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荐书,是“晋图馆员荐晋书”第二十二期。
荐书人:郭晓岩
推荐图书:《镢柄韩宝山》
作者:张石山
馆藏地点:地方文献图书阅览室
索书号:K247.7/2836
▲点击音频,边看边听
从外在语言风格向内在精神品格追究,民本思想,民间立场,我认为这些才更是赵树理的真传。
——张石山
《镢柄韩宝山》是《晋军崛起精品典藏》系列作家张石山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作家张石山公开出版、发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10部。
《年头岁尾》《村宴》《老一辈人》等“仇犹遗风”浓郁,是对家族文化的追忆与录写,用小说故事呈现出了一幅幅风俗画面,近乎原生态的自然录写,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
《母系家谱》《含玉儿》《甜苣儿》等以女性为书写对象,为女性发声,情思、笔法都透出了带着爱和温情的细腻。
这些故事,发生在许多许多年前,主人公们生活在太行山上青石沟等村里,他们用尽自己的办法在黄土地上刨食,在祖祖辈辈相传沿袭的礼法中繁衍生息,他们勤勤恳恳地贴地劳作,大大方方地去爱去恨。
《镢柄韩宝山》
《镢柄韩宝山》开头这样写“镢柄”:
韩家山一带的庄户人,有句特别的骂人话,叫作“镢柄”。此话怎讲?
庄户人喜欢应手家具,对各种家什的把柄有很高的要求,讲究个顺当、光溜、结实。“小叶楸、大叶槐,柞木百年使下来。”这句词儿就是专讲镢柄的。韩家山好多人家都有几根使了几代人的镢柄。正如别的地方骂人“杆杖”“棒槌”一样,韩家山一带庄户人觉着镢柄比别的材料更硬邦,使起来更得劲,所以,骂人“镢柄”也觉着分外得劲。遇上不说理的、好抬杠的、太固执的以至过分老实的,大家都爱骂一句“镢柄”。“镢柄”究竟专骂什么,也没有一定的解释,很有点“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反正,骂人的和挨骂的当下都理会得了。
小说主人公韩宝山秉性特别执拗,好认死理,常被人骂“镢柄”。他脸皮薄不受别人话语怠慢,他妈急于让他挑水说没水做饭了,他把缸里的水舀满了锅,被他妈骂镢柄。
他直来直往毫不掩饰心中的不满,农民们被迫全部土地种了高粱有意见,工作员耿玉京专门开会做报告说高粱“营养价值高”“维生素含量大”,耿玉京去他家吃派饭,他安排他妈顿顿高粱饭,耿玉京骂他镢柄。
在与玉屏的婚事上他憨厚、坦诚、厚道、实在却不乏正义、担当,玉屏因为不依顺三小队队长欺负占便宜被小队长挟私报复打了个鼻青眼紫,宝山虽与玉屏八字没有一撇却挺身而出教训了那队长,又被耿玉京骂镢柄。
这“镢柄”对韩宝山来说分明是一种褒扬,黄土地上刨食的韩宝山性格棱角分明,如镢柄般直愣愣地结结实实地透着农民的实诚和骨气、硬气。农村的这些镢柄们柄柄支棱传承,凝聚成的是大地之子的精气神,不躲不藏不虚,大大方方与日月同辉。
《血泪草台班》
生死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血泪草台班》讲述了黄土地上讨生活的人们生死爱恨的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其中几处戏剧化场景的描写震撼人心,呈现了应虎、小艾爱情的悲剧,以悲剧的力量展现出了人物生命的张力。
应虎以命救命救下难产大出血的小艾:堪比武侠场景,是爱到骨血中的肝胆相照,非一般的男女之情可与相比。
推尽五百毫升,小艾脸上有了点人色。应虎又伸过胳膊来。刘大夫再也不肯抽。应虎就问:
“这一管子,你能保证她活得了吗?我说实话,我不怕再抽。你也说实话!”
刘大夫不吭声,又抽。抽到少半截,停了。应虎瞪圆了眼。抽到多半截,又停了。应虎还瞪着。要拔针头,应虎伸手抓住,已经发喘:
“撕了龙袍是它!污了娘娘也是个它!——刘大夫,你别心软。干你这一行的,心要狠!胆小不得将军做!别出汗,别抖,咱俩今天算认识啦!交个朋友。你别看不起小弟;也别让小弟小视了你!”
又是五百毫升。鲜红鲜红。
小艾头一回睁开了眼。四下里看。应虎伏下身去,笑。小艾在被窝里抬手。应虎把手伸被盖底下,手和手握了。
应虎为小艾送葬:爱恨情仇在震撼心弦的唢呐声中净化、升华,他俩的生死之爱旁若无人地在时空中经久回荡。那股力量便穿透纸背,触动读者的心神,让人潸然泪下。
送丧队伍最后头,应虎独自一人一拐一拐地走。腮帮子鼓涨吹唢呐,缺指头手滑来滑去按气眼儿,吹的却是《大摆队》《得胜令》《抬花轿》《双回门》,还有《合作化的农村一片新面貌》。
应虎二十多年不唱曲儿不吹唢呐,这一回吹着唢呐给小艾来送丧,老小村人俱都觉着新鲜。
送丧偏又吹的是迎亲的调,吸引人;迎亲的调子却又是哭灵的音,刺激人;嘴里吹着哭灵的音脸上反而带着笑,折磨人;脸上带笑那瓷瓷的眼神深处分明是在悲鸣、嘶喊、诅咒、抗议……又慑服人!不是自家出殡不兴哭,不兴哭心里又想哭,想哭偏又是哭不出 ——可街两岸看出殡的人都被应虎这一大套迎亲的喜曲子彻底征服了。
《山西文学》老主编、著名评论家李国涛曾评论张石山“得赵树理真传者,张石山一人而已”。这是对张石山早期中短篇小说作品民本思想、民间立场的高度概括与肯定。
他的作品紧贴土地、深入民间,用农民看得懂的语言书写农民自己的故事。
写农耕文化,写民俗,写农民穿着破旧的戏服全情投入唱戏的自得其乐,写农民挣脱封建礼法追求爱与自由的奋不顾身。写出了农民的精神气质,写出了农民生命的坚韧与张力,写出了民间厚重的承载力。
如果说土地是农民生存的物质基础,那么风俗民情、民间文化正是农民生活的精神土壤,身体与灵魂有所依凭,他们祖祖辈辈才且过且安。
张石山在素有仇犹遗风的太行山上的青石沟长大,做过农民,当过军人、工人,写小说写到了省作家协会,在《山西文学》做小说编辑、主持工作,到中国作协学习深造,90年代又亲自“下海”,经历丰富,作品多样。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民本思想、民间立场,后期创作了《洪荒的太息》(长篇民俗文化专著)、《人间耳录经》(民间文化专著)、《礼失求诸野》(与鲁顺民合作,长篇文化专著)等作品,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倾注了深情的关注与思考。正所谓:人生难忘来处,心安终是故乡。
张石山(1947——),山西盂县人,一级作家。曾任《山西文学》主编,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镢柄韩宝山》、1986年《甜苣儿》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8年,获中国作协首届“庄重文文学奖”。2013年,《晋文公》获国家广电新闻总局全国影视优秀剧本编剧大奖。
代表作品
中短篇小说集:《镢柄韩宝山》《单身汉的乐趣》《母系家谱》《神主牌楼》等;
诗集:《永远的三月》;
长篇纪实作品:《商海炼狱》;
长篇小说:《兄弟如手足》《攻城》《清明无战事》;
文化专著:《洪荒的太息》等;
改编、创作剧作:《吕梁英雄传》、《兄弟如手足》、《晋文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