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热议“跨媒介艺术学的过去与未来”

教育   2024-11-09 10:03   江苏  

NJU ARTS


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概念的出现宣告了数智时代的到来。随着技术的迭代与更新,艺术媒介的多元化存在及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与之相伴的诸多变革也亟需关注。以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周计武教授为首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课题组围绕“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开展了为期四年的研究。2024年11月2日,“数智时代的跨媒介艺术学”学术论坛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东大楼召开。会议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六十多位学者参与了研讨。

本次论坛共设有五场分组讨论,分别以“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问题与方法”“跨媒介艺术学的知识谱系”“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的跨媒介研究”为主题,以及一场博士生论坛。三十余位学者分为五组,在艺术学院307室、209室、报告厅(310室)围绕不同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1



第一场分组讨论的议题是“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编辑秦兴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桂琳教授评议。其中,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何志钧教授指出,媒介由纸质文本转向虚拟现实等超文本,致使受众对美的体认由“意境美”转向“灵境美”。后者的感知模式虽迥异于前者,却是数智时代对于前者的发展与补充。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斌在跨媒介视域下,审视了舞蹈、戏剧与电影三者间彼此渗透、融合的开放关系。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教授郭全照考察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和绘画中的“忧郁”意象,深度探析了词与像之间的跨媒介转义。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詹悦兰认为,德意志浪漫派在诗歌与音乐的互动中重塑了艺术体系,在艺术史上较早地突显了媒介互动性的问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特任副研究员袁帅历史性地梳理了中国书学文献中的跨媒介表述,揭示出书法与文学、绘画、曲艺等审美活动之间丰富而有趣的关联。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助理教授王博文认为,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的媒介间性理论超越了传统艺术批评的范式,并在本体论层面更新了我们的认知方式。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高元通过元图像理论,分析了图像在书法批评中发挥的多重作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特任副研究员赵幸将“艺格敷词式艺术批评的跨媒介性”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案例,着重考察了符号学、社会批评、女性主义等艺术批评的跨媒介性。



2



第二场分组讨论以“跨媒介艺术学的基本问题与方法”为题,詹悦兰副教授主持,何志钧教授评议。在本组的讨论中,桂琳教授引介了托马斯·埃尔塞瑟的心智游戏电影研究,指出跨媒介艺术作为思想实验,引导我们思考艺术、哲学和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戴思羽从哥特弗里德·博姆的图像阐释学出发,探究了物质媒介作为现象在意义生成中所起到的作用。秦兴华勾勒出西方艺术媒介思想的演进史,指出先后涌现了三波思潮:一是证明艺术媒介的独立性;二是争论何种艺术媒介更具基础性;三是讨论艺术媒介间的融合性。南开大学哲学系讲师冯原从歌德、海德格尔、阿伦特关于想象力的论述出发,阐释了想象力在跨媒介艺术中的运作机制。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李茜指出,在当代广泛运用影像和其他新媒介形式的表演中,较长时段的持续性表演日益频繁地出现,对观众采取了一套“分心”的影像策略。西南大学文学院讲师张荆芳以贝克特的“姿势”戏剧为研究对象,认为它以自身的反剧场性特征,颠覆了传统的戏剧形式。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高薪认为,在媒介视角的烛照之下,图像研究实现了从主题图像志到风格图像志的转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物质主义(New Materialism)对物之物性(thingness)的强调。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毅解析了形象研究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匿名性”,指出这一概念有助于重审形象介入社会运作进而生产意义的方式。



3



第三场分组讨论围绕“跨媒介艺术学的知识谱系”展开,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李艳教授主持,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江玉琴教授评议。《美术》杂志社编辑张冰纨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远程艺术(telematic art)的实践,表明新兴媒介技术何以发挥激活身体感知主动性的潜能。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杜安教授以侗族口传类非遗为例,归纳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特性,即“情境生成性”与“跨媒介涵濡”。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特任副研究员李赵雪则开展了一项公园史、建筑史、艺术史的跨学科研究,利用数字图像数据库,还原出天津租界公园的原型。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郭星星系统爬梳了中国古代乐论中的跨媒介文献,将浩瀚的文献归纳为五大主题。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勇从新上映的两部电影《抓娃娃》与《逆行人生》切入,指出算法对于人类生存方式以及人文主义观念的批判与重构。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简圣宇教授分析了“智能创作”的运用方式、优势及现存问题。李艳教授总结了川剧《白蛇传》在影视化、数字化改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4



第四场分组讨论的议题为“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的跨媒介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裴亚莉教授主持,杜安教授评议。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杨莉莉注意到生成式AI在跨媒介艺术领域引发的版权争议,她认为在数智时代,跨媒介艺术将做出一系列回应,如“新卢德主义”以及艺术家对原创性的坚持。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凯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了一系列伦理恐惧,例如艺术主体权限不足、身份伦理的颠倒、审美伦理的退位等。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林成文聚焦于AI图像生产中的语象装配问题,指出基于文本的图像生成工具通过技术系统和符号系统的运作,完成了多层次的、异质的、耦合的跨媒介事件。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周天歌以音乐与舞蹈创作为例,解析了生成模型在塑造新型跨媒介艺术中的应用。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大学助理教授庄沐杨认为,数字动画在承接既有的物质感视觉的同时,还继承了物质感的生成逻辑,数字动画因此成为了某种视觉媒介的档案库。



5



第五场是为博士生特设的论坛,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周厚翼和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赵立达共同主持,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郑钲和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生乔泓凯共同评议。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高静认为,数字艺格敷词可被理解为一种跨媒介的表演实践,为开展数字技术与修辞学之间的古今对话提供了媒体史的视角。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生蒲璐在技术图像的视域下审视了“生成式艺术”(genervative art),揭示出生成系统(自动机)和技术图像异质耦合下,生成式艺术所具有的自主性和动态性特征。周厚翼指出,通过焦点干扰、媒介嵌套和情感整合机制,元屏幕以多路化、重屏化和拓扑化形式构建出复杂的“媒介晕轮”,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吴泓静关注到艺术传播中的空间观嬗变,认为数字媒介的普遍应用将空间观导向交互式渗透、人体多模态融合及动态无疆界拓展。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生乔泓凯发现“电”及与之相关的图像电报、射线摄影等影像技术,深刻地影响了瓦尔堡的“图像科学”,在媒介论与宇宙论的维度上塑造了彼时艺术史家的世界体验与认识论策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姜岩考察了1914-1931年间“表情”批评的跨媒介实践,指出它同时存在于戏曲、电影、话剧这三种媒介形式中,“表情”批评是表演体系本土生产的重要表现。郑钲论述了戏剧文学构成中的跨媒介性,在各种现代、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剧作家们创作的文本有意参照、借鉴或指涉其他媒介类型。赵立达以中国动画电影为例,分析了影像何以对不同媒介的语言及属性进行指涉、融合与转换。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葛依婷指出,在后现代视听媒介语境下,图像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量与主体色彩,而人反而被图像光谱所辖制,“图像生命”的概念有助于厘清两者在存在论层面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博士生王宇阔指出,在互动艺术中,人的身体被模拟为信号参与了系统的反馈机制,传统主客二元论的思维由此一定程度上被消解。







与会学者围绕不同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从概念与范畴、问题与方法到数字艺术、人工智能艺术等具体实践,展现了思考与研究的广博面向。现场讨论活跃,新见迭出,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热烈而又颇具思想内涵的学术盛宴。

南京大学

艺术学院

文字:孔佑文

图片:乔蕙荣、魏思怡、陆紫潍

美编:姜蕴芳

责编:周素戎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宣传学院、发布资讯、服务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