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知识 | 大丽花的绽放之路

旅行   2024-10-02 13:18   北京  

“掌”知识

大丽花的绽放之路

- 中山公园花卉科普 -

国庆假期

中山公园环坛南路两侧的大丽花展示区

花开正艳

此处摆放了我园自主养殖的

六十余个品种的大丽花

与古树景观相映成趣

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属于菊科大丽花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又叫天竺牡丹、西番莲、东洋菊、大丽菊等。由于它的地下部分膨大像红薯,老百姓称它为“地瓜花”或“红薯花”。自人类首次记载大丽花500余年来,大丽花以其缤纷的色彩和多样的花型征服了全世界的园艺爱好者。

(左为大丽花块根 右为红薯块根)


从原产地到欧洲

大丽花原产于墨西哥及中美洲的高原地带,18世纪末,西班牙探险家将大丽花的种子和块根带回欧洲,开始了它在西方世界的园艺栽培史。19世纪初期,欧洲的园艺学家们就尝试通过杂交不同种类的野生大丽花,创造出具有新花色和新花型的品种。20世纪以来,随着基因工程和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大丽花的育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从欧洲到中国

大丽花在中国的广泛种植始于20世纪初期。上海、北京等地的园林和富裕人家的花园是大丽花最早的栽培地。因为大丽花的形态独特、色彩鲜艳,很快引起了园艺爱好者的注意,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种植。

大丽花在东北、西北、华北多个地区大量栽培、培育新品种,并形成了像标本菊一样的大花、独本、矮化的栽培技艺,就这样一个国外花卉在本土化培育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大丽花与中山公园

大丽花象征大方、富丽、大吉大利,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从墨西哥的高原到欧洲的园艺舞台,再到中国园林和现代公园,大丽花借助人类的智慧与勤劳不断繁衍、传承与创新,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象征。中山公园的园林职工延续了这朵花的美丽传奇,也为大丽花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红魁

紫魁

大丽花是北京市中山公园重点培育的特色花卉。据记载,自1938年便开始引种、栽培,有着八十多年的养殖历史,一度成为北京市大丽花养殖规模最大的单位。七十年代末,公园开始专注于大丽花的杂交育种工作,自主培育了“红魁”、“紫魁”等优良品种。公园培育的大丽花品种繁多,花朵形态各异,从单瓣、重瓣到球形、装饰形等不同花型。这些丰富的品种使大丽花在园林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公园园艺职工代代传承技艺、不断摸索,经过科学的养护和花期调控,他们精心养殖的大丽花每年都会成为国庆花坛的焦点,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

以大丽花为主体花材的花坛(往年照片)




图片提供:中山公园职工

文字提供:中山公园花卉队 高睿翔

视频拍摄、制作:中山公园信息科 刘旭

责任编辑:中山公园宣传科 薛心怡

北京市中山公园
宣传公园历史文化、游园活动,公益服务,景点介绍,园林花卉介绍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