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手机正在毁掉孩子!聪明家长这样做,让孩子寒假不被手机危害!

教育   2025-01-20 15:21   山东  



免责声明 |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本号小编整理发布。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benzhenjiaoyu2015)删除,欢迎商务合作。



手机是把双刃剑,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是我们的永恒的课题。


大多成人都无法抵制手机的诱惑,更何况是孩子!
单就健康而言,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其他的危害会在本文详尽道来。
同时,老师已准备好对策,望老师转给家长!



不久之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这位科学家在10年前从全国各地的中下阶层的家庭中选取了100名孩子,将他们分成了两组:
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
然后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


10年后,调查结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学。
另外50名不玩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只有三名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工。
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 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
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手机是如何毁掉孩子的呢?


01



智能手机影响儿童健康


智能手机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见为实的。
另外,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02



手机让孩子患上抑郁症


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


03


手机损伤脑神经




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04


手机耽误孩子学习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鼓噪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整天沉迷于手机世界里,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必然下滑。


05

容易导致睡眠障碍


可能大家都知道,孩子频繁使用智能手机会引起视力下降。
但更可怕的是会引起睡眠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健康机构,做出了一项调查,手机光线比日常灯光对孩子睡眠的影响,把十位孩子分别进入两个房间,一个房子的孩子们在看电视后睡觉,用了28分钟内睡着;而另一个房间玩智能手机后的孩子,普遍在39分钟之后睡着。
当然我们不建议孩子在睡觉前看电视哦。

看看法国出台了一个什么举措?


禁止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



新法案规定,学生在整个校园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机;



据统计,12-17岁学生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0%;



中小学生禁用手机是马克龙上台后提出的重要举措之一;



其实不光法国,欧洲很多国家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虽然我国还没有任何针对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禁令,但希望家长引起重视!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防止孩子过度沉迷手机?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1-3岁:
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主要原因有二:


1.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2.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正确做法:

1.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2.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3.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
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
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正确的做法:


1.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
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2.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
(绘本的颜色和故事性,对孩子吸引力也比较大,只要孩子爱上阅读,基本不会想着要玩手机了。


3.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7-12岁:
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得固执又脾气暴躁,有时讲起来道理来,怼得爸妈都无语。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
一用父母身份强压(我说了不许玩就是不许玩/再玩就没饭吃了/再玩就揍你);
二是用亲子关系威胁(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欢你了)。


这两种方法,弊大于利。
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正确做法:


1.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为责罚手段。


2.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
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


3.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
我看着你玩儿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


☞12-18岁:
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
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根的做法。


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正确做法: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是因为对性的好奇,父母可试探询问并委婉教育。
如通过微信、扣扣或邮件的方式,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识等。


2.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3.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可能看了这么多,真正做起来,很多家长还是很头疼,如何在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和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之间找个平衡点呢?


来看一位家长分享的三点经验,梅老师觉得非常的不错!


01


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之前有父母问,孩子玩手机时间已经很久了,不让他玩,就大哭大闹的,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一来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二来是可以提前提醒他一下还剩多少时间,让他说话要算话。



我们家平常不让六六看电视,但会让他玩一下IPAD,每次只能玩10分钟,一天最多不超过两次,每次还剩个两三分钟的时候,我就会提醒下他,告诉他还有多长时间,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10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所以提前提醒下孩子,让他有个时间准备结束,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当然,这个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也不必规定的那么死,有的节目时间长一点,二三十分钟,看看也无妨,但每天总共的时长最好不超过1个小时。
 
要一直保持这种规则,孩子就会逐渐习惯的,这对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孩子都没什么自制力,还是需要父母通过在生活中帮孩子遵守规则。


02

通过电子产品学习


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了解到电子产品的优点,让孩子通过电子产品学习到新的知识。

例如手机的地图功能,有一次,晚高峰时间,我要带苗苗赶着去较远的地方听演奏会,于是我就告诉苗苗用百度地图查询出行方式。

我们俩是搭地铁出行的,在路上,每到一站,我都给苗苗看一下地图上我们的实时位置,出了地铁再跟着导航往前走,这样一下子就让孩子把电子产品里的信息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

除了地图导航功能,还可以让孩子学着拍照、录像、天气预报、微信语音信息等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功能。

再者,父母可以帮孩子挑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比如动物世界,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并且时不时问一下孩子,这是什么动物,那是什么,解释给孩子听。

在平常的时候看些相关的绘本,带孩子去动物园,那么孩子从不同渠道接受的信息就全部结合起来了。


03

找到能替代电子产品的活动

有的妈妈说,孩子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就觉得无聊,不知道干什么好。

所以说,除了使用电子产品以外,让孩子培养点兴趣爱好,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学画画、学下棋等等,每天都需要练习,也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
或者带孩子爬山、游泳,让孩子全身心都锻炼了;
还有亲子阅读、亲子游戏,这些都是能够帮孩子综合发展的有益的活动。


怎么样?
感觉还不错吧!
家长只要多点去思考,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04


父母的陪伴让孩子见识更大的天地


龙应台说:「玩,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


最优秀的父母,是最会带着孩子玩的父母。


带孩子散步、旅行、博览群书,孩子会在自然中观察虫居、鸟鸣、草露,感知山、海、云、雾之美,在书中拓展眼界和胸怀。


从小被自然灌溉,被人文浸润,被书香熏染的孩子,兴趣自在天外,心中自有大世界,又怎会沉溺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和孩子的灵气,不如说拼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凝聚力。


好的父母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给孩子一部手机。


一部小手机,往往藏着做父母的哲学,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愿父母们共勉!


老师有话说: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人手一机已不再是什么稀奇事儿,无论是哪一个公共场合,一眼望去都会看到低头一族,不是玩微信,就是玩游戏;智能手机的魅力对于成年人都无法阻挡,自然也吸引了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玩手机会上瘾,也会影响到学业;那么,为了避免孩子玩手机,你是怎么做的?欢迎下方留言区和梅老师分享~


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往期热文精选 

1、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35篇都找齐了(有音频),速速收藏!

2、50首唱出来的古诗词,值得为孩子收藏

3、一个专治孩子写作业磨蹭的绝招,百试不爽!新学期用起!

4、开学季,班主任发给家长的20条短信,条条都是经典!

5、一位退休特级教师的反思:假如让我再做老师, 我一定不这样做…

6、孩子叛逆其实是好的开始,家长看懂这篇文章,孩子就有救了!

7、小学1-6年级数学思维导图汇总(超实用!)

8、一二年级不努力,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9、孩子若不能适应社会,父母所有的教育都是白搭

10、高一“铁”高二“钢”, 高三才能“响当当”! 55条最实用学习行动清单@所有高中生!

11、一张表教会你:如何夸孩子夸到点儿上!

12、两张表帮老师和家长查明学生成绩下降原因,太准了!

13、传说中央视播音员的秘密资料:轻松巧记108个多音字

14、人民日报公布一批易错字,看到第一个就不敢说话了...

15、2018高考改革,影响最大的竟是初中生!男孩苦,女孩乐?

16、博士老爸大放豪言:小学数学无非就这些公式,儿子6年常考100分!

17、教师说课、讲课、听课、评课诀窍大全

18、期中考试后,用这三张表格分析试卷,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19、所有小学数学知识点都在这里了, 不分版本!替孩子收好

20、最绝检查作业技巧,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好了,后悔才看到!

21、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经典!)

22、1-6年级孩子习惯养成一览表,一旦错过可能终身难以弥补!

23、语文难学,学好语文,一定要抓住阅读的”根“

24、你的孩子单靠老师,那就真的是耽误孩子了!

25、妈妈三观正,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

26、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

27、这位妈妈真是天才!把英语单词编成三字经,孩子1天记住500个词

28、孩子将来不孝顺的4个信号,第二种必须立即纠正!

29、给1-3年级家长的13点建议

30、每天只需两件事,语文成绩一定好!

31、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早看早受益!

32、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四五年级和初二!现在看还不晚

33、学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两位特级教师的观点惊人相似

34、小学语数英期末复习攻略汇总

35、干货|人教版1-6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可保存打印)

36、孔子借伞(此生必看)

37、1-9年级寒假必读书单,人民日报强烈推荐!(转给家长)

38、部编本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寒假预习用

39、小学1-6年级数学概念理解+详细说明

40、上海6选3选科官方数据公布,山东高一学生必须关注

41、最全中考前准备攻略!请转到朋友圈,考生和家长会感谢你的,绝对有用!

42、小学各年级阅读量要求、目标及书目推荐!暑假来了,和孩子一起阅读起来哦!

43、得语文者得天下!特级教师最新推荐:暑假最有意义的书目清单

44、一位考745分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10大忠告,知道越早孩子越好

45、中高考再次证明:小学生没有海量阅读支撑,只会饿死天赋,制造短命高分!

46、惯子如杀子,十大惯子特征,请家长过目!

47、爱发脾气的孩子,这样教育,长大后更有出息!

48、聊天少问“在吗”,多学习这5种聊天方式

49、期末最后一个月要狠抓!各位家长,请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父母必读

50、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

51、期末考试来了,检查试卷的4个小技巧,让考试不再轻易丢分!

52、阅卷老师最厌恶的几种字体,如果你家孩子写的字是这样那就糟了!

53、寒假怎么过?校长、老师给学生家长若干建议

54、寒假不是用来放纵的,是用来反超的!(转给家长)

55、2021年,最适合孩子的《寒假作息时间表》,太详细了!(建议家长收藏)

56、部编1-6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寒假练起来

57、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课文朗读、电子课本、课时精讲汇总,预习法宝!

58、班主任: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转发

59、高考再次证明: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请老师转给家长)

60、高考警示:语文成为拉分王,多阅读者得天下!

61、班主任提醒:暑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这份暑假规划表请收藏(附:暑期阅读书单)

62、班主任激情演讲:不要再以叛逆期为由,对抗父母!震撼无数人!

63、班主任提醒:各位家长,新学期不能再以各种名义给孩子配手机了!

64、一二年级不努力,三四年级拉开差距!新学期提醒家长千万注意

65、学习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66、初一速调,初二稳住,初三猛冲 ! 各年级12条“潜规则”,家长知道几个?

67、衡水中学班主任贴在教室15条忠告,比老师唠叨100句还管用!转给学生
68、同一个班上,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这5个关键词(转给家长)
69、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70、大声朗读对孩子有9大好处!语文成绩蹭蹭涨(附朗读方法)
71、不管你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一定要告诉他这10句话!
72、一张价值连城的家庭教育表!老师转给家长!
73、班主任:得语文者得天下!学好语文10大习惯和5种方法(转给家长和学生)
74、中国式教育的真相: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75、有一种炫耀,叫“我的老师很严格”(再忙也要读一读)

76、优秀的孩子,都是家长陪出来的(附1-9年级陪伴方法)

77、得语文者得天下!学好语文10大习惯和5种方法(转给家长和学生)
78、孩子“积懒成笨”,谁之过?(深度好文)
79、优秀的孩子,都是家长陪出来的(附1-9年级陪伴方法)
80、班主任:令人抓狂的“初二现象”,每位家长都会遇到,这篇文章教你如何应对!
81、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课文朗读,疯狂转发中!!
82、班主任:寒假里,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纵的是孩子

83、【名师课堂】部编版1~3年级语文(下)全册课时精讲84、【名师课堂】部编版4~6年级语文(下)全册课时精讲

85、【部编版同步预习】最新部编版1-6年级下册课件更新

86、部编语文1~3年级下册全部课文预习单

87、部编语文4~6年级下册全部课文预习单

88、小学数学1-6年级下册视频讲解(人教青岛北师大苏教)

89、人教版1-6年级数学(下)全册课时精讲


免责声明 |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本号小编整理发布。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benzhenjiaoyu2015)删除,欢迎商务合作。

徐洁本真教育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学校打造特色和品牌;助力教师成长,让教师体验职业幸福;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内容涵盖学校管理与文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发展、家庭教育等。 宗旨“本真至善,立己达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