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全国一等奖的这幅书法,现在还能入展吗?

文化   2024-10-11 17:33   甘肃  

时过境迁,一幅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展一等奖书法,最近引来热议。

这幅体现当时书法风向的作品,不仅在技法上有所创新,更是对后来国展书法风气产生了影响。如今,随着国展书法的发展,许多人议论:这样一幅昔日辉煌的作品,现在还能入展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这幅作品的背景。作为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展的佼佼者,这幅书法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准。

在当时,这种创新的尝试无疑为书法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激发了无数书法爱好者的热情。

我们先来看看这幅作品的优点。

首先,它在书写风格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魏碑与行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书写风格。

这种风格的融合,使得整幅作品既有魏碑的刚劲有力,又有行书的流畅自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用墨方面也非常讲究,打破了传统的墨守成规,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挥毫时的激情与灵动。

此外,章法布局也处理得相当合理,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比如“随”字的紧凑与“风”字的疏放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加了视觉冲击力。

最后,线条的处理也是一大亮点,粗笔画、短点画、长线条、细线条交织在一起,尤其是那些长长的细线,巧妙地调和了作品中的笨重感,使整体显得更加轻盈灵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风气也在变化。当我们以今天的眼光审视这幅昔日的佳作时,不难发现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从整体上看,这幅作品还是显得过于拘谨,笔法未能完全放开,给人一种“为写而写”的感觉。

特别是在行书笔法的运用上,没有充分发挥出行书应有的潇洒与自如。这与当代书法追求个性化表达和情感抒发的趋势相比,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幅作品的现在价值呢?首先毋庸置疑,这幅作品在当时无疑是开创性的,它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任何艺术作品都无法摆脱其时代背景的影响。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即使古代大师的书法作品也在岁月的流转下大浪淘沙,人们对书法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

曾经全国书法一等奖的作品,在今天看来可能已不再具备绝对优势,但它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典之作。

他因放"屁"被贬,一手好书法、又让他重回人生巅峰
欧阳中石的罪过:是带了一窝烂学生?
蒋介石带到台湾的赵孟頫极品行书,字字曼妙有仙气,这才是咱老百姓喜欢的字!
田英章先生可以盖棺定论了!
什么叫书法天才?看看徐渭这幅字你就明白了!
●秦桧随口作了两句诗,竟流传到现在,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李清照的姐夫,千古第一奸臣,63岁写给皇上的书法,惊艳了启功,连米芾也无法超越
日本公开颜真卿珍贵手稿,写得歪七八扭,何绍基评价:胜过《兰亭序》!
●中书协前主席张海“题字”写错字,引社会质疑,专家:少见多怪



书法功课
正经学书法的人,才会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