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现苏轼真迹,已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文化   2024-10-14 17:31   甘肃  

公元1093年,58岁的苏轼应召返回京师。然而,朝堂上的局势却显得扑朔迷离,这使得苏轼内心不免感到些许忐忑。

恰逢姚丹元到访苏轼处,期间,他朗诵了两首未曾收录于《李太白文集》的李白诗作。苏轼听后,深受触动,灵感泉涌,于是创作了《李白仙诗卷》。

在创作其首部诗作时,苏轼采取了一种超脱世俗、充满仙气的风格。

第一首诗,他运用笔触的方式显得格外柔和,字体展现出一种高雅和端庄的美感,同时兼具深沉与精炼的特点,整体效果显得既俊逸又灵动,姿态轻盈飘逸。

第二首诗歌的调性较为凄凉清冷,这引发了苏轼对其艰难人生的深刻回忆。

在这种情感驱动下,字迹时而浓重饱满,时而稀疏生涩,呈现出一种奇异多变、纵横潇洒的风格,整体表现极为酣畅淋漓。

正如苏轼所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尽管该作品在笔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上未能达到晋唐的多彩,但它以自然、生动的风格,简洁明快的手法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绚烂丰富的艺术效果。

施宜生题跋曰:“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除此之外,还有蔡松年、刘沂、高衍、张弼、高士奇、沈德潜等人的题跋。

公元1079年,因“乌台诗案”,42岁的“大才子”苏轼,被贬官至黄州地区,经此一番挫折,苏轼顿悟人生、堪透世俗,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行笔时,不受技巧的束缚,而是随着内心的感受而变化。笔触流畅,墨迹饱满,充满动感与起伏,最终达到了“法则无定”的境界。


苏轼的书法作品,以其深邃的艺术境界和对情感与意境的精妙表达而著称。

他的笔触流畅自如,既自然洒脱又丰满有力,能够轻易触动观赏者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艺术审美上,他透过自由流畅的笔触,可以深刻体验到节奏与层次的交融,进而达到“人笔合一”的至高境界。

不时临写此作,一方面能够增强笔力,令作品墨迹饱满、力度沉稳,从而改变常见的细长挺直的风格;另一方面,在创作理念和艺术品味上也能进一步提升。

通过他随性洒脱的笔触,体悟节奏感与层次性,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拓展创作思维,有助于未来创作出独特高雅的艺术品。

遗憾的是,19世纪末,《李白仙诗卷》流失至日本,并最终被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

然而,好消息是如今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官方对《李白仙诗卷》进行了超高清复刻。

采用博物馆级别的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实现了1:1的精准还原,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墨色的浓淡还是笔法的变化,都分毫毕现。

入手此物,犹如真迹呈现眼前。若您对此品感兴趣,可点击下方的小程序链接以获取更多信息。


书法功课
正经学书法的人,才会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