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案例解析题(50分)
1、结合材料中的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更新项目的规划策略和建设实践,试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分析项目中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创新点;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试论述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工业遗址改造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规划策略,以及更新改造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城乡规划学科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东林也逐渐向老八校的考察方向去调整考试内容,2024年城乡规划考研的专业课由【503】6小时快题调整为【823】3小时的策划与规划案例解析题,考察的内容更加综合全面。
对于新出现的规划案例解析题,其占比为50分,在备考过程中不可忽视这一部分的学习,这类题型的考察内容不同于规划实务辨析题,不再局限于规划评价、规划技术规范等传统辨析方向,而是从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出发,更多地需要紧密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规划案例去论述,可以看作是更综合、难度更大的论述题。
今年的考察方向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工业遗址改造的城市更新策略,也是近几年城市发展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的重点议题之一。
1、结合材料中的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更新项目的规划策略和建设实践,试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分析项目中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创新点。
【问题剖析】
结合材料本身的内容去回答,考查的是规划文本的归纳总结和重新组织的能力,并且题目锚定了“文化产业”的角度,后续的答案不能偏离主题。
【参考答案】
一、 背景(可对材料进行简短的综述)
成都市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通过由点及面的有机更新,不断推动成华片区由老工业区的转型升级,激发片区活力,持续推进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其成功转型也为其他待改造的工业遗址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二、 借鉴和学习的创新点
2.1 链动区域产业,集聚功能增强影响力
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的更新改造不仅仅关注于项目本身,而是从宏观区域的产业角度出发,结合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将有机更新与公园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引进链主企业,以产业为导向强链补链延链,促进产业要素快速聚集,推动产业生态圈成形成势,融入区域产业格局。
2.2 挖掘基地优势,打造强力文化品牌
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在更新改造过程中,依托场地本身富集的工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以“一园一品牌”的模式实现工业遗产园区的品牌升级,引入头部企业并充分利用其品牌资源优势,集聚文创产业人才,建设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一站式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场景。
2.3 依托工业遗存,创意IP激发空间活力
场地内分布有大量工业遗存,如老旧仓库等大跨度建筑,通过“一仓一IP”引入音乐空间、独立设计办公空间、文体活动等文创类企业,充分利用工业遗存的特色空间,推动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并通过策划文化创意展览、艺术展演等活动,以创意IP为引擎激发整个片区的活力。
2.4 积极招商引资,丰富文化产业类型
依托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本身的工业基因和产业链条,结合不同产业链建设产业综合体、总部大楼等空间载体,以“一楼一总部”为理念引入前端创作研发、终端文旅消费、文创展示汇演等多样化的文化产业类型,全面打造产城融合、产学研一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三、 总结与展望
从文化产业的角度上看,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通过链动区域产业、挖掘基地优势、利用工业遗存空间特色并积极招商引资,以强有力的文化品牌和因地制宜的文创IP引导片区逐步丰富文化产业、完善产业链条,从而真正推动工业遗址的转型和升级,是其他工改项目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创新点。
2.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试论述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工业遗址改造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规划策略,以及更新改造的未来发展方向。
【问题剖析】
由材料及第一道题引出的第二道题,其设问范围更加广泛,可以拆分为“策略”和“方向”两部分的内容,回答时要注重自身内容的逻辑完整性和丰富性。
【参考答案】
一、 背景
在经历了投资驱动和增量发展为主的阶段后,我国城市进入以转型发展为思路,以存量空间为载体的新阶段,而历史街区及工业遗址的更新改造则是存量发展背景下的重要议题之一。
二、 行之有效的规划策略
2.1 理念转变——以人为本,存量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及工业遗址的更新改造应当从人的需求出发,塑造高品质的的人居环境,关注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高品质公共空间的需要;将集约节约、功能复合、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到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工业遗址的更新设计中,实现城市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2.2 空间落实——渐进更新,内涵提升
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工业遗址的更新改造过程中,摒弃传统无序扩张、大拆大建的更新方式,未来要更加注重肌理修复,优化空间层次,注重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加强对方案设计、规划建设和整治维护等工作的监督和管控,促进更新方案的推荐和落实;城市更新不仅要关注物质空间的改善,也要重视对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的恢复和策划,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
2.3 技术创新——数据赋能,空间模拟
历史文化街区与工业遗址的更新要充分依托未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人的需求的分析,全面了解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机制,为更新改造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可依托仿真模拟技术进行更新方案试运行的模拟, 从而提高更新改造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4 健全管理——多方交流,精准决策
在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工业遗址的更新过程中,积极建立更新信息交流平台,方便场地内及周边的居民、各类群体反馈各方诉求;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让公民充分了解更新工作的进展和方向,使管理手段更具有颗粒度和可读度。
三、 更新改造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开发模式:从拆除重建转向保留提升
未来的城市更新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过去的“拆改留”转向“留改拆”,把“留”放在第一位,更加突出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逐步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可持续模式,逐步实现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分区、分类、分策、分序推进,有机更新”将成为大部分城市更新的统一步调。
3.2 更新内容:由物质更新转向多维更新
城市是个有机生命体,物理空间的升级只是更新链条中很小的一部分,仅仅改造建筑形态无法达到提升城市活力的目的。未来城市更新将从存量建筑改造提升、高质量公共空间扩容、文化生态价值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完善、社区提升等多个方面,持续激活片区活力与生命力;整体上逐步转向更加多元的城市综合治理,将空间改造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培育有机融合,以空间提升带动城市综合升级。
3.3 实施路径——由点状更新转向片区统筹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城市更新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片区统筹在城市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中将起到衔接协调作用,在实现城市功能完善的同时能够兼顾经济效益,有效地避免更新中存在碎片化和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从过去的“点状更新”到未来的“片区更新”,这是城市更新的一个路径演进过程。
四、 总结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的内涵也在不断地迭代和丰富,由物质形态的改造逐渐向城市结构、功能体系、产业结构、人居环境等多种形态的改造转变。在更新过程中,可通过采取以人为本、有机更新、数据赋能以及健全机制等策略,引导城市更新工作转向保留提升主导、多维更新引领以及片区统筹协调等趋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