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学”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教育   2024-11-04 09:42   江苏  

NJU ARTS


2024年11月2日,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20ZD26)课题组承办的“数智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学”学术论坛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东大楼顺利举办。

此次论坛以“数智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学”为主题,包含四场主旨发言、分别以“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问题与方法”“跨媒介艺术学的知识谱系”“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的跨媒介研究”为主题的四场议题分组讨论,以及一场博士生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六十多位学者参与了研讨。

 

 


1



开幕式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石红梅主持。开幕式上,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赵奎英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周计武分别致辞。

石红梅介绍了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并向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赵奎英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与感谢,指出在数智时代为艺术实践与学术研究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举办此次学术论坛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历史、师资力量、系科设置、办学特色、实践与学术成果。周计武作为“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20ZD26)课题组负责人,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课题组目前的课题成果与进展,欢迎并期待各位学者与课题组成员就数智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学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思想碰撞与交流。


2


第一场论坛主旨发言由《南京社会科学》副总编虞淑娟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马文室主任、研究员刘方喜评议。

在本场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晶指出,艺术媒介是以物质载体形成的符号体系和动态结构,既外显于艺术品的表现阶段,也内化于艺术家审美感知于创作构思的思维阶段;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表示,强化批评主体对媒介环境的敏感性,使批评活动能够在新的经验生产机制中获得更加丰富和广泛的观察世界、考察文艺的环境,是文艺批评在当下“人类经验的‘媒介化再造’”过程中继续保持自身存在的根据;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认为,数字艺术的交互性、沉浸性体验与现代生活的数智化特性相呼应,新技术催生出的数字艺术能够满足新人类的期待;南京大学周宪教授认为,如何从跨媒介走向跨学科,进而走向艺术学的总体性建构,实现浪漫主义音乐家瓦格纳“整合艺术”的理想境界,是当下艺术学研究必须认真思考的难题;杭州师范大学欧荣教授对以“跨媒介性”(intermediality)为核心的相关概念进行词源追溯和语义辨析,如媒介(medium/media)、跨媒介(intermedia)、媒介性(mediality)等,并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观点进行评述与商榷;南京大学莫奔(Maurice Benayoun)教授结合基于虚拟现实(VR)的艺术实践,探讨虚拟(virtual)与真实(the real)、虚拟与实际(the actual)的关系,指出AI正迅速而广泛地进入人类的研究、创造、沟通、娱乐和经济等领域。


3


第二场论主旨发言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赵奎英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欧荣评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方喜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自动生成的文本具有非概念化、实例性等弱共识特性,这也正是审美共感的基本特性,体现了符号造型、语元组合的美的规律;清华大学陈岸瑛教授从艺术实践视角出发,在专属媒介、通用媒介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多媒介、融媒介、跨媒介、超媒介等艺术现象提出新的阐释;北京大学李洋教授认为,漫画不等于多格叙事性绘画,漫画图像也不是图像蒙太奇,框格既是漫画图像的边界,也行使着从此一图像指向另一图像的功能;苏州大学陈霖教授表示,数字艺术传播的跨媒介机制运作呈现为三重辩证的贯穿和耦合,三重辩证张力释放的过程,协调着人与审美、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催生数字审美意识,激发数字文化想象;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指出,自大语言模型快速进入社会以来,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AIGC)对艺术实践产生了根基性的影响,对AIGC进行艺术哲学的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杭州师范大学单小曦教授主张从人类文化视野走向超人类和后人类文化视野,以新媒介文论话语范式即数智现代性范式研究人工智能文艺,提出“智媒转义(译)论”的人工智能文艺研究范式;南京大学周安华教授表示,数字人文、AIGC 等新兴科技赋能电影跨媒介改编,以互动性开拓了跨媒介改变电影的可能性,带来电影叙事革命的新探索。


4


第三场论坛主旨发言由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霖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陈岸瑛评议。

山东大学凌晨光教授从人工智能的时间逻辑出发,认为人工智能无时间性、非时间性或反时间性的时间逻辑既使对象的特殊质感以及不可重复、不可复制的特质都被排除在外,也使艺术接受活动变得平均化、规范化、统一化,损失艺术接受作为第二创造的特性与乐趣;华东师范大学姜宇辉教授认为,游戏《我的世界》可以作为数字民族志研究的经典案例,通过考察虚拟空间中的创制与筑造活动,能够揭示出筑造、栖居与主体性之间的密切关联;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张素琴教授关注俄罗斯芭蕾舞团(Ballets Russes)的先锋艺术实践,认为其不仅是一场关乎身体的革新,更是一场基于舞台视觉修辞策略的跨媒介争夺;东南大学沈亚丹教授以南宋马远的《华灯侍宴图》为中心,考察南宋山水画以视觉媒介整合其他艺术媒介要素的跨媒介特征、画面为观者提供的多重感官体验以及画面与观者间颇富张力的具身空间;南京大学黄厚明教授指出,在“藏礼于器”的中国早期艺术传统中,艺术的跨媒介制作是践行“物之怀仁”的重要手段,在此语境中,艺术制作逐渐从无名走向有名、从群体制作走向个性化审美,书画制作也获得了独特的审美品质。


5


第四场论坛主旨发言由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凌晨光主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单小曦评议。

深圳大学江玉琴教授认为,科幻电子游戏在多维度上建构了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凭借互动叙事、虚拟现实、跨学科融合和伦理决策等元素为未来知识生产和文化反思提供了新方式;陕西师范大学裴亚莉教授关注数字技术在李安后期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并对数字技术进行反思,认为李安的电影表明,即使人类已经来到了全面的数字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依然是最终的价值归宿;杭州师范大学杨向荣教授回溯了西方绘画史中镜像从确证再现到偏离再现、再到颠覆再现的发展历程,指出镜像对古典绘画理论范式和诸多原则的挑战,重构了艺术实践中的再现观念,也为解读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南京大学朱丽丽教授以跨媒介视角考察数字平台中粉丝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交织演进,讨论民俗文化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借用与创造、粉丝文化在当代传播过程中的中介、催化与融入,以及跨媒介视角下泛民俗现象的文化肌理与传播机制;南京大学赵奎英教授分析了当代艺术作品的存在本体从“对象”到“情境”的转向,认为当代艺术的跨媒介性创造的“具身性时空”为情境本体提供了存在基础,情境生成则使当代艺术的时空具有了生命、质感、密度、力量、运动的潜能及“复杂审美共感知性”。


6


本次学术论坛的闭幕式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毅主持,周计武教授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

周计武教授指出,从古老的仪式化艺术到今天“数智时代”的艺术,我们遭遇了千年未有之变局,唯一不变的是我们自身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有温度的、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经过一天紧张而又热烈的头脑风暴,周计武教授强调,大家终于从黎明的8点10分来到了“诸神的黄昏”时刻。这个黄昏具有很强的寓意,意味着大家即将告别一个时代,告别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的主体性”的时代,告别本雅明所言的充满本真的、“灵韵”的审美时代,告别一个既紧张焦虑又充满真实感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后真相的”、“后人类的”、“后媒介的”时代,各位学者从“跨媒介艺术学”的不同视角出发,对各门类艺术中的跨媒介性和各门类艺术之间的跨媒介性,以及艺术的跨媒介生产、传播与消费机制进行了热烈讨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新见迭出,既有宏观的理论思考,也有微观的个案分析,为我们贡献了一场热烈而又具有高度思想内涵的学术盛宴。

 


 

在“数智时代”,人类的感知经验,及其对世界理解和把握的认识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一个范式转变的时刻,一个我们会参与历史,也必将改变历史的“紧急”时刻。在这一刻,跨媒介艺术学提供了一个重新回顾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一个重新用中国的眼光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体系的视角。“顾后”是为了“瞻前”,期待学界同仁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协同探索跨媒介艺术学的种种可能性,让“新”之价值在媒介艺术史的长河中永恒回归

南京大学

艺术学院

文字:顾唯佳

图片:陆紫潍 乔蕙荣 魏思怡

美编:姜蕴芳

责编:周素戎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宣传学院、发布资讯、服务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