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主持的“石斑鱼种质资源收集与高效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通过现场验收

文化   2025-01-30 19:03   山东  
1月2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邀请专家,对陈松林院士主持,黄海所、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项目“石斑鱼种质资源收集与高效繁育技术研究”成果在三亚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黄海研究员,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罗鸣副研究员和海南大学卢致远副研究员组成。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汇报,查阅了生产销售记录,查看了三亚西岛亲鱼养殖基地、乐东黄流苗种基地和三亚水产苗种南繁产业园,并进行了现场取样测量。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对该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目前,研究团队已累计收集鞍带石斑鱼亲鱼800余尾、东星斑6000余尾、红瓜子斑6000余尾,建立了上述石斑鱼亲鱼活体库;探明了红瓜子斑性腺发育规律和分化特征,查明了红瓜子斑胚胎、仔鱼和稚鱼发育过程;建立了东星斑、红瓜子斑等多种组织的细胞系;初步建成了东星斑、红瓜子斑和龙胆石斑等名贵石斑鱼种质资源库;建立了红瓜子斑等名贵石斑鱼亲鱼培育和苗种批量化培育技术。
根据2024年生产和销售记录,项目团队2024年累计繁育红瓜子斑苗种40万尾,自行养殖15万尾,验收时11月龄头鱼平均体重437.7克,最大个体达597克;繁育东星斑苗种500万尾,自养97万尾,验收时11月龄头鱼平均体重285.5克,最大个体达356克。
据统计,项目通过提供东星斑等石斑鱼优质受精卵和鱼苗,有效辐射带动了三亚、万宁、乐东、东方等地区的东星斑商品鱼生产超过300万尾。同时,项目组还开展了红瓜子斑工厂化流水养殖、海上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在我国首次实现人工繁育的红瓜子斑深海网箱养殖,养殖成活率超过90%。
本次项目取得的阶段性进展,有力支撑了海南石斑鱼养殖产业的发展,为实现水产种源自主可控、藏粮于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专家进行现场测量

专家现场查看三亚西岛亲鱼基地


信息来源 | 黄海水产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智慧海洋圈子排版



本文系智慧海洋圈子订阅号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们尊重原创者,版权归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文章版权归原本作者,智慧海洋圈子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链接









坚持向海洋要生产力(创新谈)

好文分享丨国内外海洋牧场几种典型发展模式

好文分享丨海洋移动观测平台综述

徐兴永已担任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此前担任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总工程师

中国海洋大学向全球海大人拜年!

崂山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2025年联合培养科研经费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章程

崂山国家实验室诚聘海外优秀人才

喜报!中国海洋大学获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最具传播力高校”!

海装新闻 | 林忠钦院士出席,长兴实验室与国家水运安全中心签约共建智能绿色水运设备与安全研究中心!

包振民院士出席,中国海洋大学召开青岛海上丝路研究院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调研时强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到访中国海洋大学访问交流!

年终总结丨2024年青岛市十大海洋新闻评选出炉!

年终总结丨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十大新闻”出炉!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大力推动渔业“蓝色转型”!

智慧海洋圈子V
传播智慧海洋前沿技术,分享海洋领域最新资讯。科技兴海责任重,谋海强国正当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