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家长,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双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图片丨EDDINE TAFAKOURT
来源丨公众号“家庭教育”
教育从来不轻松
它甚至带点绝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教育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家长崇尚快乐教育,认为要释放孩子的天性。家长反对严厉、反对批评,坚持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然而,那些享受了“快乐教育”的孩子们,真的会按照父母的期望长大吗?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说:“如今的教育是对孩子不断让步,给他们更多快乐,更多游戏时间,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教育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甚至带点绝情,带点狠心。
现在不抓紧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可能会辛苦一辈子。正如曾国藩先生所说:“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就别埋怨他不成器。”太慈爱的家长,管不住孩子;太心软的老师,也管不住学生。
快乐教育、释放孩子的天性,这是教育最大的骗局,正在扭曲着孩子的成长。
家长赢了老师
很可能会输了孩子
有位从教20年的老教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家长的态度,决定老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
他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班有一个学生有点调皮,课堂上经常做一些小动作,有次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他批评了学生一顿,罚站20分钟,没想到该学生掏出了书包里的手机,一个电话叫来了家长。
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反而跟他理论,说他这样做不对,伤害了孩子,如果坚持让孩子罚站,就要投诉到校长那里去。之后,他就对该学生睁只眼闭只眼,该学生成绩也一落千丈。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老师也是人,也有感情,与其亲近那些严苛他的家长和孩子,他更愿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的家长和孩子。
作为家长,爱子心切,人皆有之。但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能过分地干涉老师对你家孩子的管教。如果家长不舍得管,老师不能管,那么孩子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
严师出高徒
请理解老师的苦心
教育需要严格且坚定的力量,所有人都需要!孩子觉得老师太严格,不喜欢上课,其实老师都能理解。但是,老师若不严格,孩子凭什么成才呢?
凭爱的热情?凭违心的赞美?还是凭无底线的纵容……如果老师不严格,任凭孩子想干嘛就干嘛,那么孩子只会越学越差。对孩子的错视而不见,对孩子的学习置之不理,这样的老师,也绝不是好老师。
好老师,都不可能太温柔。教育本就是一项严肃的事业,身为老师就必须对孩子严格,这是责任。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严格是另一种爱的教育,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
再优秀的老师
也无法让所有家长满意
每位家长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教育理念,有人喜欢赏识教育,有人喜欢批评教育。
老师严格教育孩子,认可老师的家长会觉得老师做得对,而不认可老师的家长肯定会觉得老师不该那么做。
教育理念的不同,肯定会严重影响家长对老师的满意度。真的非常抱歉,作为老师,难以让所有家长都满意。而且,老师也是普通人,不是圣人,老师也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出现纰漏。
一个老师要管理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的学生,没有哪一位老师能对所有孩子都面面俱到,照顾得无微不至。老师疏忽,在所难免。
再负责的老师,也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但都已经尽力了。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我们都在学习,都在进步。
教书的是老师
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始终是最核心的、最关键的。
但现如今有很多父母,因为自身工作等原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其他方面,把教育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
“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老师不是万能的,有些教育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影响孩子三五年,但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教育需要安静
不打扰是最好的支持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应该是一种安静的支持关系。家长和老师各司其职,互不打扰,但又彼此支持。
日本知名教育学家多湖辉分享过一个事例:一个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问老师,老师不认识,叫他去问身为植物学家的父亲。
第二天,孩子拿着一封信来找老师,说他父亲也不认识,还让他把信交给老师。老师读了信,上面写明了小草的名字和特性,最后还写了一句话:希望这个问题由老师解答,想必更为妥当。
这位父亲的行为就是支持老师,让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高大起来,从而更尊重、信任老师。教育最需要的不是家长的监督、责怪和质疑,而是安静的支持。
不为难老师,不打扰教育,这是对老师最好的支持,也是对孩子最大的贡献。
善待老师
就是善待孩子的未来
哪个老师不是深爱着孩子?老师对孩子的爱,是一份专业而耐心的陪伴。绝大多数老师,也用温暖赢得了孩子的依赖。
但若是没有家长的参与、信任、支持,那这份亲密维持不了多久。过分的严苛,只会让老师越来越小心翼翼、倍感卑微。
但家长们要知道,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你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无怨无悔的“外人”。
请善待老师,请给他们多一点信任和理解。善待你孩子的老师,就是善待你孩子的成长。尊重你孩子的老师,就是尊重你孩子的未来。
保持有效沟通
家校配合共同教育
曾有人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光荣,一个民族出现源源不断的好老师,是未来的希望。
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理解与信任,就是教育的希望,更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福气。老师尽自己的全力帮助、教育每个孩子,他们更懂得孩子心中的想法和发展情况。
家长有疑问时积极和老师沟通,才能做到家校合力、解决成长难题。
就算老师严格管教孩子,也给老师多一点信任和支持,以温和的情绪、平等的姿态应对家校矛盾,成为教育战线上的同盟军。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不光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需要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那有没有想过,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差别在哪?
以下是一位教龄30年班主任的6点思考和建议,建议老师们转给家长看看!
班级里最好的学生,通常不是第一个举手的,当然也不会是不举手的。
认真观察过班里的孩子那些第一个举手的孩子,通常性子都比较急,其实脑子里没有琢磨清楚答案,就忍不住想要回答。
建议
1. 如果你家孩子属于这种类型,建议培养孩子稳重的性格,日常可以加强静坐或者练习书法等这类磨性子的训练。
2. 如果孩子常年不发言,那说明他们内心对外界的评价很看重,而且对自己也缺乏信心,建议父母给孩子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少一些批评教育。
从上课找试卷的速度来说,越快找到试卷的学生,成绩越好。
每次讲解试卷的时候,都会发现最快找到试卷的,一般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把试卷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而成绩一般的学生试卷一般是随便找本书往里一夹,要用的时候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找。
建议
1. 家长帮孩子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将考试的试卷按照科目和时间顺序装进不同的文件袋内,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2. 平时在家,建议让孩子帮忙整理房间,培养孩子有序、高效的意识。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晚上超过12点睡觉的,基本上都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
曾对班上学生的入睡时间进行调查,惊奇的发现,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在12点前入睡,而睡得最晚的竟然成了成绩中等的学生。
成绩中等的这些学生很努力,他们采取了时间战,短期内会有效果。但是长期以往,因为经常熬夜,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上课就经常打瞌睡,成绩停滞不前。
建议
1. 这类学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成绩没有提高。如果自己家的孩子也这样,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同时,要求孩子12点前按时睡觉,态度一定要坚定。
2. 一个教育研究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学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认真听讲比起任何学习方法都重要,一定要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很小。
有两个学生是以相同的成绩进入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后,A同学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而B同学只是在试卷上写了答案。后来一次考试,出现类似题目,A答对了,B还是错了。
建议
1. 一定要为孩子准备错题本,让理清解题思路并记录到错题本中。
2. 大量的调查证明:优秀学生之所以能保持好成绩,关键是因为把知识点真正的弄懂了,而且消化成自己的知识。
就辅导资料的数量而言,中等生最多,优等生不上不下。
成绩好的学生虽然买的辅导资料不多,但是每一本都做完了,而且书上用各种颜色的笔写的满满的。标出重点和疑难点,尤其是学校发的辅导书,做的尤其认真。
反观那些买了很多辅导书的同学,其实很多都空着,每一本只做了一部分,而且因题量太大,很多题目都只写了答案。
建议
1. 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尖子生可找一套有一定难度的参考书,比如奥数资料,开拓一下解题思维;中等生适合难度不大,但包含了详细例题分析和解题过程的参考书;学习困难生应该紧跟老师的步伐,先吃透课本内容。
2. 多听老师的经验,购买正规出版社的辅导书。
3. 做题最终是要学会总结,对题型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下课帮别人辅导作业的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每次下课去班级里,经常会发现有学生在帮同学解题,而这些学生往往成绩不错。
建议
1. 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把每天所学内容大致讲一遍,这样可以帮孩子理清知识体系,也加深印象,一般能讲清楚,就表明孩子已经理解透彻了。
2. 为孩子建立学习角,鼓励孩子邀请同学们来家里学习,组成互帮互助小分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样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写在后面:
学习的比拼,深入来讲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比拼。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不管身处哪种学习环境,都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所以要学会随时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让学生知道今天的他超越了昨天,每天多做一点,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往期热文精选
1、新部编版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35篇都找齐了(有音频),速速收藏!
5、一位退休特级教师的反思:假如让我再做老师, 我一定不这样做…
6、孩子叛逆其实是好的开始,家长看懂这篇文章,孩子就有救了!
10、高一“铁”高二“钢”, 高三才能“响当当”! 55条最实用学习行动清单@所有高中生!
15、2018高考改革,影响最大的竟是初中生!男孩苦,女孩乐?
16、博士老爸大放豪言:小学数学无非就这些公式,儿子6年常考100分!
22、1-6年级孩子习惯养成一览表,一旦错过可能终身难以弥补!
27、这位妈妈真是天才!把英语单词编成三字经,孩子1天记住500个词
32、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四五年级和初二!现在看还不晚
34、小学语数英期末复习攻略汇总
36、孔子借伞(此生必看)
37、1-9年级寒假必读书单,人民日报强烈推荐!(转给家长)
41、最全中考前准备攻略!请转到朋友圈,考生和家长会感谢你的,绝对有用!
42、小学各年级阅读量要求、目标及书目推荐!暑假来了,和孩子一起阅读起来哦!
43、得语文者得天下!特级教师最新推荐:暑假最有意义的书目清单
44、一位考745分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10大忠告,知道越早孩子越好
45、中高考再次证明:小学生没有海量阅读支撑,只会饿死天赋,制造短命高分!
49、期末最后一个月要狠抓!各位家长,请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父母必读
50、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
51、期末考试来了,检查试卷的4个小技巧,让考试不再轻易丢分!
52、阅卷老师最厌恶的几种字体,如果你家孩子写的字是这样那就糟了!
55、2021年,最适合孩子的《寒假作息时间表》,太详细了!(建议家长收藏)
56、部编1-6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寒假练起来
57、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课文朗读、电子课本、课时精讲汇总,预习法宝!
59、高考再次证明: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请老师转给家长)
61、班主任提醒:暑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这份暑假规划表请收藏(附:暑期阅读书单)
62、班主任激情演讲:不要再以叛逆期为由,对抗父母!震撼无数人!
63、班主任提醒:各位家长,新学期不能再以各种名义给孩子配手机了!
64、一二年级不努力,三四年级拉开差距!新学期提醒家长千万注意
66、初一速调,初二稳住,初三猛冲 ! 各年级12条“潜规则”,家长知道几个?
76、优秀的孩子,都是家长陪出来的(附1-9年级陪伴方法)
78、孩子“积懒成笨”,谁之过?(深度好文)
83、【名师课堂】部编版1~3年级语文(下)全册课时精讲84、【名师课堂】部编版4~6年级语文(下)全册课时精讲
85、【部编版同步预习】最新部编版1-6年级下册课件更新
86、部编语文1~3年级下册全部课文预习单
87、部编语文4~6年级下册全部课文预习单
89、人教版1-6年级数学(下)全册课时精讲
免责声明 |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本号小编整理发布。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benzhenjiaoyu2015)删除,欢迎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