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我们正着说,可能说的足够通顺,
却少了些许深刻的意味,
而如果反着说,则更容易让人们看到“正确”的必要性。
比如今天的标题是,活明白的标准,是管住嘴,迈开腿。
而如果以反向的方式来解读,
那么活不明白的标准,
就是管不住嘴,
也不想迈开腿。
管不住嘴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大到毁了一桩大买卖,
小到给人留下不会说话的印象,
而如果谈及那些“不大不小”的问题,
那么往往牵扯的,就是一个人在群体中的影响。
我公司里有个同事很喜欢发长语音,
语音长,并不是事情多或者很重要,
而是他似乎对如何精炼语言这件事,陷入了一种“独到的误区”,
几句话,几秒钟说完的事,
啰啰嗦嗦,絮絮叨叨,不凑满60秒不罢休,
有时候工作忙起来,没人愿意耐着性子听他那些长语音,
即便转换成文字,也是在一堆“嗯嗯啊啊”之中找关键信息,
为此,同事和老板都很反感他的这种行为,
但要是真挑错,也不能把这个问题前行上升高度去理解,
所以,这位同事原本有机会晋升去更重要,
收入更高的职位,
但因为这种“以小见大”的语言表达问题,
晋升这件事,就被无限期搁置了。
当然,对于管住嘴这件事而言,我这位同事的问题,
放眼“管不住嘴这个行业”来看,确实不算什么大事,
有些人管不住嘴,喜欢瞎说,乱说,
挑弄是非,扭曲黑白,
损人未必损的多深,而损人不利己,
倒是对自己的口碑,造成了创伤性极强的伤害,
也有人是嘴上没数,心里没谱,
说的话很容易让人无解,表达的信息会败露自己的问题,
成天跟风瞎扯淡,脑子越来越空,
就像地里只长野草不长庄稼,看着热闹,
其实没一样能拿的出手。
所以管住嘴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只不过还有人在“嘻嘻哈哈”。
迈开腿,不是要走多远的路,
而是要让自己动起来,
长时间停滞不前,会让自己的人生在懒惰中愈发困惑,
诚然,现如今有些说法,在暗示人们“躺好”,
他们告诉你,努力没什么意义,
但却不说,躺下不动的代价更大。
真活成了咸鱼的模样,那么便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毕竟往咸鱼身上撒盐,咸鱼不会反抗,
反而还会赞以“口味上佳”,
虽然是躺下了,但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房租会涨,所以逃到房租便宜的地方,
竞争多元化,所以绝不让竞争靠近自己半分,
其实,躺的人,一直在动,
不断逃离,不断逃避,他们动作的幅度,
其实已经比那些拼的人,
在精神上的付出更大,
因为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的规避一切可以刺激到他们的存在,
必须每日灌输自己“躺即对”的思想,
来对抗这个世道的日新月异,
我们不能说,卷是一种良性发展,
但更不能说,躺是一种合理化方案,
非黑即白的认知,只能让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以,动起来,未必是要争什么,
而是要让自己的人生,保持一个状态上的平衡,
毕竟所谓的躺着不动,
其实“动的更多”。
-
管住嘴,迈开腿,不是健康的金标准,
但却是活明白的大前提,
身处当下的世道,
当所有的代价都“明码标价”的时候,
我们要做的,不是不顾一切的“我全都要”,
也不是两眼一闭,双腿一歇,
进入到“装睡模式”,看似什么都不管,
其实脑子里一刻都没闲着。
当我们听过那些狡猾的谎言,
他们试图把“摆烂”包装成醒都醒不明白的觉醒,
再把“内耗”美化成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所以,保持清醒是必要的,
我们不必与这个世道和解,
而是与自己的心境,与自己的心态,
促成基于生存需要的相辅相成,
而对于那些执迷不悟,却又故作深沉的人来说,
我们不必反驳他们的想法,
而是选择更为有效的做法,
那就是静观其变,
毕竟,这世道最公平的地方就在于,
所有假装放弃“治疗”的人,
最终都会为自己拙劣的演技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