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便遭遇罕见旱灾,这场灾害给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带来极大冲击,成为“三年困难时期”的关键诱因。旱情持久且范围广阔,广东、海南等地旱情长达 7 个月,北方河流断流,生活用水奇缺,农业受创严重,多地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百姓面临饥荒。
1960 年,困难加剧,各地传出荒灾饿死人的消息,毛主席忧心如焚,当即下令降低干部口粮标准,要求每人每月口粮申报。他率先垂范,给自己定的口粮是 26 斤,要知道,毛主席身材高大,这点粮食仅能勉强果腹。朱德同样报 26 斤,周恩来总理报 24 斤,刘少奇报 18 斤。
此后,毛主席停掉肉、蛋及营养品,只为能多省些口粮救人。长时间营养不足,他身体出现浮肿,厨师多次恳请改善伙食,均被他坚决拒绝。毛主席生日时,警卫员想为他熬燕麦粥,算是特殊待遇,结果大家都有份。午餐做了干烧冬笋、油爆虾等,这在平常人家算丰盛,可放在毛主席这儿,已是宴请宾客的规格,肉类于他而言极为少见。
到 1961 年,旱灾愈发凶猛,口粮愈发稀缺,毛主席连鱼虾都不再吃,厨师只能用野菜掺粮,让他尽量吃饱,即便如此,他的浮肿愈发厉害。周总理实在看不下去,一脸严肃走进毛主席办公室,直言批评:“主席,你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总理深知主席身体垮了,国家更难应对困境,满心希望主席多补充营养。
毛主席心系全国粮食难题,觉得自己少吃无妨,两人为此争论起来。最后,毛主席反问:“别说我了,你吃得比我还少,怎么还来劝我了呢?”这一问,让周总理一时语塞。
周总理肩上担子同样沉重,为保障城市口粮供应,他每日休息不到 8 小时,日夜思索如何调配粮食,怎样在省份间合理调动,构建科学购销指标。一次,为将粮食从相对宽裕省份运往重灾区,他亲自协调各方,排除万难,让粮食及时到位。1961 年粮食危机最严重时,他每周约见粮食部门同志,仔细记录粮食去向,一笔笔,分毫必较,真可谓从“牙缝”里抠粮。
毛主席与周总理,多年来并肩作战,是亲密战友、同志与合作伙伴。革命征程中,他们相互支撑,为新中国独立、解放及建设呕心沥血。困难时期,二人虽为粮食起争执,实则都为对方、为国家着想。
他们始终将群众利益置顶,与百姓同甘共苦,正因为有他们带头,全国上下齐心,才让困难时期损失减到最小。放眼全球,鲜少有领导人能如毛主席、周总理这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一生波澜壮阔,《毛泽东传》记录着他探索救国之路的艰辛与智慧。从橘子洲头的豪情壮志,到井冈山开辟根据地,再到长征路上力挽狂澜,以及延安窑洞里的深谋远虑,处处彰显非凡领导才能与军事天赋。同时,他对人民关爱有加,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困难时刻绝不特殊化。
岁月沉淀,人们愈发敬仰毛主席。当我们遇困境想放弃,他激励“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自卑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予力量;不想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督促奋进;焦虑时,“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平复心绪;想偷懒,“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催人奋进。
他们的精神与事迹,是民族瑰宝,激励后世奋进。你怎么看?欢迎关注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