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专业,“通信工程”怎么找不到了?一堆高大上的专业名称出现了

科技   2024-07-08 07:35   美国  

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季节又到了。往年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填报,但今年情况有点特殊,很多家长发现原来的“通信工程”好像变少了,很多大学都干脆没有“通信工程”这个专业了。

除了几所传统的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仍然是其“王牌特色”专业,有大量学校早些年来蹭通信的,通信工程专业都改名了,而且改得最多的是“智能制造”,“智能通信与网络工程”、“物联网与移动互联技术”、“信息与智能计算”等等。

近十年来,通信行业可以说是经历了从极热到相对冷淡的转变,虽然不及土木工程那么极端,但转折度也算得上是中国工科专业中的佼佼者了。2010年前后,3G/4G网络大建设,通信工程还是炙手可热的专业,那时候提到自己是通信工程的,出门在外都能让人高看一眼。几大运营商、华为中兴招人都是锚定985、211或几个传统邮电大学,其它简历都不看。

但是,风水轮流转,如今的通信工程可就不是这个待遇了。

从业内人士到行业大佬,几乎没有人再像以前那样热捧通信工程了。有良心的都在劝退,说什么“红利期已过”、“内卷严重”、“天花板低”。当然,和惨不忍睹的土木工程比起来,通信工程好歹还能说个“虽然...,但是...”。就算行业不景气,至少还有点盼头,不像土木连“虽然”都没有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行业增长在4G后期就不断放缓了,二通信工程的毕业生太多了,多到远远超过了行业需求,火热的时候,各种大学都在开“通信工程”专业,最多的时候全国有200多个大学开设了“通信工程”。通信本身是一个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而且随着5G、6G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但是,大学扩招带来的是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毕业生,远远超出了行业的吸纳能力。一些边缘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只能做较为低端重复性的。

曾几何时,通信工程师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人们脑海中的通信工程师,应该是摆弄着各种精密仪器,或是在电脑前编写复杂的算法,探讨着前沿的通信技术。但可惜,如今的通信工程师,更多的是在为运营商打工,成了通信设备的“装机工”。

薪资水平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诱人了。除了少数顶尖人才还能拿到高薪,大部分通信工程毕业生的起薪并不比其他工科高多少。有人调侃说:“以前通信工程是通向'通信'的工程,现在成了通向'通缉'的工程,毕业生都想被通缉到别的行业去。”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和通信行业曾经的辉煌有关。正是因为通信行业在4G时代的蓬勃发展,才导致了大学对通信工程的大规模扩招。结果就是,等到这些扩招的学生毕业时,行业增速已经放缓,供需失衡就变得尤为严重。

大概五六年前,网上就开始有通信工程的学生吐槽了。其他专业的贴吧里还在讨论学术问题,通信工程的贴吧里清一色都是在讨论如何转行。虽然就业形势早就不乐观了,但大学的招生计划却没有及时调整。只要还能招到学生,大学就不会主动缩减招生规模,毕竟这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利益。

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通信工程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在就业市场已经明显饱和的情况下,还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毕业生,让本就不景气的行业更加雪上加霜。虽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并不是大学的直接责任,但这种恶性循环早晚会反映在招生上,只是时间问题。

从2022年开始,中国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招生情况开始出现明显恶化,招生难度一年比一年大。即便是在整体扩招的大背景下,通信工程的吸引力也在不断下降。

2023年,某985高校通信工程学院举办了院庆活动。一位在通信领域深耕多年的院士在发言中感叹道:“曾经风光无限的通信工程,如今却被列入了最不受欢迎的专业之一,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夕阳产业'。”

2024年,为了确保能招到足够的学生,通信类排名全国前列的某高校甚至开始允许文科生报考通信工程专业。学校给出的官方理由是“为文科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渠道”。这个理由听起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通信工程可不是随便学学就能掌握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别说毕业后找工作了,能不能顺利毕业都是个问题,几个傅里叶变换、电磁场电磁波就能让文科生奔溃。

不要以为通信工程的就业不好就觉得这个专业好学,恰恰相反,这个专业无论是在校期间的学习难度,还是毕业后的工作要求,都是相当高的。那所高校之所以要放宽录取条件,显然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招生数量和录取分数线,不想让自己的通信工程专业沦落到“挂重本线就能上”的地步。毕竟如果连续几年出现这种情况,教育部铁定会削减这个学校的招生名额。

这所高校的做法虽然有些激进,但至少还算光明正大。真正过分的是,很多学校为了保住自己通信工程专业的招生情况,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手段——给通信工程改名。

为什么要改名呢?因为“通信工程”这个名字现在已经不吃香了,网上到处都是吐槽通信工程就业难、待遇差的言论。要恢复招生情况,学校有两个选择:要么用铁一般的事实为通信工程正名,证明这个专业依然大有可为;要么换个名字招生,让人看不出来这其实还是通信工程。显然,前者难度太大,后者就简单多了。

于是,各种听起来高大上的新名词开始出现在招生目录里。其中,“智能制造”成了最热门的新名字。此外还有“智能通信与网络工程”、“物联网与移动互联技术”、“信息与智能计算”等等。这些看起来极其先进的专业,其实都是通信工程的马甲,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从课程设置到师资力量基本上都没变。

谁说中国的大学死板僵化?至少在招生这件事上,中国的大学比私企还要灵活高效。

那么,“智能制造”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我们来看看某高校的官方介绍:

智能制造是为适应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需要而设立的新工科专业。它以通信工程和自动化为基础,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本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传统通信工程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智能控制、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以适应未来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胜任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设计、运维、管理等工作。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但请记住,这些华丽的辞藻背后,其实还是我们熟悉的通信工程,只是加入了一些制造业的元素,就是要扩充技能了。现在汽车不是火热吗?或许让人觉得“智能制造”可以去汽车大厂,但实际上汽车厂商根本不吃这一套,只是学生报考的时候自以为了。

在2024年的大学招生目录中,“通信工程”这个名字大规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听起来高大上的新名词。仅以“智能制造”为名的专业,就有近百所高校开设,其中不乏985、211重点大学。至于改为“物联网工程”、“信息与智能计算”等其他变种名称的,更是不计其数。

不管这些突然冒出来的新专业叫什么,等你真正入学后会发现,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通信工程,只是可能多了一些制造业相关的课程。毕业后的出路也还是传统的通信行业,或者是制造业中的信息化岗位。甚至可能会给求职带来额外的麻烦,因为你还得向用人单位解释自己这个“新”专业和传统通信工程之间的关系。

最近几年,通信工程的名声不太好,而“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这些词倒是很吃香。所以,学校就给通信工程改了个听起来很先进的名字,希望能改善自己的招生情况。对学校来说,这招或许管用,但对学生而言,这种做法不仅无用,而且可能有害。

通信行业遇冷,不是因为“通信工程”这个名字不够时髦,而是因为行业的内卷严重,就业前景不够明朗。你把大学里的通信工程改个名字很容易,但等这些学生毕业后,不还是要进入传统的通信行业或相关的制造业岗位吗?改名能解决招生难的问题,但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和薪资问题吗?

如果就业市场的反馈已经强烈到了整个行业都不被看好的地步,甚至在大学普遍扩招的背景下通信工程都难以招满人,你还用改名这种手段来强行给通信工程续命,这无疑是把学校的利益凌驾于学生利益之上。

当然,我们不能说大学完全不该考虑自身利益。但当情况已经糟糕到这种地步了,你还为了招生而招生,明知这个专业就业困难,却宁可用改名的手段来招揽学生,这种做法未免有些过分了。

通信工程就是通信工程,如果你认为通信工程仍然适应社会需求,不应该被淘汰,那就堂堂正正地用“通信工程”这个名字来招生。一两所学校改个名字,可能真的是想创新专业设置。但当这么多学校集体改名的时候,其动机就很值得怀疑了。

这种为了招生而不择手段的行为,可能会让学校尝到一时的甜头,但最终受苦的是学生,坑的是整个通信行业。希望各位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多多留意,不要被这些花里胡哨的新名词迷惑了眼睛。记住,口号喊得再响亮,也改变不了就业市场的现实。与其被动接受学校的“忽悠”,不如主动了解行业现状,做出理性的选择。毕竟,四年的大学生活关系到你的未来,经不起儿戏。

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其他什么新名字,大家都要擦亮眼睛,看清楚这些专业的本质。如果你对制造业感兴趣,那么“智能制造”可能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只是想学纯粹的通信技术,那么这些改名后的专业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你的期望。

最重要的是,不要被表面的名字迷惑,要深入了解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和未来的就业方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