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照镜子,有人看段子

文化   2025-01-13 22:51   北京  


我认为我所扮演的,基于社会需要的角色之中,

出场次数最多的角色,恐怕是观众。

观众这个身份没有赋予太多复杂的成分,

相比于那些靠着舞台最近的,亦或是观赏方式更为“高层次”的人而言,

我这种小角色本就无足轻重,

只不过这些无足轻重的存在,一旦“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

原本被刻意复杂化的问题,

就会在质变之后,

彻底败露无疑。



之前参与过一出舞台表演,

从始至终,能够吸引我抬头的只有一个节目,

就是小品。

小品的演出者,刻意模仿了陈佩斯大师的小品风格,

而他们演绎的内容,恐怕也存在着某种显而易见的借鉴,

当然,借鉴的好,自然有人鼓掌,

借鉴的不好,那么就会以抄袭为名,找到一个可供抨击和批判的理由,

在我观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

我注意到前面几排的“重量级人物”颇有默契的提供给后面的人更好的视野,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总算低头了。

我很好奇,于是走过去看,

我发现他们之中的不少人,都低着头不知道在干什么,

如果是看手机,那应该能看到亮光,但他们似乎看的又不是手机里的内容,

而只是盯着手机摆弄,

我不想错过太多精彩的片段,于是退回座位,

认真欣赏这出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小品,

其实这个小品内容本身,就是讲了一个老掉牙的段子,

说是两个人上台领奖,主持人采访他们,你们有什么要说的,

他们其中一个人拿起话筒,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另一个人就提醒他,你要先感谢凌导,

然后呢?然后感谢同行,

再感谢组吱者,感谢观众,

感谢上下左右,前前后后,

这个段子我看过原型,是陈佩斯大师早年的作品,

笑点即是讽刺,几个都包袱的地方,

观众们以笑声和鼓掌的方式,给予台上表演者高度的认同,

当然,这里所说的观众们,

并不包括刚才那些低着头不知道在干嘛的人,

后来,小品结束,下一个节目,是攒劲的歌舞节目,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前方的视野突然出现遮挡,

定睛一看,哦,

刚才低着头不敢看节目的,

现在齐刷刷的昂起头颅,

跟着太上靓丽的舞姿,

一起摇摆。



散场之后,回家路上我还琢磨这件事,

这讽刺的小品,他们低着头不看,

那诱人的嗨舞,他们倒是看的挺欢,

想来想去,我得出一个不成熟的结论,

其实他们一直都在看,

而且看的东西都挺有目的,

比如嗨舞,他们看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

不仅喜欢,因为离得足够近,

也比我们这些坐在后面的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

至于那小品,其实他们也是在看,

我们这些后排之人,看的是段子,

他们呢?他们看的是手机,但是是没亮屏的手机,

没亮屏的手机,就像是一面镜子,

所以,我不能说他们没有看小品,

他们只是一边听着小品里的说法,

一边低着头照镜子:

一样米养百样人,

一个小品,看段子的人笑了,是因为他们笑的是段子里的事,

看镜子的人低头,

并不是因为只有低头才能看镜子,

而是抬头看镜子的模样,

就好像是用镜子遮掩着什么,

这对于坐在前面的人来说,

毫无疑问,是一种羞辱,

而对于后面的人来说,

如果那是一种羞辱,

恐怕也是自取其辱。



袁大岛
千言万语,只讲人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