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早在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xún)侯辖今新绛地,后改郇为荀,为侯国。
春秋时期,荀国为晋所灭,此地属晋。公元前668年,晋献公迁都故绛(今襄汾县晋城)。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今新绛县横桥镇一带)史称新绛。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设绛州,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迁到现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废州立县,取“咸与维新”之意,改称新绛。
大名鼎鼎的碧落碑就在此处!
《碧落碑》,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现位于山西新绛县龙兴寺(古称碧落观)。
对于碑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唐李肇在《国史补》中说:“绛州有碑,篆字与古文不同,颇为怪异。李阳冰见而寝处其下,数日不能去。验其文是唐初,不载书者姓名,碑上有‘碧落’二字,人谓之‘碧落碑’。”
该碑形状为长方体,圆额,身首一体,碑身高2.23米,宽1.05米,厚0.21米。长方形底座,长1.13米,宽0.73米,高0.23米。身座通高2.46米。该碑系唐高宗李治总章三年(607年),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等兄弟四人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碑文共计21行,每行32字,空缺除外,实有630字。
整篇碑文整齐严格、丰茂古雅。碑文笔画细挺,线条圆润,字狭长,有的笔画、部首仍然保留了大篆字体的象形特征,显得古朴而有意趣。结体大多上紧下松,左右对称、平稳,是唐代篆书书法中一件精美而又风格独特的作品。
更绝的是,碑文字形囊括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秦小篆等等,简直就是一部汉字演变史。根据解读出的文字,其用字结体,偏旁部首假借,都有理有据。全文用了30多个假借字,而重复的字,几乎没有相同的写法。《绛州府志》曾这样评价它:“碧落篆文,乃古篆之集大成者。”
据《直隶绛州志》记载,碧落碑“遭宋元兵燹(xiǎn)”所毁。古人因其副本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重新刻立新碑《绛州重刊碧落碑文》。
新旧碑厚度相当,新碑略高。碧落碑自刊立之日起可谓历尽沧桑,1976年新绛县文化馆将碑移到龙兴寺塔前简易碑亭加以保护。1991年重修龙兴寺,1992年于寺内修建碧落碑亭,将这一珍贵的碑刻文物置于其中妥善保护。
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来自这里!
澄泥砚也叫沉泥砚,是用河水中沉淀下来的极细的泥土作为原材料,经制坯,阴干后雕琢成砚形,再经火烧炼而成。
汉“长生无极”瓦当砚
明“长毋相忘”澄泥砚
在四大名砚中,端砚、歙(shè )砚、洮(táo)砚均以天然石材雕琢而成,唯有澄泥砚以泥土陶炼而成,其以造型古朴、质地细腻、质坚不燥、滑而不腻、温润如玉、色彩多变、贮水不涸、发墨如油,不损笔毫等特点,受到广大文人雅士的一致推崇,同时也深受书画大家的喜爱。其制作可追溯至西汉时期,至唐宋达于兴盛,明代取得进一步发展。历代都将澄泥砚奉为贡品。
“举杯邀月”砚
“明月松间照”砚
而在众多的澄泥砚产地中,绛州澄泥砚出类拔萃,闻名遐迩,是我国传统澄泥砚品种中的主要分支,其制作历史悠久,在唐代即已声名大振,在中国砚史上享有极高盛誉。
《旧唐书·柳公权传》中记载了柳公权一段砚论:“(柳公权)常评砚,以青州石末为第一……绛州黑砚次之。”
绛州黑砚即当时的绛州澄泥砚。南唐杨洎(jì)在其编著的《贾氏潭录》中记载了绛州澄泥砚的取泥之法:“绛县人善制澄泥砚,缝绢囊致汾水中,逾年而后取,泥沙之细者已实囊矣。陶为砚,水不涸焉。”这些都说明了绛州澄泥砚的影响力。
明清之后战争不断,民生凋敝,澄泥砚逐渐式微,澄泥砚生产技术基本失传。
据民国十八年(1929年)《新绛县志》载:“绛州出澄泥砚,《山西通志》及绛州旧志均载及之……惟在今日无制之者,盖其法早已失传矣。”
“高山仰止”砚
“祥云”砚
随着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文化事业的欣欣向荣推动了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1986年成立的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经反复探索,不断尝试,总结经验后,终于恢复了绛州澄泥砚的制作技艺(该制作技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绛州澄泥砚这一国之瑰宝重放异彩,再创辉煌!
“平遥古城”砚
参考文献:
1.范业俊编著《碧落碑述论》,三晋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2.王大高主编《河东名胜》,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3.秦建华主编《这里最早叫中国:话说运城》,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4.蔺涛著《中国名砚·澄泥砚》,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撰稿 | 贾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