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青创Youth Startup
30岁就像是一道分水岭。
好像过了30岁,人生就突然迈入了一个不一样的阶段,周围的人也会对你有不一样的期待。
职场上,不会再有人把你当新人,期待你能独当一面,拿出实绩;
家庭中,你成为了顶梁柱,父母的健康、孩子的学业、房子的物业都需要你操心;
你不能再轻易说“我不会、我不行”,因为再没有人可以为你兜底,你成了那个兜底的人。
面对这些外界的压力,很多人就感觉自己这三十多年光长了年龄,没长本事,到头来事事无成,感觉人生都没救了。
难道说,人到了30岁,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人生就彻底失败了吗?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曾经有一位奶奶,58岁时还只是一名普通村妇,76岁时才开始接触绘画;94岁时登就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她就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奶奶,以及最有名的“大器晚成者”——摩西奶奶。
![]()
01 ![]()
1860年,摩西奶奶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乡下的一个农场,是一个贫穷农夫的女儿。
成人后,她嫁给了农场的工人,成为10个孩子的母亲,并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农场,做着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等各种琐事。
直到她76岁步入老年时,机缘巧合下,她接触到了绘画,开始尝试培养一种老年生活的兴趣。然而没料到的是,这种尝试竟然意外开启了自己的绘画天赋,并且越画越好。
在她78岁时,一位旅行收藏家发现了她的作品,他将这位老人的画介绍给了全世界。
80岁时她在纽约举办了画展,至此她的作品风靡了整个欧美。
不久之后她被授予了美国“女性全国新闻俱乐部奖”,并得到美国总统的接见。
这一切让她迅速走红,她之后的人生也如同开了挂一样,向着传奇的路上一直发展下去。
她在101岁时离世,时任总理肯尼迪为她致讣告辞,称她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艺术家”。
很多人总是说:现在已经太晚了。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没有谁可以定义说,我们25岁之前一定要工作稳定,35岁之前一定要结婚生子。
正如摩西奶奶说的:“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总之无论何时,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节奏。
![]()
02 ![]()
“为什么别人能够得到那些,我却一无所有?”
许多人之所以感到不幸福,是因为目光总盯着别人的风景。
在他们看来,别人的景色总比自己拥有的更美,于是,他们费尽心思走到别人的道路上。
其实最好的风景其实来自于每一个当下,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努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现在的每一天,都过得足够充盈。
影帝黄渤在成名之前,曾在歌厅唱了7年歌,期间还兼职做舞蹈老师。
你说不羡慕别人那不太可能。那时候他经常接二连三的听到乐团中有巨星降落的消息,今年是满文军,明年是黄格选,今年是周迅,明年是韩红、沙宝亮…
反观那时的自己,因为没钱,住在北京郊区的农民房,每天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去歌厅唱歌,闲下来的时候也在幻想,哪个唱片公司能选中自己。
用他自己的话说,感觉别人的青春都出名发达了,自己的都挥霍掉了,每天早上一起来都是先沉思半小时,因为不知道接下来该干嘛。
即便如此,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他依旧选择在自己的节奏里,努力过好当下。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发小高虎拉了他一把,让他客串了电影《上车,走吧》, 没想到影片拿了个“最佳电视电影奖”。
这让他意外发现了演员这条路,他下定决心考北电,志愿从表演系、音乐剧,最后改成配音系,总算在28岁那年考上了。
演艺圈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没有超出常人的努力很难坚持下来,特别是对于一个身高和颜值普通的新人演员而言,但他依旧一路走了过来。
拍摄《疯狂的石头》时,哪怕只是个小人物,但为了拍好一场“偷面包”的戏,他沿着高架桥跑了一天,跑到整个人都脱水了。
拍摄《斗牛》时,整整四个月,他每天脸上要贴上5种胶,牙齿也要弄上黄渍,嘴唇抹上干裂胶,卸妆的时候,脸疼到不能碰。
为了完成长镜头的拍摄,他每天都在布满碎石头的山路上狂奔,一跑就是好几个小时,整部电影拍下来一共跑坏了37双鞋子。
最后,他熬了16年,终于在35岁时荣获了金马影帝。之后黄渤各种片约不断:从《泰囧》《心花怒放》到《一出好戏》《夺冠》等等........他参演电影的票房早已破百亿。
有人是前半程发力,有人在后半程爆发。
人生路上,不争朝夕,只要努力,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
03 ![]()
生命在任何时候都不太晚。
如果我们想做,那就从现在开始。
30岁,40岁,50岁又如何?结果才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时候开始哪有那么重要。
迟开的花或许更香,迟结的果或许更甜。
人生匆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2条建议,助你做一个厉害的人。
①坚持刻意练习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曾做过一个研究。
他把在一所顶尖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按照演奏水平高低,分为优秀,优异和最杰出三组。
通过跟踪观察,他发现决定演奏水平高低的不是天赋,而是练习时间。
最杰出组的小提琴学生他们在18岁之前平均练习了7401个小时;优异组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优秀组的学生平均练习时间只有3420小时。
根据数据追踪,最杰出的学生将来会成为明星般的世界级小提琴家,而最逊色的一组学生最终只能成为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
在强烈对比之下,艾利克森发现,决定一个人在所属领域的能力是平庸还是卓越的关键因素,正是一个人的努力程度。
《异类》中也说过:“人们眼中的非凡卓越,并非天资超人,而是肯付出努力和改变。”
从现在起,坚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才能让你做一个厉害的人。
②坚持每日复盘
不会复盘的人,提升的速度就会很慢。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是最早强调做计划和复盘重要性的人。
有一天,他想看自己的计划跟真正做的事有什么差别,于是让助手记录下自己一天中做过的所有事项,记录的结果令彼得·德鲁克陷入了深思,他发现一天真正做的事,跟计划完全对不上。
通过总结和反思之后,他调整了工作方式,从而建立了精准的时间管理理论。
其实这些都是通过回顾和复盘发现的。人要通过不断回看,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盲区。
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每天都需要多次反思自我,想明白一个道理,坚持一年,就能获得365个道理,这就是积累的力量,长久地坚持,必然会带来巨大的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