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轼,领略千古文豪的多元魅力——华师大“丽娃讲堂”系列讲座

文摘   2024-10-31 21:15   山东  



领略千古文豪的多元魅力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季节里,华曜学子与华师大中文系韩立平教授齐聚线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讲座——“苏轼的N个侧面”拉开帷幕。这是本学年华师大为我校学子提供的第三期“文哲讲堂”。



苏轼,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诗词文赋,或豪放大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婉约深情,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的一生,起起落落,在朝为官,能直言进谏;被贬黄州、岭南等地,又能随遇而安。2024年10月29日晚,由韩立平教授为华曜学子带来一场名为《苏轼的‘N’个侧面》的讲座,让华曜学子再次领略到苏轼这位千古文豪的多元魅力。

韩立平,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唐宋诗学、词学、书学。出版《南宋中兴诗风演进研究》等。曾在《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浙江学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词学》、《中国书法》、《书法》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韩教授首先从苏轼作品入手,带领同学们初步感知苏轼物我永恒的观点、“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的自信,以及苏轼超越苦难,丰富精彩的一生。


韩教授接着从苏轼作为士大夫、学者、思想家、词人等不同的身份角度,为同学们进行详细解读,让同学们更深入地感受到苏轼这位千古文豪的魅力。而在苏轼众多身份中,同学们也关注到一个很重要的点:苏轼在北宋也是“流行文艺的弄潮儿”,他独树一帜,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为一直以来婉约之作占据主题的“词文化圈”注入了一股全新的阳刚之气与豪迈之风。它打破了传统婉约词风长期的主导局面,宛如在一湾柔波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让词的世界从此有了更为多元的色彩和风格,拓展了词的表达边界和艺术维度。

然而提到苏轼,除了他这些书本上常见的身份之外,不得不说到他的劳动者、美食家、书画家的一面。苏轼谪居黄州时,亲自开垦东坡,耕种劳作。这种亲身参与劳动的经历,不仅让他贴地而行,感受民间疾苦,更为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质朴醇厚的气息。


作为美食家,苏轼对美食也有着独特的领悟。他发明了东坡肉,那肥瘦相间、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是他对食材和烹饪技巧巧妙融合的成果。从黄州的猪肉,到岭南的荔枝,他对美食的追求和热爱从未消减。他的美食实践和诗词记录,让美食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他对生活的热情。

在书画领域,苏轼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他的书法笔墨酣畅淋漓,独具一格,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其画作擅枯木怪石,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笔触,传达出深邃的意境。他以书入画,以画表意,书画作品成为了他精神世界的直观表达,也为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韩教授还从苏轼作为仕途的“失败者”的一面,为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他指出,苏轼在官场上虽历经波折,屡遭贬谪,但这所谓的“失败”却成为了他文学成就的催化剂。苏轼在仕途不顺中,没有被困境磨灭意志,反而在辗转流离间深入接触社会底层,他的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通透。那些被贬之地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源泉,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留下的华章,是其对命运的回应。从这个角度来看,苏轼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长河中铸就了不朽,让我们看到了挫折中绽放的别样精彩。这种对失败的重新解读,给在场听众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全新的思考。

韩教授娓娓道来,用他的声音与介绍为我们架起了一座仿佛可以穿越时空桥梁,让我们更近距离地看到了苏轼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看到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文学家的才情,书画家的逸趣,希望所有的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把从苏轼身上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中,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撰稿:罗星娟
摄影:初中部教师
编辑:谷亚男
审核:陈忠新


华曜济南实验学校
华曜济南实验学校坐落于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是一所由华东师范大学管理的小学至高中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由华东师范大学选派,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成员校。校址为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新镇1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