Čoarvemátta文化教育中心,摄影:Lars Petter Pettersen
2021年,Snøhetta与70°N建筑事务所、艺术家Joar Nango合作,赢得了萨米剧院及学校的建筑设计竞赛。今年8月,这座名为Čoarvemátta的文化教育中心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影像:OiOiOi
萨米人是传统上使用萨米语的土著民族,居住在萨普米地区,如今包括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科拉半岛的大部分北部地区。“Čoarvemátta”一词源自萨米语中的“čoarvi” (意为“角”)与“mátta”(意为“根”),代表驯鹿鹿角最坚硬的深处部分,象征着不同特质与优点的凝聚合一。Čoarvemátta文化教育中心由Beaivváš萨米国家剧院(Sami National Theatre Beaivváš)、萨米高中与驯鹿牧业学校(Sami High School and Reindeer Herding School)共用,是凝聚两个文化机构的重要载体。
Kjetil Trædal Thorsen,影像:OiOiOi
Snøhetta创始合伙人Kjetil Trædal Thorsen谈到:“把剧院和驯鹿牧业学校放在同一栋建筑里,是有趣的建筑实践。Čoarvemátta成功地把原本毫不相关的两个文化机构连接起来。建筑空间的“物尽其用”呼应了萨米duodji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特点——无论毛皮、鼻孔,还是角,动物的所有身体部位都有其用途。”
Čoarvemátta文化教育中心所在的凯于图凯努(Kautokeino)位于挪威面积最大、最北部的芬马克高原(Finnmarksvidda)中部。建筑四个立面以不同方式呼应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观。低矮的建筑融入环境之中,比例与四周地貌相协调,呈现出不见尖角的有机自然形态。坡屋顶向南北两侧倾斜,从视觉上弱化了建筑的高度,同时也构造出建筑的西南方出入口。
空间平面呈枝叉状,中央位置设有主入口和前厅,是学校及剧院的聚集场所。入口空间沿三个方向延伸成三个侧翼,分别成为剧院、工作坊和教学室,以及学校行政楼。建筑的弧形线条、前厅里如烟囱般的天窗,以及显而易见的承重木结构,设计灵感都来自于萨米驯鹿放牧地区的传统木结构,例如lávvu帐篷。
Čoarvemátta建筑设计,影像:OiOiOi
Snøhetta资深建筑师Bård Vaag Stangnes表示:“我们希望这个空间可以把剧院和学校聚集到一起。自然而然,我们就想到了围绕作为连接点的聚集场所,来衍生和分配空间。”
建筑幕墙由松木(ore pine)包覆的木板构成,面积达4,930平方米的巨型屋顶则铺上34,000平方米的kebony木板。
剧院空间处的山墙使用了从村庄里废弃学校回收的Alta石板。在前厅和走廊处,抛光混凝土地面的使用呼应了建筑室外的地面,并融入了板岩和马西石英岩等在当地开采的石材,呈现出不同的灰与绿。
Čoarvemátta文化教育中心的中心位置呈暖红色——围绕门厅、前厅和剧院大厅。
而离中心位置越远的空间,颜色越趋冷调,三个侧翼空间的最远处一端都采用了蓝色调。
萨米人对色彩的应用特色也体现在设计之中——不同色调的空间里,门、墙和地面呈反差配色。全年大部分时间被白雪覆盖的室外空间,与色彩鲜明的室内空间形成强烈对比。
枝叉状的建筑形态自然划分出三个室外空间。朝南侧是主入口和前广场。灵活的户外空间散发温馨气息,设有篝火坑、石头座椅,以及圆形露天剧场,供学校和剧院共同使用。这里所使用的Alta石板则来自附近的采石场,而石头则取自不远处的高原。
剧院另一侧的户外空间供学校的贸易工作坊所使用。这个空间较为隐蔽,也能遮挡盛行风,可抵御芬马克高原的严酷天气。建筑北侧的一大片空间被划为驯鹿围栏区,由当地专家建造,紧邻室内的驯鹿牧业系。建筑东侧与高原自然衔接,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和植被。
Čoarvemátta文化教育中心达到了“被动式建筑”的标准。这意味着建筑质量非常高,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气候,能耗极低。建筑配置了40个井深约250米的地热井,在供暖制冷方面的能源自给率高达90%。地热井通过两台热泵为建筑供暖和制冷,并利用换热器将余热回收再利用。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系统会使用电锅炉辅助供暖。
Snøhetta保留了施工期间原本必须被移除的土壤,将表层土壤暂存一段时间后,重新铺在建筑四周,确保场地的原生种子完好无损。新植物长根会阻碍原有的种子发芽,所以要恢复高原原来的面貌,虽然可行,但需要时间。为了更快地长出绿草,前广场破例地播撒了少量在芬马克收集得来的NIBIO草籽。
Čoarvemátta景观建筑,影像:OiOiOi
Snøhetta资深景观建筑师Thea Kvamme Hartmann说到:“萨米文化中并没有把土地培育成公园或城市空间的传统。当你从lávvu帐篷走出外面,大自然就映入眼帘,直接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所以在这个项目里,我们需要确保这片土地在建设结束后能够再次长出植物,使高原能够围绕新建筑重生。”
Snøhetta打造的导向标识设计遵循整体视觉美学,与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相辅相成。导向标识设计以功能性主导,但与建筑设计一样,低调地呼应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的运用。
Čoarvemátta平面设计,影像:OiOiOi
指示牌以喷涂钢材和松木制成,字体和图案等平面设计元素则与建筑保持一致。标识设计广泛应用图像,使人们在远距离也能轻松读懂,以满足Čoarvemátta文化教育中心需要多语言(北部方言、南部方言、Lule萨米语和Bokmål语)的要求。
艺术作品《The Bird of the Flying Shaman》,Aage Gaup, 1988
挪威国家公共空间艺术专业机构KORO负责为Čoarvemátta文化教育中心的艺术品采购,委任艺术家为Čoarvemátta创作了六件全新的艺术品。Máret Ánne Sara(生于 1983年)获邀设计剧场的舞台幕布,而萨普米(Sápmi)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Britta Marakatt-Labba(生于1951年)则从剧院历史中汲取灵感,为Čoarvemátta的公共空间创作了名为《Miin Duoddarat / Our Plains》的刺绣作品。除了特别创作的新作品以外,学校将两件大型艺术作品从旧址搬到了Čoarvemátta文化教育中心。两件作品分别出自萨普米最知名的艺术家Aage Gaup(1943–2021)和Iver Jåks(1932–2007)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