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看 | 环保如何关系国家安全?

文摘   2024-09-09 22:48   北京  







GreenGeek即刻看


环保如何关系国家安全?









概述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犹如一叶扁舟,承载着万物生灵,孕育着文明与希望。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悬挂在人类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去,环境问题已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与警示;展望未来,环保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将更加凸显。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环保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环保事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中东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了全球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区域之一。这里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极低,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这种自然条件导致了该地区对水资源的高度依赖和激烈争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却日益减少。这种供需矛盾加剧了各国之间的水资源争夺,成为影响地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说:干涸的大河:土耳其与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水资源之争

图源:澎湃新闻


1

影响与冲突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争夺不仅影响了各国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还深刻地改变了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的分配问题成为国家间争议的焦点,甚至引发了军事冲突和外交危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作为伊拉克与叙利亚的生命线,其水资源对两国至关重要。然而,上游国家土耳其的水利项目,特别是东南安纳托利亚工程,计划在这两条河流上建设多座大坝和水电站,这直接威胁到下游国家的水资源供应。土耳其的这些举措可能导致下游水量减少,使伊拉克和叙利亚在水资源分配上处于劣势,从而加剧了三国间的紧张关系。  同时,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这种争夺不仅损害了各国的经济利益,也威胁到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图说:土耳其东南安纳托利亚工程位置略图

图源:青夏教育

2

2

解决方案

面对水资源争夺的严峻挑战,中东地区各国和国际社会正在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各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管理和分配水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冲突。另一方面,各国也致力于推广节水技术、发展海水淡化等产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电建作为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央建筑企业之一,在中东地区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灌溉方面,中国电建通过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为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拉比格三期海水淡化工程项目同样采用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以日产水量60万吨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远超国际主流产水量。这一项目不仅为区域内240万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水源,还成为中资企业首次进入中东大型海水淡化EPC总承包市场的标志。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中国企业不仅帮助中东地区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还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



图说:拉比格三期项目荣获沙特“双项大奖”

图源:中国电建


环境安全:历史的警钟

       在人类追求发展与进步的征途中,环境安全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守护着我们的生存根基。然而,历史的教训一次次地提醒我们,这道屏障并非坚不可摧。从切尔诺贝利福岛,这两起震惊世界的环境灾难,如同两声沉重的警钟,不仅震撼了当事国,也敲响了全球对环境保护的警钟,促使人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01  


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灾难之一。这场灾难的爆发,不仅导致了大量放射性物质的泄漏,还导致了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长期污染和居民健康的严重损害。

短期内,大量居民因暴露在高剂量辐射下而患上急性放射病,甚至死亡。长期而言,许多居民面临更高的癌症风险,特别是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这是因为碘-131等放射性碘同位素容易被甲状腺吸收并积累,从而诱发癌变。切尔诺贝利的阴影,至今仍笼罩在那片土地上,成为了一个无法抹去的历史伤痕。它警示我们,核能虽为强大的能源,但其潜在的风险和后果却是人类难以承受的。


图说:日本外相访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就核事故取经

图源 :中国日报网



02 


而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则是另一场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灾难。地震和海啸的肆虐,不仅摧毁了福岛核电站的防御设施,还导致了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泄漏。这场灾难再次证明了环境问题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也让我们看到了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文明的脆弱与无力。福岛的事故,不仅让日本国内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也引发了全球对核能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图说:日本福岛核电站烟囱核污水或泄漏

图源:速新闻


气候变化与全球合作

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冰川的加速融化、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这些现象无不警示着我们,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已不容忽视。面对这一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因为气候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任何一地的变化都会波及全球。因此,国际社会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01 2023年联合国

气候变化大会


      在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的召开成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节点。此次大会不仅继承了《巴黎协定》的精神,更在此基础上力求深化合作、加速行动,以应对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严峻现实。大会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进一步细化并推动实施更为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旨在确保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能够严格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至2摄氏度之内,甚至争取更加接近1.5摄氏度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被鼓励重新审视并提升其国家自主贡献(NDCs),以反映更为紧迫的减排需求和实际行动力度。  


图说: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会徽发布

图源:标志情报局


02 全球合作的力量与展望


      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的召开,充分展示了全球合作在应对环境问题中的关键作用。通过这一平台,各国能够共享经验、交流技术、协同行动,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同时,各国间在气候治理路径、责任分担及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分歧与矛盾,但正是这样的关键时刻,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挺身而出,不仅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讨论,还主动提出建设性方案,为弥合分歧、凝聚共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色经济与转型升级

      在21世纪的全球发展版图中,绿色经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潜力,成为各国竞相探索的新路径。它不仅代表着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与转型,更是实现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双赢的关键策略。中国作为全球绿色经济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正以坚定的绿色转型决心和显著的成果,向世界展示着绿色经济的无限潜力。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将绿色经济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一系列前瞻性的政策规划与实践,引领了一场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全面转型


1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崛起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崛起,是其绿色经济转型最生动的实践。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研发支持等,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风能、太阳能作为中国清洁能源的“双引擎”,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和光伏设备制造国,在构建高效且全面的产业链方面,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国家能源局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年增长率超过10%,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最新统计,中国在风电、光伏等关键设备制造上的产能与出口量均居全球首位,市场份额超过30%,且设备效率与可靠性均达到或超过国际认证标准,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图说:保障能源安全是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图源:新浪网

2

2

绿色经济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清洁能源之路,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中国显著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为全球绿色转型树立了典范。绿色经济的兴起还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从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到新兴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正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中国的经验表明,绿色经济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反而能够成为推动国家转型升级、实现长期繁荣的重要驱动力。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清洁能源之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环保之于国家安全,其意义远不止于自然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它关乎国家资源的安全供给,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涉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危机,才能确保国家的长远利益不受损害。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环保行动的开展,正逐渐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能够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推动绿色发展的国家,不仅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与信任,更能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因此,面对未来,我们应当将环保与国家安全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共同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宜居的世界。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徐博,陈立赢.对外政策分析视角下的核污染事故处理——以切尔诺贝利事故为例[J].当代韩国,2023,(04):60-71.

[2]梁梦雅.福岛核事故伦理问题治理研究[D].山西大学,2023.DOI:10.27284/d.cnki.gsxiu.2023.001869.

[3]闫伟,刘爱娇.气候变化对中东的复合安全威胁及其应对[J].世界社会科学,2023,(04):188-210+246-247.

[4]赵逊.《巴黎协定》背景下国家自主贡献碳减排模式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24.DOI:10.27821/d.cnki.gdlhy.2024.000327.

[5]陈波.北欧国家能源转型及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22.DOI:10.27310/d.cnki.gshsy.2022.000114.






-本期作者-


-往期回顾-





文案 | 网络 徐 慧

排版 | GreenGeek传播部 徐 慧

审核 | GreenGeek传播部 刘子菡

GreenGeek
GreenGeek是一个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高校联盟环保协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上千名公益爱好者及各行业人士。通过信息共享、交流学习、创意实践等方式,为青年提供学习与践行公益理念的机会,携手青年一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