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33所从未涉足过的技术领域,要求产品扛得住巨大的冲击考验,严苛的抗冲击能力和精度要求更是让惯导大拿们纷纷吐槽:“简直违背惯导原理的‘天性’”。
任务如军令,留给技术人员的只有一条路:硬着头皮走下去,拿出性能过硬的产品。
要想扛得住巨大冲击的考验,结构和减振都是关键,然而第一批送去的样品在巨大的冲击下“碎成渣渣”,历经七次试验都无法获得数据、几十个样品和设计方案全部成为“废品”……团队陷入了持续修改、试验、验证的循环。
第八次试验开始了。那个冬天,一处山坳里,黄沙漫卷,朔风刺骨。奇迹出现了!如同废墟中开出的花朵,有几个核心敏感器件在巨大的冲击下坚强地存活下来,团队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试验数据,如同暗夜中的点点星光。
紧跟着这条用几年摸爬滚打换来的线索,大家决定改变不停试错排除的笨办法,用科学的方法乘胜追击,建立起完备的仿真模型,让结构和减振设计有“站得住脚、跑得起来”的理论支持。
两位结构专业出身的年轻小伙子,在少得可怜的资料中捕捉灵感,从零开始构建力学防护仿真理论体系,他们为结构件和减振器设计做了一轮又一轮修改,交付试验的设计状态多达十余种。负责电路和元器件设计的同事紧跟着更新自己的设计方案。结构专业“门外汉”的系统设计人员,除了兼顾算法和惯导各个分部件,也不遗余力地边学边干,带上产品去其他省份多家结构件厂家调研。
为了在试验中贴近最真实的应用环境,他们想尽办法各处搜集打听资源。听说某地有能模拟冲击量的设备,几个人便马不停蹄地赶去,等到对方不用的档口,赶紧安装上自己的产品,按下按钮,“咣”的一声,像大摆锤一样的机械重重砸在样品上,样品瞬间变成了“实心铁块”。
想要了解这个“实心铁块”的内部是什么样,几个年轻人当起“六边形战士”,一会找来专业设备给产品“拍CT”,一会切开结构件用显微镜观察,或者用特殊化学药品泡开产品内部早已凝固的胶。
所有细节都用放大镜、显微镜审查,他们把蓝大褂“焊死”在身上,满眼都是屏幕上鲜红色的虚拟减振器、试验台上暗红的橡胶减振器,直到仿真模型渐渐闭合,虚拟与真实合二为一。
他们成功了,在最终的考核中,团队交出了无可挑剔的答卷,标志着33所人成功迈过了惯导系统应用的又一重要门槛。
END
来源 | 党委工作部
编辑 | 殷允长 心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