011万,是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但适宜生活居住的地区较小依托丰富的资源和高素质的人口,瑞典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钢铁、机械、制药、造纸、军工等工业非常发达,是世界五大工业强国之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山地西坡陡峻,直逼海岸,东坡平缓,从山麓向上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地。M地多形成许多深入内陆两岸陡峭的峡湾。狭长、幽静的海湾,高峻、奇丽的山崖,景色诱人,是船舰良好的停泊地点。 新西兰南岛西南部的峡湾区,峰峦叠起,崖整幽深,峡湾内多巨大的瀑布。在这原生态的次南极海城孕育出的岩龙虾,肉质细嫩,口味鲜甜。捕捞的岩龙虾通常用直升飞机从渔船的甲板上接运并飞越峡湾区的崇山峻岭,抵达距海岸线最近的蒂阿瑙镇,置于海水池暂养后再运往基督城包装出口。新西兰政府对野生龙虾的捕捞实施配额管理,定量捕捞。中国是新西兰鲜活龙虾最大的出口市场。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原本为出售给中国而捕获的岩龙虾由于大批贸易订单取消,价格大幅下跌,已经低至每公斤人民币200元-300元。下图为新西兰南岛地形及岩龙虾产地示意图。 (1)解释新西兰南岛西南部峡湾地貌的成因,以及峡湾内瀑布形成的流水侵蚀的类型。(3)推断图中岩龙虾运输从蒂阿瑙镇到基督城和从基督城到中国,分别采用的最适宜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新西兰南岛是世界第12大岛,南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中西部,西南海岸多峡湾地貌,峡湾内多瀑布。南岛农业以牧业为主,粮食需要从他国进口。左图示意南岛的地形分布状况,右图示意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南岛农业种植业比重低的主要原因。1.从图中看,山脉分布偏西,西侧坡度大,冰川侵蚀强,峡湾地貌集中在西侧,B正确;洋流、降水不是导致峡湾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A、C错误;内力作用,两侧差异不大,D错误。所以选B。2.冰川地貌是地质史上冰川作用的结果,该地有峡湾地貌,说明曾经有冰川活动,C正确;现在的冰雪不是形成冰川地貌的主要原因,A、B错误;现在的纬度位置与过去的纬度位置没有差异,D错误。所以选C。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降水较多,且这里地处山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融化,所以冬春季的水资源最丰富,A正确;夏季、秋季的水资源不如冬春季丰富,BCD错误。所以选A。4.由材料分析可知,松恩峡湾中的水是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物,河流和瀑布带来数米厚的上层淡水,下层则是比重较重的海水,因此,峡湾中的水是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物。它会随着潮汐而发生变化,涨潮时会带来更多的海水。春秋季气温比夏季低,淡水注入量没有夏季多,AC错误;但是在夏季节融冰时节,则会为峡湾带来更多的淡水,从而导致峡湾内淡水和海水上下层分层最明显,B正确;冬季气温低,河流和瀑布结冰封冻,注入峡湾的淡水少,该峡湾内淡水和海水分层不明显,D错误;ACD错误,故选:B。5.由材料分析可知,建海底隧道受天气影响小,对生态环境破坏小,AB错误;在松恩峡湾建造跨海大桥“漂浮”海底隧道,没有阻碍水上航运,C错误;该峡湾为挪威峡湾,峡湾是一种冰川地貌,海岸线呈现出独特的锯齿状。而且该峡湾宽914m,深度达1200m,而架桥需要桥墩以承接桥身的重量,然而峡湾水深可达千米,技术难度大,而且工程量极大,而建设管道,宽度较窄,工程造价较低,工程量较小,故选:D。6.(1)位于印度洋南部,终年受湿润的盛行西风影响,气候湿润;因空气湿度大,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少;加上沿岸流经西风漂流,西风漂流的降温作用显著,岛上气候寒冷。(2)岛上多云雾,光照不足;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植被稀疏,土壤有机质少,发育浅薄,肥力较低,限制岛上植物的生长。(3)凯尔盖朗岛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表面多被冰川覆盖;冰川顺地势移动过程中,产生刨蚀作用,形成冰川谷;冰川谷发育延伸到沿海地带,被海水淹没,形成峡湾地貌。(4)河流流程较短,呈放射状水系;沿海低地多沼泽湖泊。(1)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凯尔盖朗岛位于49°S以南地区,印度洋南部,终年受湿润的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因空气湿度较大,多云雾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加上沿岸有西风漂流这一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显著,所以岛上气候寒冷多风暴。(2)由材料信息可知,由“岛上气候潮湿寒冷,多风暴”可知,凯尔盖朗岛上多云雾天气,空气温度大,光照不足;气候寒冷,热量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由“地表岩层裸露,植被种类单一”可知,植被稀疏,土壤有机质少;地表岩层裸露,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浅薄,肥力较低,不利于岛上植物的生长。(3)由材料信息可知,“凯尔盖朗岛陆地总面积6,129平方千米(主岛面积5,732平方千米)及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表面多被冰川覆盖”可知,冰川顺地势移动,向下移动过程中,产生刨蚀作用,形成冰川槽谷;冰川槽谷发育并延伸到沿海地带,被海水倒灌淹没后形成峡湾地貌。(4)由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可知,“凯尔盖朗岛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岛屿面积小,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流程短,河流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注入周边海洋;由“近海低地多湖沼”可知,沿海低地多沼泽湖泊。7.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读图结合格陵兰岛区域特征——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等,从生态脆弱、旅行设施维护费用、旅游接待能力、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方面作答。格陵兰岛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8.(1)M地峡湾一侧地势陡峭,质时期受冰川侵蚀作用强烈产生U形谷;冰川融化(退却)海水倒灌形成峡湾。(2)河流流程长,河流落差较大;发源于西部山地,多呈平行状向东注入海洋;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低。(3)纬度高,气候严寒;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原始森林覆盖区域广,适宜人口居住区域小。(4)有利:铁矿、森林等资源丰富;重视人才科技水平高;离西欧近,市场广阔。不利: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1)结合材料M处为峡湾地貌,其峡湾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由图可知M处刚开始时冰川侵蚀会形成U形谷地;后来冰川在气温升高的情况下逐渐融化,海水进入谷地,从而形成峡湾。(2)考查河流的特征从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进行分析,据图可知,河流主要发源于半岛西部的山脉,且河流多呈平行状态水系,流向大致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波罗的海;河流所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且半岛上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强,河流的含沙量低等。(3)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联系区域的气候、地形、资源、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处于北纬60°附近,纬度高,气候严寒,不利于人口的居住;从地形来看,半岛以山地地形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仅分布在半岛的沿海地区,不利于人口的大面积分布;同时,该半岛森林密布,植被覆盖率高,适宜人口分布的面积小等。(4)考查对工业区位的条件评价,注意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有利方面,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铁矿、森林等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结合材料,瑞典拥有较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丰富;据图可知,瑞典离西欧近,靠近欧洲市场,距离较近,方面产品的出口;不利方面主要从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瑞典:度高,气候寒冷,发展工业能源消耗大;且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工业规模化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等。9.(1)峡湾地貌成因:在冰期,冰川侵蚀西侧海岸形成U形谷地:间冰期,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水从谷地下游入侵,形成沿岸的峡湾。侵蚀类型:溯源侵蚀。(2)该海域人类活动少,污染小,水质洁净;靠近南极,海水寒冷清澈,岩龙虾生长周期长,味道更鲜美,口感更佳;新西兰政府对野生龙虾的捕捞实施配额管理,定量捕捞,保证了龙虾的品质。(3)从蒂阿瑙镇到基督城应为公路运输。理由:从新西兰岛南部运往基督城,距离较近;地形起伏大,公路运输灵活,适应性强;岩龙虾数量较少;相对航空运输价格低。从基督城到中国应为航空运输。理由:新西兰到中国,距离远;岩龙虾数量较少且价格昂贵:可保证岩龙虾的鲜活,快速运达。(4)有利影响:岩龙虾捕获量降低,有利于岩龙虾种群数量的恢复和捕虾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影响:大批贸易订单取消,价格大幅下跌,渔民收入减少:劳动力需求量减少,渔民失业率上升;捕获超过出口量,可能导致岩龙虾大量死亡。(1)峡湾地貌为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在地球处于冰期时,气候严寒,冰川发育,冰川面积扩大,冰川侵蚀新西兰西南侧海岸,形成U形谷地。之后地球进入间冰期,气候转暖,冰川消融,海水入侵原先形成的U形谷地,形成幽深的峡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瀑布的形成是由于原跌水附近流速快,河流侵蚀下部岩性松软的岩层,上部相对坚硬的岩层受重力崩落,河床陡立并向源头方向推进,形成瀑布,其流水侵蚀类型属于溯源侵蚀。(2)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该海域为什么龙虾优质。注意材料信息“原生态的次南极海域”,表明当地人类活动少,受人类的污染小,水质清洁,靠近南极地区,海水寒冷,水温相对较低,岩龙虾的生长周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味道鲜美,产品优质。注意材料信息“新西兰政府对野生龙虾的捕捞实施配额管理,定量捕捞”,由于政府对野生龙虾捕捞实施配额管理和定量捕捞,管理科学规范,保证了龙虾的品质。(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蒂阿瑙镇与基督城之间距离相对较近,结合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多山地,地形起伏较大,所以更适合采用公路运输,原因在于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岩龙虾的产量相对不大,也适合采用公路进行运输。同时,相比于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的运输成本更低。而新西兰距离我国遥远,所以从基督城到中国最适合采用航空运输,原因在于距离远,而航空运输的运速快,使得岩龙虾快速运至我国消费市场,保证岩龙虾的品质。同时,岩龙虾产量不大,也适合采用航空运输。(4)影响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角度分析作答。受疫情的影响,导致对岩龙虾的捕捞量降低,从而有利于岩龙虾种群数量的恢复,保证当地捕虾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注意材料信息“原本为出售给中国而捕捞的岩龙虾,由于大批贸易订单取消,价格大幅下跌”,受疫情的影响,大批量的贸易订单取消,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渔民的收入减少。同时,已捕捞的岩龙虾出口减少,使得捕捞量超过出口量,导致岩龙虾大量死亡,影响经济收益。受疫情的影响,市场对岩龙虾的需求减小,岩龙虾的捕捞量降低,对捕捞岩龙虾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小,渔民的失业率上升。10.(1)在冰期,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地;间冰期,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水从谷地下游入侵,形成峡湾。(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不利于耕作;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光照弱;纬度高,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1)由右图可知,在冰期,多冰川分布,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形谷;间冰期,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附近海域的海水从U形谷下游进入谷地,谷地成为峡湾。(2)由图可知,该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该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生长;纬度较高,夏季热量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长,故农业种植业比重低。来源:匠心地理
编辑:水土保持技术服务网www.stb.cn
温馨提示:进入“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收到公众号推送!
水保咨询/进微信群/合作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