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的理论与方法》课外系列实践——探访“嘉瑞艺树”画室

教育   2024-11-13 12:36   江苏  

2024年11月5日,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的理论与方法》课程迎来了第三次实践考察。在李牧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踏入了艺术家徐贵进老师的“嘉瑞艺树”画室,跨越课堂的界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展开了一场充满探索和创意的艺术之旅。



艺术空间探秘

——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徐贵进老师亲自担任向导,带领同学们漫步于工作室的各个角落。整个空间既典雅又充满活力:专为低龄儿童设计的小教室单独隔开,充分考虑到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用于美术院校备考的写生室采光良好、画具齐全,还融入了充满生活气息的“猫屋”区域,为写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工作室内,徐老师的个人创作与珍贵收藏交相辉映:他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材所做的版画示范,融合了历史与技艺的智慧;在龟甲上的甲骨文刻画,似乎能与千年前的文化对话;他所收藏的同辈艺术家的佳作,既彰显了自身良好的艺术品味,又展现出艺术家共同体互相勉励的深厚情怀。在少儿美术区内,小朋友们的画作也得到了展示的平台。孩子们天马行空的画作充满童趣和创意,让人感受到了艺术最纯粹的生命力。

在当今时代,儿童美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徐贵进老师深谙这一理念,他不仅关注孩子们的艺术技能培养,更注重他们内心世界的健康发展。正如徐老师所言,现代社会对艺术的过度重视,往往忽视了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真正有帮助、正确且健康的成长环境。这种环境的缺失,导致了许多孩子在绘画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然而,徐老师通过创造一个自由、天真的艺术空间,帮助孩子们摆脱这些束缚,让他们的创作充满纯真与活力。

“毕加索说他十几岁就画得跟大师一样,他一生都在学习怎么样像小孩一样画画,我特别理解这句话。”徐贵进老师指出,艺术创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呈现,更是情感与生命的表达。尤其是在学龄前到初中阶段,孩子们的画作常常充满直觉与纯真,仿佛能触动观者最柔软的内心,展现出“生命体验”与“情感温度”的独特魅力。他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温暖的引导,拒绝“揠苗助长”,帮助孩子们释放内心的创意与情感,让他们在自由的艺术环境中茁壮成长。


课堂实践现场

游览过程中,徐贵进老师通过几幅学生的作品具体阐释了他对待儿童美育的观点。面对一幅由冷色作为主色调的图画,徐老师解释道,这是他的一名学生对于自己反复在牙医诊所就医的痛苦经历的真实描绘,在没有任何老师建议的情况下,学生主动选择使用了大面积的灰色,形成了一幅饱含情感的画面,与旁边同一作者所描绘的祖父的果园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鲜艳的色泽下是年少的画家丰富的亲情体验,不准确的人体准确地表达了其最纯粹的情感,这生动体现了徐老师的儿童美育教育观:引导孩子们用画笔真实地表达自我。

徐老师鼓励孩子们自由地表达个人经历,如他引导的那位学生通过使用冷色调来描绘在牙医诊所的痛苦经历,这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直观表达,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调节和疗愈。在艺术心理学的概念里,艺术活动不仅仅是技能的表现,更是个体情感、认知和心理状态的体现。孩子们可以藉由自由创作这一途径建立自己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

在一个自由、被鼓励、被支持的环境中,孩子们通过创作自己的作品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从而对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产生积极的影响。徐老师的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也是孩子们社交互动的平台,通过艺术活动,孩子们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培养情感温度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徐老师在儿童美育方面的深厚功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平台。通过亲身体验工作室的各个区域,参与者们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度,更理解了儿童美育在培养未来艺术家的重要性。




艺术与人生的对话

——徐贵进老师的创作与教育之道


在宽敞的大教室内,李牧老师首先对徐贵进老师的艺术生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特别强调了徐老师在创作与教育道路上的专注与坚持。接着,徐贵进老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向同学们分享了四个宝贵的思考与经验:第一,不要过分依赖组织和单位,而应充分发掘和发挥自身的个性与特长;第二,做好本职工作,不必刻意取悦他人;第三,职业生涯中的定位要准确,切勿好高骛远;第四,关于个人工作室的管理,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徐老师还谈到,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经历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深化的过程。从最初对绘画的单一认同,到后来的怀疑,再到如今的包容,他逐渐意识到,艺术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版画、绘画,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它们都是艺术家情感与思想的自我表达方式。他提到,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而这一规律不仅仅是技巧的掌握,更是对艺术直觉与创作自由的培养。特别是在学龄前阶段,孩子们的画作往往充满着天真与想象,这是他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而这种创造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引导。

但徐老师也强调,在尊重孩子们个性与兴趣的基础上,教育者应适当给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孩子们在探索与实践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锻炼他们的思维与技巧。他指出,艺术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适度的挑战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创造力。这种平衡,正是艺术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既要尊重孩子的直觉和兴趣,又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任务,激发他们的潜力和突破。

徐贵进老师总结道,艺术创作与教育的本质就是情感的交流与传递,而这种传递的力量,往往来源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温度的“瑕疵”。徐贵进老师肯定了科技和机器生产发展对创作的推动与进步,认为“将机器工序与手工精雕结合”是版画发展的一个方向之一,但也认为纯手工进行创作有着机器不可替代的部分。他说:“尽人事之后的瑕疵,就是温度感。”正是这些不完美,赋予了作品独特的生命力,尤其是在版画创作中,尽管机器可以代替一些繁复的工序,但始终难以完全复制手工所带来的那份温暖与生命力。


 徐贵进老师经验分享

李牧老师总结

李牧老师在总结时指出,个人能力与清晰的定位是成就事业的两大要素。每一位艺术家不仅要了解自己,还要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洞察社会发展脉搏。他提醒同学们,学会在外部世界中拓展能力的同时,也要在内心深处找到真正的自我定位,从而避免陷入无意义的内耗。李老师还结合课堂上参观金鹰美术馆与南京美术馆的经验,引导同学们思考个人工作室与商业性质、政府性质美术馆在运营模式上的差异,并向徐老师提出了关于个人工作室在当今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难题。

徐贵进老师则以木桶原理的全新解读,强调了个人在艺术领域中发挥长处的重要性。他指出,艺术创作与工作室的运营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灵活应对,不断调整与创新。




问题与讨论

——思维碰撞的火花


在随后的自由提问环节,学生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多个深刻的问题。有同学询问,如何看待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创新,徐贵进老师以“时势造英雄”的观点回应道,传统艺术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是如何与当代社会接轨,找到符合现代审美与需求的创新路径。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徐老师对传统艺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创新的看法,突出了艺术与社会结构的互动。艺术不仅仅是个人表达,它也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的产物。艺术界通过不断创新和适应新技术来响应社会的变化,反映了艺术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另一名同学关注到了科技与手工艺术之间的张力,提出了机器与手工版画在创作中的异同。徐贵进老师指出,机器技术虽然可以提高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原材料时,但手工创作所带来的情感温度与生命体验,是机器无法复制的。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瓦尔特·本雅明指出,机械复制(如摄影和印刷术)剥夺了艺术品的独特性和其传统的仪式性角色,因为复制品可以无限制地重复制作,使原作的“灵光”消失。在同徐贵进老师的讨论中,徐老师所讲的“尽管机器技术提高了艺术品制作的效率,但手工艺术的独特情感温度和生命体验是机器无法复制的”这种观点呼应了本雅明关于艺术品灵光的讨论,强调了手工艺术的非同质性和情感深度。

但不同于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会完全剥夺艺术品独特性的观点,徐贵进老师也指出,艺术创作难以完全脱离工具例如电锯的使用。他提到,在艺术创作中,机器精雕与手工细琢的结合,将会带来更丰富、更有深度的艺术效果,正是这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激发创作的无限可能。


自由提问环节


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活动也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大家在“嘉瑞艺树”工作室楼下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次别具意义的艺术之旅。此次《艺术史的理论与方法》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理解了个人工作室的运营模式,也通过真诚的交流为同学们未来的艺术学术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未来,《艺术史的理论与方法》课程将继续探索艺术的多元可能,培养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思维碰撞。


全体师生合影

南京大学

艺术学院

文字:胡耀丹 李   亓 杨欣如

图片:魏思怡

视频:孟圣昆

美编:姜蕴芳 吴启玥

责编:周素戎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宣传学院、发布资讯、服务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