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希特勒在二战期间的所作所为,可以说他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世人眼中好像希特勒没有害怕的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希特勒也有自己特别害怕的人,而且这还影响了他的一生。这个让他害怕的人就是曾经的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保罗·冯·兴登堡,全名是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曾任德国陆军元帅,德国总统,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讲兴登堡和希特勒之前,先说一下普京,就是现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呵呵,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要说他在成为“普京大帝”之前,也曾给人家拎包当过小跟班,有图为证:再牛的人也有不牛过,何况兴登堡和希特勒相差42岁,在后者晋升上等兵时,前者已经是元帅了。兴登堡的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军人的女儿,12岁时便被送进实行寄宿制的陆军幼童学校,并依传统定期到王宫做见习侍卫,也算是从小见过大世面的人,而且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希特勒是奥匈帝国一个海关职员在第3次婚姻中所生的第3个孩子,5个兄弟姐妹夭折了4个,12岁之前搬过7次家。还有,他出生在一个小客栈里。18岁时想当个文艺小青年,却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2次。没得说,他要么颓废下去,要么不顾一切。为了搞清楚兴登堡与希特勒之间的关系,先要说一下背景:当年的欧洲王室基本都是亲戚,领地可以当作嫁妆变来变去,如果本国的国王不成器,那就从外国亲戚中选一个,呵呵,跟咱们理解的“国家”不是一码事。总之,普鲁士和奥地利是近亲,和其他十几个亲戚组成了德意志,不过,亲戚之间也总打架,结果在1866年打了一场普奥战争。当时,19岁的少尉兴登堡代表普鲁士参战,此战令普鲁士夺得德意志的实际主导权,并成立北德联盟,奥地利则和远亲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22年后希特勒出生于此)。此后,23岁的中尉兴登堡又参加了普法战争,此战令普鲁士统一了除奥匈帝国以外的亲戚,并于1871年正式成立德意志帝国,也就是一脉相承的现今德国。接下来,兴登堡可谓是官运亨通,一路升任中将军长,可是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他一不小心战胜了由德皇威廉二世指挥的军队,令后者好不扫兴和没颜面。这还不算什么,兴登堡对德皇的内外政策产生了质疑,屡屡直言劝谏,结果一再遭到冷遇,便于1911年称病退役了,时年已64岁。这一年,曾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的希特勒仍然坚守在维也纳,过着穷困潦倒的文艺小青年生活--住在廉价单身汉公寓,出卖自己画的明信片。上图是希特勒在那个时期的自画像,满满地透出文艺范的颓,毫无哪怕一点点后来的狂。第二年,希特勒出现在慕尼黑,由此走上一条疯狂的不归路。希特勒有过一次重新选择命运的机会,那是在一战前夕,奥匈帝国要求在国外的年轻人应征入伍,他回去了,却称病蒙混过关后重回慕尼黑。若说当时的希特勒贪生怕死也不对,因为他转而志愿加入德军上了前线,受过伤,也受了奖,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这放在任何国家都会被视为战斗英雄,虽然仅是个上等兵。显然,这时的希特勒对国家、对政治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并甘愿冒死为之而战。至于典型军人出身的兴登堡,在1914年一战爆发后,响应国家召唤重披战袍,作为指挥官与参谋长鲁登道夫共掌第八集团军。按照当时的德国军制,两人属于平级,有点像咱家的政委和司令员,前者负责掌握大局,后者负责打仗。鲁登道夫是个火爆脾气,跟谁都捏不到一起,只有兴登堡能适应和约束他。两人也时有磕磕绊绊,但携手在东线战场屡屡克难,由此声名鹊起。当然喽,德国最终战败了,兴登堡成为继德皇之后的第二大战犯。在德皇流亡后,他仍坚守岗位极力维护军中弟兄的利益,直至正式签署停战协议,才以元帅身份解甲归田。由此可见,兴登堡的崇高声望并非仅是建立在战功上,其既圆滑老道又敢于担当的作风也占很大比重。一战后,德国实行了共和宪政制,史学家为了便于断代称之为“魏玛共和国”。简短截说,兴登堡在1925年成为魏玛共和国总统;希特勒在这一年出狱了,并着手重建纳粹党。在此之前,兴登堡一直闲赋在汉诺威庄园,希特勒则在政界异常活跃且激进,终于在1923年发动了啤酒馆暴动。正是在狱中,希特勒写就《我的奋斗》,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有没有兴登堡,出狱后的希特勒都要大干一场。而正是在兴登堡执政的十年间,希特勒将数十人起家的纳粹党(1923年3万人,因啤酒馆暴动被解散),发展至1932年的140万人,附设一支数十万人的冲锋队及党卫军。1931年11月初,兴登堡不得不接见扶摇直上的希特勒。这是他俩的首次见面,那幅所谓因惧怕连握手都不敢抬头的照片,显然正是希特勒志得意满雄心勃勃的时期。可想而知,其礼仪上的尊重是有的,欲借梯往上爬的暂时委曲求全也是有的。自杀前的希特勒也不止一次地承认:能让自己感觉到害怕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兴登堡!而对于希特勒的为人,兴登堡也并不是一无所知,弥留之际他也曾自己感叹地说:我不应该把盗猎者变成守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