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A
团队名称:福来福往,艺启寿山——“艺融非遗” 社会实践团队
实践地点:福建省福州市中国寿山石馆 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
团队成员:汤林熹 张凡 张汨 陈静菡 陈晓 李昱萌 朱思熠 乔馨平 李若语 王珂 王越 龚泓汇
指导老师:路岩
“艺融非遗” 社会实践团队暑期实践纪实
2024年7月,来自中国画专业与美术学专业的12位同学积极响应团中央“好年华,聚福州”的号召,共同组成“艺融非遗” 社会实践团。在寿山乡人民政府与中国寿山石馆的积极支持下,团队走进“国石”寿山石的原产地——福州寿山乡,深入了解寿山石文化与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寿山石产业大力扶持的光辉历史。团队成员深入馆中开展实地考察,从寿山石的形成与分类、历史考古发现与历史沿革、精品作品展示及数字化体验四个角度认识了寿山石艺术的发展脉络。在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寿山石艺术逐渐形成了圆雕、薄意雕、镂空雕、链雕等多种手法,兼具工艺美感与艺术价值,作品中灵动劲秀的用线为新时代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为成员们开展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启发。
social practice
抟笔为刀,纸生五彩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7月1日至15日,团队成员结合寿山石的题材,色彩,质地,雕刻手法与目前所学习的国画技法,集中临创了一批精美的中国画作品。他们将锐利刀锋雕刻的艺术作品转化为圆劲有力的毛笔线条,综合寿山石雕浅浮雕,深浮雕,圆雕,薄意等手法,将三维图像转化为纸上作品,充分展现了寿山石雕的艺术特点与文化魅力。
团队成员结合寿山石雕进行创作
寿山石艺术中常见的薄意技法被搬上宣纸,作品显得简而有致、典雅秀润,完美结合了画理与雕艺;而寿山石作品中常见的麻姑形象也灵动地跃于纸上,衣带飘举,祝愿长生。
团队成员创作作品展示
social practice
寿山艺启,共赋新章
7月23日,实践团的成员来到福州市寿山乡的中国寿山石馆,举办中国画作品捐赠仪式。捐赠仪式在位于寿山乡的中国寿山石馆会议室举行,团队学生代表和乡政府的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出席了此次活动。仪式上,同学们聆听了中国寿山石馆副馆长赵峰对寿山石文化发展、成果的介绍,收到了馆长对同学们的真切嘱托。
中国画作品捐赠仪式
随后,赵馆长带领团队成员及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国寿山石馆总书记与寿山石的专题展。2000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寿山乡调研时曾说过:“寿山石是国之瑰宝,特产于福州,在全国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主席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寿山石馆得以建立。妙笔生花,绘出世间风采;以石为媒,见证山乡巨变。寿山石文化中的工艺美感为团队成员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新可能,更为描绘新时代山川乡土的巨变提供了重要动力。
寿山石馆赵副馆长进行展陈讲解
团队成员在观赏完这些作品后感受到了寿山石雕刻艺术的独特美感,纷纷表示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会积极利用这一巨大的文化宝库,为中国画的发展,寿山石雕刻艺术的进步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与各位领导老师合影留念
成/员/感/想
impressions
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本次活动通过中国画与传统工艺美术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了架上绘画与三维雕刻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期盼这些画作能展现寿山石的多样美感,并结合实际,为乡村振兴寻求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对成员个人而言,本次活动走进寿山石原产地进行采风,丰富了个人实践经验,拓展成员眼界,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经历。在以后的生活中,本团队成员会继续推广寿山石文化,投身于社会实践与文化乡建事业。此外,成员们也期望在日后能够深入“国画+工美”理论与实践上的思考,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
结语
summary
“艺融非遗” 社会实践团开展的活动,不仅仅是对寿山石非遗文化的了解与领略,更是“重温主席话,重走主席路”的一次生动思政课。南艺学子们创作的艺术作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乡村人民的精神力量,更对保护寿山石雕刻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深入乡村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艺术事业推广、交融发展的关心、责任心。因此,团队成员将不断用自己的力量温暖社会、感召社会,推动艺术事业在乡村的发展,并开展更为深入的考察研究与艺术创作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努力,积极利用所学服务社会,实现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的交流与融通,积极与寿山乡人民政府结对互助,共创辉煌。
图文 | “艺融非遗” 社会实践团队
排版 | 赵敏
美工 | 赵敏
校对 | 赵敏
审核 | 陈勇军 蒋芸 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