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无风,有些迷糊的95后女青年,ID:wfqnwx。
年羹尧,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可谓是如雷贯耳。他曾是雍正皇帝的得力干将,权倾朝野,被封为“西北王”。然而,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被贬为守城门的杭州参将,最后甚至丢了性命。
雍正帝手握大权,明知年羹尧跋扈骄横,为何迟迟不动手呢?直到最后才下定决心除掉他。到底是谁推动了这场杀局?是张廷玉,还是另有其人?
一、张廷玉:明哲保身的职场之神
张廷玉作为雍正朝的头号智囊,深谙官场之道。故事发生在雍正问他:“年羹尧真的该死吗?”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雍正很久。雍正迟迟不杀年羹尧,表面上是为了保全功臣之名,不愿背负“杀功臣”的骂名,实际上他顾虑的更多。
首先,雍正担心清流文官的逼迫。杀年羹尧容易,但如果屈服于文官的压力,那就意味着皇权受挟,这是雍正绝对不能容忍的。再者,年羹尧手握西北兵权,他的存在可以制衡八爷党和老十四。只要年羹尧活着,雍正手中就有一张底牌。
所以,张廷玉的作用更多是分析利弊。在雍正问他“该不该杀年羹尧”时,张廷玉并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仔细分析:“年羹尧的功绩固然不能抹杀,但他的罪状也确实堆积如山。”这些话为雍正最终下定决心提供了参考,但张廷玉并非真正的推手。
二、李卫:机智的暗示者
李卫与年羹尧之间原本并无太多交集,但他却是最早在雍正面前提到年羹尧可能有“反心”的人。李卫在与雍正讨论摊丁入亩时,顺便提到了年羹尧的跋扈。李卫道出了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言:“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这句话让雍正心里起了疑虑。
尽管李卫的提醒没有直接推动雍正下杀心,但这一句民间传言埋下了怀疑的种子。雍正开始重新审视年羹尧的行为,开始怀疑他是否有心谋反。李卫的这句话无疑加重了年羹尧的罪名,成为雍正心中无法忽视的一根刺。
三、孙嘉诚之死:引发风波的导火索
孙嘉诚的死,是整个事件中的重要转折点。当年羹尧在西北嚣张跋扈,甚至杀了上级派去的钦差孙嘉诚时,事情开始恶化。孙嘉诚作为雍正派去监督年羹尧的人,本应平息局势,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结果却死于非命。
孙嘉诚的死,让雍正不得不正视年羹尧的“无法无天”,甚至一度将年羹尧贬为杭州将军。但尽管如此,雍正依旧没有下杀年羹尧的决心。孙嘉诚的死虽然是导火索,却未能成为真正的“推手”。
四、清流文官:步步紧逼的正义者
清流文官群体一直以来以“正义”自居,他们极力弹劾年羹尧,要求雍正严惩。甚至在孙嘉诚死后,文官们集体上奏,要求将年羹尧置于死地。他们不仅为孙嘉诚设灵堂,还表示只要年羹尧不死,灵堂就不撤。
面对这样的压力,雍正当然不愿轻易屈服。他虽然贬了年羹尧,但心中对清流的步步紧逼感到不满。雍正不想被文官挟制,因此更不愿因为他们的压力而动杀机。清流文官们的“正义”,反倒让雍正更加犹豫。
五、老八:推波助澜的阴谋家
年羹尧的死,对于老八来说,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他通过联络各省督抚,暗中推动弹劾年羹尧的奏折。这些奏折虽然并不能直接左右雍正的决定,但确实为弹劾年羹尧的舆论添了一把火。
老八在孙嘉诚灵堂上的一跪,更是让局势变得复杂。这一跪不仅是在清流文官面前做样子,表明他站在正义一方,还试图利用这次事件进一步瓦解年羹尧的势力。
但老八的计谋并没有完全奏效,雍正仍然没有直接对年羹尧动手。可以说,老八的算计虽多,却没能真正推动雍正杀年羹尧。
六、老十四:真正刺中要害的人
真正让雍正下定决心杀年羹尧的,是老十四。太后临终时,老十四频繁在她耳边挑拨离间,让雍正对他的恨意加深。太后的死,更是加剧了雍正的怒火。
而在一次争吵中,老十四直接讽刺雍正:“我哪能和年羹尧相比?他坐的可是皇阿玛的御座,吃饭要传膳,睡女人还要翻牌子。”
这句话彻底刺痛了雍正。他突然意识到,年羹尧的僭越行为已经人尽皆知,甚至到了人人谈论的地步。年羹尧已经成为雍正统治的巨大隐患,不再是简单的功臣骄横,而是潜在的叛逆者。这让雍正意识到,必须尽快处理掉年羹尧,才能避免更大的威胁。
老十四的讽刺,不仅揭露了年羹尧的僭越行为,还让雍正明白了他不能再继续容忍年羹尧。自此,雍正对年羹尧动了杀心。真正推动雍正下决心的人,不是张廷玉,不是李卫,也不是清流文官,而是老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