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牧民的沙漠新家 / 南大院新作

文化   2024-11-03 21:14   上海  


 © 吕晓斌、孙骁


当沙漠绿洲成为遗产地,如何尊重自然与传统,为依靠绿洲牧场为生的原著民建造一个当代的家?



▲建筑外观 ©吕晓斌

▲起居空间室内 ©吕晓斌


“巴丹吉林沙漠里的家”是一个运用地方材料和建造技艺应对沙漠极端气候,探讨巴丹吉林嘎查传统居住建筑的生态延续与当代应变的实验性项目。

▲鸟瞰图 ©吕晓斌

▲顶视图 ©吕晓斌


“家”的困境


2024年7月26日,巴丹吉林沙漠依靠其独一无二的“沙山-盆湖”地貌,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沙漠中的点点绿洲,盆湖牧场养育了一个个以蒙古族为多数的传统牧民家庭。朴素的传统建造技艺使牧民们得以应对夏热冬寒、风沙肆虐的气候环境,但已逐渐无法适应他们除小范围游牧外的现代生活需求与经营需求。近10-15年来,居民自发地在家庭空间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各类扩建,沙漠中艰难的材料运输、高昂的建造成本以及旅游引发的床位竞赛使得“家”的建造困境愈发凸显。未来,在遗产地的生态保护限制下,如何建造适应当代需求的“家”,成为此类遗产伴生聚落亟待解决的问题。

▲居住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牧民家庭 ©孙骁

▲依沙傍“海”的散居聚落©孙骁

▲巴丹吉林沙漠中既有住宅平面图©梁宇舒,张百慧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原始住屋:芦苇房©梁宇舒

▲项目坐落于沙漠中心的苏敏吉林湖畔,对望神圣的巴丹吉林庙©吕晓斌

▲建筑外观©吕晓斌

▲建筑背立面 ©吕晓斌

▲建筑侧立面 ©吕晓斌


研究型设计


该建筑并非委托项目,而是由科技研究基金支持、基于乡土建筑研究的实验性住宅。自2017年以来的六年间,主创建筑师及其研究团队扎根乡土,走访并测绘该区域的150处民居建筑,调研牧民以家庭式牧场为主体的当代生活生产模式。设计者认为,设计实践应以当代语境下可操作的传统技艺的传承为地方建筑语言发声,尝试以该实验性项目为当地的乡土建筑剧变提供一种可能性。


▲棚屋和草砖房之间的过渡空间©吕晓斌

▲起居室内部 ©吕晓斌

▲起居空间后门 ©吕晓斌

▲从后门望向起居空间 ©吕晓斌


设计概念:草砖棚屋


该建筑服务于一个定牧于此的三口之家,并提供旅游招待的可能性。建筑的核心区域以草砖抹泥作围护,采用当地民居最常见的三开间布局,满足主客人的生活起居;一个轻盈的棚屋将其罩起,创造出三面贯通的U形腔体,容纳节庆聚会、生产储藏等功能。“草砖-棚屋”一重、一轻的构成,传承了当地的芦苇建造技艺,创造了一个宜居的沙漠庇护所。



▲概念草图 ©王浅浅

▲建筑剖透视及功能示意 ©罗宇豪

▲正立面与入口 ©吕晓斌

▲餐厅©吕晓斌

▲客房 ©吕晓斌


空间使用:随“时”应变


棚屋内的U形廊道既区分了主客流线,也容纳了牧居生活中的不同使用情境。较宽的走廊与餐厨区通过折叠窗连通,使得夏季的烹饪可在走廊进行,避免室内过热,回应了当地民居分设冬夏厨房的需求。在冬季,北侧的过渡空间可容纳牲畜宰杀及肉类储存等功能。



▲首层平面图 ©甘静雯

▲厨房与餐厅©吕晓斌

▲生产工具及物料堆放空间 ©吕晓斌


建筑背侧亦学习了当地民居的智慧。背向主导风向的生土土坯墙体没有任何开窗,仅留有一个通向圈舍等畜牧生产区域的出入口。草砖房与土坯墙之间形成的通高空间便于物料的堆放,为牧居生活提供了一个高效宽敞的生产后勤区域。

▲二层灵活功能空间 ©吕晓斌


拱形屋顶为二层阁楼提供了有如蒙古包般的围坐空间,为旅游季及节庆期间的聚会唤起民族传统的氛围。


▲二层空间内部 ©吕晓斌


低能耗下沙漠气候的适应性


“草砖房”的热惰性墙体以及“棚屋”包裹的气候过渡区,共同确保了建筑的热舒适性和低能耗。


在冬季,采暖仅集中在核心功能区,外侧的过渡空间尽可能减免了热量的对外散失。正立面使用大面积高性能保温隔热窗,为室内带来充足的日照和得热,同时提供良好的内眺景观视野。


在夏季,棚屋两侧的阳光板可灵活开启,与屋面的天窗形成有效的空气对流,结合草编屋顶隔热层,确保室内环境凉爽宜人。


▲环境地貌 ©吕晓斌

▲建筑模型©罗宇豪

▲建筑剖轴测图 ©王潇

▲走廊一隅 ©吕晓斌

▲走廊立面打开和关闭状态 ©吕晓斌


向日常乡土学习


巴丹吉林沙漠中现存的丰富的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与日常景观(ordinary landscape)为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灵感。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乡土建筑和日常景观©梁宇舒


自然材料的利用


通过对当地遗留的芦苇房、梭梭棚屋等既有乡土建筑设计智慧的学习,就地取材,发掘当地草泥型建造技艺。芦苇编织拱形钢桁架屋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中一处失落的蒙古包群,设计创新性地将乡村常见的拱形钢桁架、方管、金属屋面板等现代材料与木椽子、草绳等自然材料结合起来使用。


▲失落的蒙古包群室内©梁宇舒

▲主体钢框架及草编屋面结构 ©郭士博

▲巴丹吉林沙漠里的家室内 ©吕晓斌

▲草棚屋面©吕晓斌


玄关的转译


阿拉善地区的民居建筑习惯将三开间的中间一室进行分隔,创造出玄关空间,用以阻挡风沙直接进入起居室。这不仅占用了中室在冬季宝贵的采光面,也不利于通风换气。设计将玄关进行转译,将原本置于内侧的玄关翻转至外侧,目的是使这一服务空间置于外围,包裹住被服务空间。


▲玄关的转译 ©王潇,张子璇


纹样的再现


阿拉善地区的传统地毯是当地重要的手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些地毯上发现的经典图案和纹样经过细致的研究,并转录到项目的建筑细节中,例如冲孔金属板和木窗框。这种精心的整合在整个设计中唤起了强烈的地方记忆。

▲阿拉善地毯 ©梁宇舒

▲冲孔金属板镂空纹样细部©孙骁

▲草砖墙侧窗©吕晓斌

▲厨房与餐厅 ©吕晓斌


低技术建造


该建筑试验性地采用芦苇秸秆砖和盆湖胶泥等材料,在校园内进行了草砖墙身建构实验,实际建造中辅以诸如轻钢骨架、压型冲孔铝板、聚碳酸酯板等轻质的预制建材,大大节省了沙漠中高昂的运输成本。压型冲孔铝板和聚碳酸酯板的伸缩性和易切割特点,大大提高了幕墙装配过程中的容错性。由此,建筑由设计师、学生、当地工匠共同实施完成。施工周期短、建造难度较低、在当地具有推广潜力。该项目整体造价控制在50万元以内,项目为当地牧民提供了新乡土建造方式的样本,建成后,越来越多的牧民主动到访参观并询问建造技术。

▲草砖墙身建造 ©马子昂

▲项目建造过程 ©孙骁


入夜,半透的棚屋透出室内的暖光,点缀在沙漠中犹如蒙古族盛会中的银碗;进入室内,感官又沉浸在乡土的触感中。我们的牧民朋友哈斯巴雅尔感叹道:这就是我们小时候住过的房子。


▲巴丹吉林沙漠里的家一角 ©吕晓斌

▲二层空间里的聚会©孙骁

▲建筑成为动物的庇护所©孙骁

▲建筑外观 ©吕晓斌

▲建筑立面 ©吕晓斌

▲建筑外观 ©吕晓斌

▲建筑鸟瞰 ©吕晓斌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甘静雯

▲首层平面图 ©甘静雯

▲二层平面图 ©甘静雯

▲正立面图©甘静雯

▲背立面图 ©甘静雯

▲剖面图 ©甘静雯

▲构造大样图 ©甘静雯

▲构造大样图 ©甘静雯,左中楼


项目名称:巴丹吉林沙漠里的家
项目类型:公益项目、实验住宅
项目地点: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苏敏吉林
主创设计师:梁宇舒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甘静雯、董一凡、郭士博、王世龙、王潇、罗宇豪
业主:无(科研经费资助下的公益项目)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2年4月-2022年8月
建设时间:2023年7月-2023年9月
用地面积:167㎡
建筑面积:167㎡
结构:张准、许悦
结构合作方: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摄影师:吕晓斌、孙骁
绿色顾问: 梁卫辉、胡毅冰
照明:马子昂、汪敏、杜博
施工图设计:王学键、左中楼、何福春、潘艺灵
施工方: 内蒙古鑫之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材料:压型冲孔金属板材、聚碳酸酯板、草砖、钢材、胶泥、木材
参与建造: 南京大学乡村振兴工作营内蒙古支队2023暑假、2024寒假支队师生
顾问鸣谢: 丁沃沃、赵辰、张鹏举、周凌、傅筱、鲁安东、黄华青、谢明瑞、缪晓东
资金支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902/14380035)
机构支持: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
品牌支持: 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对接建筑师、投稿微信:13012811198(注明来意)
或youtharch@163.com



公众号 | 视频号 | 小红书 | 抖音 | B站 
魏一鸣,Archlady,郑利江,雪亮
饭困,慧琪,Eric,鹿童,祥仔

青年建筑
建筑师设计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