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他32年扎根山区教育

企业   2024-09-10 20:26   云南  


德苴乡是我县山区边远乡镇之一。在这大山里,有一位择一事终一生,扎根山区育桃李,用心血和汗水,为山乡学生点亮人生路的老师。他就是邑郎完小党支部书记、校长禹凯。

身为一校之长,禹凯不但操劳学校管理的大小事务,还身兼三年级数学教学任务。日前,记者来到该校时,他正在给学生讲授《秒的认识》。禹凯说,自他踏上授业解惑之路时起,就没离开过三尺讲台。


德苴乡邑郎完小三年级学生鲁芝岚说:“我喜欢上禹老师的数学课,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讲知识点讲得很详细,所以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很轻松。如果我们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他会非常耐心地为我们解答。



邑郎完小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全校有幼儿混合班1个班,30名幼儿;小学一至三年级三个班,学生59名;教师10名,教师平均负担学生不到10人。但幼儿园、小学一体化办学模式,还是让这里的老师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身为一校之长的禹凯,除了完成正常课堂教学、课后延时服务之外,还带头承担起学生宿舍管理、生活指导、安全保卫、心理辅导、家访等工作。


德苴乡邑郎完小二年级学生禹李娇说:“我们生病的时候,禹老师会关心我们,监督我们按时服药,还帮忙联系家长。不仅如此,禹老师还带我们去图书室看书、去美术室画画、去音乐室里上音乐课。


禹凯的每一天,总是与课堂、课外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点滴关联在一起,事无巨细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奔忙。


曾经的禹凯,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顾父母的极力反对,放弃进入彼时的新和村公所工作,在1992年9月,坚定地选择了新和完小代课教师岗位,成为一名编外山乡教师。

禹凯说:“当时家里面特别反对,甚至把我一个人分出来,作为单独的一个家庭。当时19岁的我背上行李,带上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到离家十多公里的地方任教。



尽管文化底子薄,但好学、上进心强的禹凯,边教书、边自学,提升学历,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需求。


德苴乡邑郎完小教师郭俊说:“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禹老师能够积极地适应当下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也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禹凯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教育教学成绩得到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9月转为正式教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曾多次得到调到乡上、乡外、县城任教的机会,但因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走出大山追寻理想的愿景触动着禹凯,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放弃选择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的机遇。就这样,禹凯在这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32年。


郭俊说:“在生活当中,禹老师对学校寄宿制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32年来,禹凯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扎根山区教育一线,辗转新和、金星、邑郎、小里四地。2006年9月起,先后担任小里完小、新和完小、邑郎完小校长。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上,他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优秀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提高办学质量,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工作成绩优异。个人先后获得县级“扎根山区教育工作奖”“优秀校长”“优秀共产党员”、州级“乡村学校从教15年以上优秀教师”等荣誉,新和完小获得县级“先进集体”等荣誉,邑郎完小获得县级“先进集体”“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等荣誉。


郭俊说:“作为一名老教师,禹老师他30多年如一日,长期扎根山区并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去学习。”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禹凯,仍然初心不改地用心、用情、用爱、用知识引领着山乡孩子们奔向无限美好的明天。



“是德苴的大山区养育了我、培育了我,我立志一定要为山乡教育奉献终身。”禹凯说道。


文图 |李铭 鞠强

编辑 |许亚青

审核 |欧阳嘉佳

终审 |秦正良

签发 |李武华


微弥渡
汇集弥渡资讯,传承弥渡文化,让你了解弥渡,走进弥渡,发现弥渡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