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拨浪鼓与竹节人的历史文化及有趣故事
● 与课标同行:诵读欣赏《竹节人》文章
● 制作拨浪鼓与竹节人并趣味演绎我们的故事
主持人:李硕(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
主讲人:刘欢(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
活动时间:11月23日(周六) 15:00-16:30
活动地点: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雅集室
拨浪鼓是一种古老且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拨浪鼓的产生在鼓之后,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中,就曾经发现过疑为鼓的器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座建鼓,底座上插有一根立柱,柱的中央是鼓,鼓身长形,木制,类似今天的腰鼓。这件建鼓的形态绝似一只巨大的拨浪鼓,只是未装双耳。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战国时期,还有一种“架鼓”,鼓身极扁,两面蒙鼓皮,鼓皮用两排互相交错排列的鼓钉固定,类似现代“大鼓书”说唱艺人所用的鼓。鼓身由三只金属环拴挂在鼓架上。
鼓架以髹漆木雕工艺完成,双凤背向共挑鼓身,底座是背向的双虎。这些鼓的出现,为拨浪鼓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南宋苏汉臣 《五瑞图》
南宋苏汉臣所作《五瑞图》更有精彩的拨浪鼓可观。五童子或戴面具、或涂面,聚集行大傩舞,其中一人双手各持一件拨浪鼓。右手持鼓举至额头左指;左手持鼓自胸前右指。两只拨浪鼓相同,都是两层鼓。
上面的小鼓扁而圆,下面的鼓长而类似腰鼓。鼓面彩绘花纹;长鼓的鼓身铜镶小花,精致美观的程度为前所未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拨浪鼓主要用途便是儿童玩具了。拨浪鼓这种玩具之所以得以广泛流传,主要它的音响效果与娱乐效果共同发挥了作用。
小小拨浪鼓,摇一摇,很轻松,听一听,很清脆,折射着深远的城市文化和经济文化内涵。
艺科院雅集活动文创产品:竹节人
竹节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当时竹工技艺已经相当成熟,人们开始利用竹子雕刻各种手工艺品,竹节人便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竹节人的制作需要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其造型细腻、神态传神,被誉为“东方玉雕”。竹节人的玩法包括制作和斗竹节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艺科院雅集活动花絮
竹节人不仅是手工艺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们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手工艺技能的热爱。竹节人的制作和玩耍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艺科院雅集活动花絮
“竹节人”是范锡林先生笔下所描绘的一种玩具,代表着其儿时的美好记忆。文章《竹节人》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范锡林回忆儿时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的乐趣,课文表达了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艺科院雅集活动中孩子们用竹节人演绎武侠剧
一个竹人,一笼蝈蝈带着孩子们步入时光隧道,领略父辈的童年。一篇密谱,一柄长剑又带着孩子们步入武侠世界,尽显大侠风范。作品中巧妙地穿插了人生感悟,与故事相得益彰。使小读者在阅读中,明白人生道理。
艺科院雅集活动文创材料包展示
本期雅集活动我们一起来制作拨浪鼓和竹节人,用“拨浪鼓”比作战场上鼓舞战士气势的乐器,用“竹节人”演绎我们自编自导的武侠剧,这是多么美妙而有趣的体验。
相信在这场活动中大家不仅能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跟着课标一起朗读和理解《竹节人》这篇优秀的文章。我们更多的是想在文化了解中实践到制作和演绎故事的有趣体验上,期待大家的参与和互动。
雅集活动欢迎您的参与
活动现场签到报名
本期活动材料费用: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