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界”- 象山饭桶营地山水闸改造 / MARS星球建筑

文化   2024-11-13 14:35   新加坡  


项目概览

我必须再去看看大海,
去看那寂寥的大海与长天,
在雾雨弥漫时启航,在曙色一线间破晓。
- 约翰·梅斯菲尔德

建筑屹立于水边

东海之滨,宁波象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碧波万顷的东海,波光粼粼,岛屿星罗棋布,如同散落在海面上的珍珠,与连绵起伏的山峦相映成趣。

水闸与远山的呼应
建筑与周边生态
建筑与周边生态

项目所在的区域被称作“饭桶山”,凭借诙谐有趣的地名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为一个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户外生活方式目的地。

建筑远眺
建筑与周边生态

改造前

MARS主持设计的宁波象山水闸改造项目位于涂茨镇道人山南侧。水闸向内隔出围涂海塘,向外可远眺乱礁洋的壮丽景色。


改造后周边打卡的游客

建筑与周边的生态互动

建筑与周边的生态互动

在城市的脉络中,水闸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履行着它的职责,往往被忽视在人们的视线之外。然而,新的水闸改造形象,旨在唤醒这份沉默,激发人们对人与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思考。


建筑与海平面遥遥相望
水闸与海滩

我们的设计灵感源自于远处山水相连的壮丽画卷,经过精心的改造,水闸的形态焕然一新。新的立面设计,如同连绵起伏的山峦,与自然景观无缝衔接,成为山脉的延续。全新的立面造型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节奏感,也在空间上与远处的山脉相呼应,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在建筑上的再现。

建筑向山脉延伸
水库望向水闸

考虑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宏伟的体量,我们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回应水闸的立面改造:一方面,致力于满足水闸在的功能需求——作为交通的连接点和水资源调控的关键设施;另一方面,着眼于水闸的所处环境,与山水对话,并发掘其作为空间标志性和公共性的潜力。

建筑的轮廓呼应山峦的形态
夕阳下远眺水闸
鸟瞰掠影

我们的设计强调了建筑边界的清晰与表皮的透明,旨在创造一种既独立又融合的空间体验:坚固的边界赋予建筑以力量和安全感,而透明的表皮则让空间与周围环境相互渗透,成为广阔自然的一部分。

桥面近景
“山”与云的呼应

水闸的另一个记忆点,在于其表皮的模糊化效果,这种虚焦感与象山淳朴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金属网的半透明特性,释放出沉静稳定的情绪,让建筑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互渗透,既保持了建筑的独立性、统一性和抗风性,又与自然景观形成一种和谐的对话。

山海之界
水上的建筑
建筑顶部回应山的形态
融于山水之间

在这里,水闸成为了一座与山川湖海共栖的“山海之界”。水闸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基础设施,还是链接自然与文化的桥梁。通过改造,水闸将成为一座能够引发深思和对话的在地的公共空间,它邀请每一位过客,去思考我们与这片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去感受那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宁静。

水闸的建设融于当地
在地活力

在地生态

项目名称:“山海之界”- 象山饭桶营地山水闸改造

设计单位:MARS星球建筑

设计时间:2023.02-2023.09

竣工时间:2024.05

项目位置:浙江,宁波,象山

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主持建筑师:马宁,于皓臣

设计团队:刘世宇,王天琦,张晨

幕墙设计:刘明伟

灯光设计:寻光设计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对接建筑师、投稿微信:13012811198(注明来意)
或youtharch@163.com




公众号 | 视频号 | 小红书 | 抖音 | B站 
魏一鸣,Archlady,郑利江,雪亮
饭困,慧琪,Eric,鹿童,祥仔

青年建筑
建筑师设计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