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送爽,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是露水开始凝结成霜的时节,标志着深秋的来临。在这个时节,大自然仿佛换上了一件金黄色的外衣,树叶由绿转黄,一派丰收的景象。
寒露节气的历史渊源深厚,它在中国传统节气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表明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几乎要凝结成霜。
随着季节的深入,秋天的凉意逐渐加重,露水因气温的下降而变得更加寒冷,因此得名“寒露”。这个节气也标志着农作物收获季节的开始,对于农事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寒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季收获的开始。古代农民会根据寒露的到来开始采收成熟的农作物,如稻谷、玉米、红薯等。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乡村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寒露分为三候,每一候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现象: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在寒露的第一天,鸿雁开始向南迁徙,它们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伍在空中翱翔,仿佛在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深入,冬天即将到来。鸿雁的迁徙,不仅是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也是自然界中一种壮观的景象。
到了寒露的第五天,古人观察到雀鸟的数量减少,而海边的蛤类增多,他们误以为雀鸟变成了蛤蜊。这一现象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
寒露的第十天,菊花开始绽放,黄色的花朵在秋风中摇曳,为这个季节增添了一抹亮色。菊花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是古人赏秋、咏秋的重要对象。在寒露时节,人们会举行赏菊活动,感受秋天的韵味。
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体验。
来源 | 信息中心
初审 | 信息中心
审核 | 廖玉倩
终审 | 谭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