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2024年,青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等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绘就了一幅破浪前行、砥砺奋进的生动画卷,涌现出许多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热点。近日,中共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联合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开展“2024年青岛市十大海洋新闻评选活动”。经网络投票与专家评选,评选出2024年青岛市十大海洋新闻,现予以公布。
1
习近平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
2024年10月24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习近平强调,希望你们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2024年,青岛把海洋工作摆在发展的突出位置谋划推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首次在青岛市召开,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高规格举办,市委海洋委6次召开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和座谈会,推动《青岛市2035年海洋发展远景规划》《青岛市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一批重大规划政策落地实施,前三季度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完成4026.5亿元,同比增长7.9%,分别占全国、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5.2%、30.1%。
3
“海洋之城”收获新定位
2024年11月,《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确定青岛城市性质为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其中两大性质都和“海”有关,进一步彰显青岛“海洋之城”的城市禀赋。规划同时明确城市发展目标:到2035年,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城市,为国家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提供青岛实践。
4
科技创新持续领跑“蓝色引擎”活力澎湃
2024年,青岛塑强优势,向海求质,激荡科技创新源头活水。崂山实验室科研攻关取得积极进展,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挂牌成立,“深海三大国家平台”签署部省市共建协议。实施“海创计划2.0”,建立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海洋科技大市场。在全国率先建立海洋人才认定标准,深入实施青岛市海洋人才集聚行动和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聘请10位全球顶尖科学家、院士担任海洋荐才专家。全市海洋人才近40万人,占全市人才15%左右。
5
海洋领域“首创”频现新质动能加速集聚
2024年,青岛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涌现出多个在全球、全国持续引领的“首创”突破,澎湃蓝色经济新动能。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在青岛完工交付,海洋领域国际首款免疫抗肿瘤多糖一类新药BG136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两破集装箱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山东电建三公司成为全球最大海水淡化EPC总承包商,我国首个渔业融合发展海上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海上部分开工建设,以“国信2-1号”养殖工船、“深蓝2-2号”养殖网箱为代表的深远海养殖稳步拓展,发布及在研“瀚海星云”“问海”等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25个,加快建设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6
青岛海洋集团揭牌成立
2024年12月10日,青岛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发展海洋产业的坚定决心,正式开启了青岛海洋产业发展的新篇章。青岛海洋集团定位为“创新型、外向型、链主型海洋产业投资运营集团”,打造“海洋资源整合平台、海洋产业发展平台、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开放合作平台”,构建形成以“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为支柱产业,以“航运物流、海洋装备、海洋新材料”为培育产业,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为创新支撑的“2+3+2”产业架构。
7
“雪龙”号、“雪龙2”号“极地”号在青向公众开放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作为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重要保障基地,2024年,青岛先后承办“雪龙”号返航开放日、“雪龙2”号和“极地”号公众开放日活动。4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返回青岛,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奥帆基地码头举行欢迎仪式并举办为期三天的开放日活动。继“雪龙”号开放之后,2024年7月3日至4日,“雪龙2”号、“极地”号在中国第14次北冰洋考察队启航出征之际,停靠青岛向公众开放参观,广大市民和极地爱好者近距离感受中国极地科考大国重器的独特魅力。
8
青岛项目入选全国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2024年11月7日,在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中国-东盟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讨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青岛市西海岸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青岛市西海岸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实现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全域覆盖,在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海和谐共生,推动“碧海银滩”到“金山银山”价值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9
开放交流成果丰硕 合作共赢命运与共
2024年,青岛高层次推进海洋开放交流,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网络。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成为亚洲唯一的联合国海委会“海滨之城平台”创始城市,在2024年联合国“海洋十年”大会主论坛上作为唯一城市代表作特别发言。拓展海洋开放合作空间,成功举办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来自五大洲、52个国家和地区的1790位嘉宾参会,打造了一场主题鲜明、层次高端、合作务实、成果丰硕的标志性海洋领域盛会。成功举办第27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展出规模、参展客商和参观人数均创新高。
10
奏响海洋强音 海洋影响力持续提升
2024年,青岛讲好“海洋故事”,发好“海洋声音”,持续提升海洋发展影响力和关注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播报“山东青岛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单条时长达2′38″,《朝闻天下》播出“山东青岛:“蓝色引擎”动力澎湃 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山东青岛:细分市场新赛道 科技为帆向蓝海”,《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青岛:创新谋强‘海上粮仓’”,青岛广播电视台推出海洋融媒体节目《问海》《探海》,展现海洋发展新亮点,助力提升全民海洋意识。
信息来源 | 蓝睛新闻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智慧海洋圈子排版
本文系智慧海洋圈子订阅号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归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文章版权归原本作者,智慧海洋圈子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桂建芳、麦康森、包振民院士出席,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召开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产业咨询委员会会议!
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这项涉海新闻入选!(附新闻详情)
地方动态丨青岛:锚定“两条主线”,集中推进170个海洋大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法深海微生物联合实验室”项目启动!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曾湘研究员主持!
吴立新、戴民汉、苏纪兰、李家彪、翦知湣、张偲等多位院士参会,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厦门召开!
王伟中主持召开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等工作!
2025年青岛市海洋工作会议召开!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青岛今年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