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一节一赛” | “弥渡”地名来历

企业   2024-09-14 20:47   云南  

                      

人们常说,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要从地名开始。生活在弥渡的你,奔波在这座小城的不同角落,也许对它再熟悉不过。关于“弥渡”这一地名的由来,你知道多少呢?



翻阅旧志,弥渡在古代有“迷都”、“迷渡”,乃至“瀰渡”之称谓,今人对此多有迷惑者,甚或以讹传讹。


追根溯源,“弥渡”之称来源并不悠久。862年,樊绰随湖南观察使蔡袭将兵防御安南,到达云南。为对付南诏,樊绰受命对南诏情况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并参考前人著作写成《蛮书》,路经弥渡而没有提及此名,证明当时还没有这个地名。

南诏大理国时期,弥渡为清平官以上的封地所在,丰佑之母亲法名惠海,常到弥渡行游,后人有“慈航渡惠海,一宿出迷津”之联,这与南诏崇尚佛教有关。万历《赵州志》载,“迷渡,古泽国,西竺王第三子至德追金马过此迷津,观音大士化身,以船渡之,故名。”又传说,上古时代,弥渡为一片浩瀚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这都是创世纪一类的传说,虽不足信,但却成为“迷渡”这一名称的由头而影响至今。

元代实现一统,云南纳入行政所辖。1279年,时值大理段氏覆灭30年,西台御史郭松年行至弥渡,在其《大理行记》也没有提及弥渡,只记为“白崖甸”。参照《元史·地理志》记载,因为蜀汉建宁郡故地,至元十一年(1274年)于白崖设建宁县,1288年裁撤建宁县并赵州,“建宁”之名仅仅存在15年。这便透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在元代以前,还没有“弥渡”之名,弥渡地方在中原人士记录中,笼统以“白崖”名之。



直到明代,大批中原人口流入云南,定居弥渡。洪武十六年(1383)设立迷渡市巡检,“迷渡”这一名称才第一次出现,并从此被固定下来。虽然有人写作“迷都”“瀰渡”,只不过是“迷渡”的另一种写法,理解作笔误也无不可。如,1528年,状元杨慎到《访太狂草堂诗跋》云:“去岁中秋后三日,与苏子升、李公路公台、杨齐楹访太狂草堂于迷渡。”1639年,《徐霞客游记》记述“乃知迷渡川中,饶稻更饶麦也”等语,均记为“迷渡”。
弥渡为白国故地、南诏肇基,历来为王气集聚之地,历代封建王朝为统治该地煞费苦心。有明一代,洱海卫、蒙化卫、大理卫、景东卫分割统治,然而由于地处交通要冲,迷渡逐渐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集镇。清康熙年间,桐城人陈鼎《滇游记》说:“迷都亦大村落,百货俱集,地暖同交趾,沃壤数万顷。”从明代蒙化诗人张少奇有“白崖屯近戍,迷渡通远商”的诗句可看出,“白崖”“迷渡”两个地名是分别称谓了,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即今红岩、弥城。也就是说,明代所称“迷渡”专指今县城弥城,“迷渡川”则取代元代“白崖甸”,成为弥渡坝子的称谓。



清雍正六年(1728),弥渡地方相继裁卫归州、改土归流,经总督鄂尔泰奏准改“迷”为“弥”,名为弥渡,移大理督捕通判驻弥渡城,今名“弥渡”实肇始于此。乾隆、嘉庆年间,弥渡“人文与州城并盛,但五方杂处,习尚稍殊”,已发展成为文教发达、经济活跃的地方了。清代王夔两次撰写《弥渡考》,对弥渡名称由来作考证,认为“迷渡北山,旧为昆弥,故其二江,一曰毗雄,其地中川,则名弥渡,西南则名弥只,南山则为弥底。”因此可以断定,弥渡地名之源,仍应从昆弥溯来,而非怪力乱神之类的传说。

  文  |王亚林

  图  |弥渡融媒收集整理

编辑 |欧阳嘉佳

审核 |欧阳嘉佳

终审 |秦正良

签发 |李武华



微弥渡
汇集弥渡资讯,传承弥渡文化,让你了解弥渡,走进弥渡,发现弥渡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