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不是自私自利的遮羞布

文化   2025-01-15 22:28   北京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说,明着来的攻击,你知道他要攻击你的时候,

你就能做好应对攻击的准备,

而暗箭难防的原因,在于攻击的时机完全随机,

人不可能无时无刻提防暗箭伤人的可能,

所以明枪易躲,有准备的攻击好应付,

暗箭难防,防的住一时,

防不住“随时可能攻击”的一世。

但是这句话,其实还有一个更高难度的“行为加持”,

那就是明枪易躲,也容易反击,

知道谁伤了你,即便自己受到伤害,

也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

而暗箭难防,不仅难防住对方的攻击,

甚至被伤害之后,连对手是谁都找不到,

这才是真正恶心人的地方。



明还是暗,难还是易,关键在于两个字,

手段。

这里所说的躲,是一种遮掩的手段,

明枪,是一种明面上的博弈,

你知道他是谁,你知道他要干什么,

博弈的关系,相对来说是公平的。

暗箭,是一种藏起来的威胁,

你不知道他是谁,你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这种藏起来的威胁,

不仅要害你,更会恶心你。

当然,对于“暗箭”问题解析,

我们会发现,要想让这个暗箭真正“暗下去”,

也就是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前提,

是需要找一个足够优秀的遮挡物,

这个遮挡物,不能让人怀疑,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个遮挡物,一定要从外面看,看起来合情合理,

从里面看,看不出令人生疑的蛛丝马迹,

在这种从里到外找不出破绽的掩体下,

才能更好的发动攻击。

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我们现实中的社交环境,

或是再放大,再放宽一点,放到我们现实中的舆论环境来看,

这个“遮挡物”的存在,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一个词,

这个词,放在社交环境下,合情合理,

任何时候,把这个词搬出来,都似乎能说通一些事,

但只是似乎,也仅仅是看起来能说通,

如果我们深度,再深入的分析这个词的出现,

不会觉得有什么“狡诈的危险”,

与此同时,在我们被暗箭所伤之后,

往往会下意识的看向这个合情合理,找不出破绽的词,

而这个词,也就是这个遮挡物是什么呢?

四个字,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这四个字,很好用。

为什么说好用呢?因为大多数社交关系上的暗箭,

都可以从这四个字的后面,

偷袭那些“不设防”或是“掉以轻心”的人们,

人情世故这个说辞上的掩体很好用,

比如利用他人牟利,可以说“这就是人情世故”,

比如在别人背后耍心机泼脏水,可以说“人情世故你还要多了解”,

又比如自己的人品败露了,可以说“人情世故懂的都懂”,

人情世故,社交关系上的万能说法,

而且这种说法本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这个词搬出来的时候,

如果别人不认,就会被扣上一个连人情世故都不懂的帽子,

而如果别人认了,就相当于自认吃亏,自认倒霉,自认必须接受:

至于人情世故本身究竟是怎么定义的,

那就要看“射暗箭的人们”,

怎么去哄骗他人,接受自己的定义了。



人情世故这块遮羞布,也该拿下来了,

遮的太久,上面的脏污已经形成“规则”,

反而遮羞的作用,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大家的了解,

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

清醒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块遮羞布只要摆出来,

那么遮掩的东西,必然是自私自利的龌龊事实,

所以这块遮羞布,反而成了一种暴露真实想法的目标物,

人情世故,谁赢谁输?

某些人害怕的,不是谁对谁就赢,谁错谁必输,

而是那些不敢输的人,

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赢。



袁大岛
千言万语,只讲人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