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2025年各地将如何布局?

文化   2025-01-24 17:52   山东  
多年来,青岛海洋生产总值稳居国内城市第三位。新春伊始,青岛明确2025年海洋发展工作新目标: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跃升全国城市第二位。
这是记者从22日召开的青岛市海洋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锚定上述目标,青岛今年海洋发展将突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引领“两条主线”,全方位加快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加快“4+4+2”重点产业发展,集中推进总投资2400亿元的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
青岛海洋产业门类齐全,28个海洋产业均有布局,规上涉海企业3100余家,集聚了一批优质市场主体。2024年,青岛明确加快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改造提升海洋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文旅、海洋化工4个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4个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2个未来产业,着力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今年,青岛将突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深入抓好“4+4+2”重点产业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现代海洋产业以新提质。
针对4个优势产业,现代渔业方面,制定出台支持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加快“深蓝”“国信”系列养殖装备投用,加快瑞滋刺参、卓越对虾、清源海马、蓝色种业研究院三文鱼等繁育项目建设;港口航运方面,积极对上争取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等试点。推进邮轮港区、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底通用码头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海洋文旅方面,编制海上旅游发展规划,开展海岛旅游开发论证,抓好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国际帆船中心、青岛湾旅游码头二期等项目建设,探索海上游、海岛游等项目;海洋化工方面,推进董家口重大石化、海湾化学等石化项目建设,发挥海洋港口、石化产品大进大出的优势,争取董家口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纳入国家布局,推动临港化工产业集群化发展。
针对4个新兴产业,海洋装备方面,争取央企更大力度在青产业布局,推进女岛片区船舶海工扩能提升,谋划打造海洋风电装备母港;海洋生物医药方面,聚焦“蓝色药库”计划实施,加快抗肿瘤药物BG136、抗乙肝病毒药物LY102临床试验进度,力争尽快上市。加快推进康大、修正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方面,编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推动百发二期商业运营。扩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应用场景,延伸海淡产业链;海洋新能源方面,加快推进三峡风电一期、中电建海上光伏、金能棋子湾海上光伏等项目建设,融合海上制氢、制甲醇、制氨等“Power-2-X”模式,打造海上新能源基地。
针对2个未来产业,深海开发方面,利用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围绕“探、采、输、运”等关键环节,积极招引国内头部企业在青布局;海洋电子信息方面,围绕“感传存算用”,构建从硬件到软件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推动AUV、ROV、HOV等水下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海洋企业。支持上合海洋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项目推进和保障力度。加快大模型集聚区建设,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北极航道导航”等13个大模型加速研发,赋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而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青岛2025年将集中推进总投资2400亿元的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50个项目竣工,完成投资超400亿元。同时,加强产业链招商,吸引核心配套企业落户,推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0个以上。
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力争2025年“四上”涉海企业总数达3300家
经略海洋,青岛具有科技和人才优势。拥有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集聚国家深海基地、中国海洋大学等驻青院所高校,涉海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43家,海洋人才近40万人。不过,青岛海洋科研偏重于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导向偏弱,产业端的承接能力不足,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今年,青岛将强化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科研和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出台《关于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全面推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意见》《青岛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高水平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及海洋科技创新、海水淡化等专项规划,打好政策“组合拳”。
建设用好平台载体。加快推进“深海三大国家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海洋命运共同体先行区研究,明确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建设路径。推动“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实体化运行。会同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探索建设北极科考中心。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全国首个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加快制定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培育评选一批海洋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支持海洋企业壮大。组织新一轮海洋高成长企业培育选评,成立青岛市海洋新星企业倍增服务联盟,为初创企业壮大提供指导帮扶,做强企业基座,力争2025年“四上”涉海企业总数达3300家。
协同推动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海工院加强与本地高校院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聚焦水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落地。推动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组建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多元化融资和盈利模式,加快三文鱼产业基地建设。做实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常态化开展成果需求“双向对接”,推动重大海洋科技成果早发现、早发布、早转化。
此外,青岛今年还将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开放,塑造海洋发展新动能。深度策划举办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创新举办形式、丰富板块内容,推动论坛规模层次再提升,努力打造全球知名、国内顶尖的海洋盛会品牌。高质量办好第28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深化务实合作,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争取渔博会永久落户青岛。深入参与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建设,推动与布雷斯特、比雷埃夫斯、南安普顿、卑尔根、迈阿密等海洋城市合作。统筹推动海洋产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对外交流,推进合作平台建设和涉海商协会发展,持续构建以海洋友城为节点的蓝色城市伙伴关系网络。



信息来源 |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记者:李勋祥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智慧海洋圈子排版



本文系智慧海洋圈子订阅号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们尊重原创者,版权归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文章版权归原本作者,智慧海洋圈子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链接









桂建芳、麦康森、包振民院士出席,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召开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产业咨询委员会会议!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带队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调研!

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这项涉海新闻入选!(附新闻详情)

地方动态丨青岛:锚定“两条主线”,集中推进170个海洋大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法深海微生物联合实验室”项目启动!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曾湘研究员主持!

我国首次独立取样检测日本福岛海域海水 ,专家称未见核素异常

大连海洋大学关于公开招聘(选拔)部分学院院长的公告

喜报!中国海洋大学教师获评“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

吴立新、戴民汉、苏纪兰、李家彪、翦知湣、张偲等多位院士参会,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厦门召开!

王伟中主持召开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等工作!

北方海洋数据应用工程中心启用仪式在大连海洋大学举行!

2025年青岛市海洋工作会议召开!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青岛今年这样干!

累计奖补1.4亿元!全国首部综合性海洋产业政策成效显著!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期刊发布“智慧海洋大数据创新应用”专题征文启事!

李华军院士等出席开幕式!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工程类专业教指委第五次工作会议召开

智慧海洋圈子V
传播智慧海洋前沿技术,分享海洋领域最新资讯。科技兴海责任重,谋海强国正当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