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越浅,人越犟
文化
2024-12-05 20:20
安徽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作者:洞见·姜榆木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记得前两年,身边有位朋友投资了一个所谓“养生黑茶”的项目。你说黑茶的功效没有项目吹嘘得那么厉害,他说自己做的那款不一样;你说相关平台上查不到这个项目,他说赚钱的机会不可能让谁都看到;哪怕你把网友受骗的经历摆在他面前,他仍一口咬定说那不是同个项目。结果没过多久,那个项目就被查封,朋友也是血本无归。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身边那些很犟的人,基本都有类似的特征。他们做事一意孤行,从不听劝。直到四处碰壁,磕得头破血流,才醒悟当初的想法是多么荒谬。这家工厂的产品质量很好,不过产能短缺,跟不上市场需求。作为贷款条件,他要求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在他看来,打磨钛合金气门是精细活,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技师才能胜任。但其实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机械加工无论在速度和精度上,都已超过了人工。“他之所以如此固执,是他的见识仍停留在机器不能取代手工的水平上。”他们看不见实质,摸不清规律,永远不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就算有人指出他们的问题,他们仍是一条路走到黑。这种设备可以扫描指定位置上的标签,从而实现自动入库。因此,客户就以“标签没有贴在统一位置”为由,退回了这批货。但在项目经理的认知里,标签贴在哪里,没有任何区别。反而认为这是客户存心刁难,于是坚决不按要求重贴标签。结果,继任者重新贴好标签,很快就完成交付,还获得了本该属于前任的项目奖金。作家莱蒙托夫曾说:“脑子里只是装满自己的人,正是最无知的那类人。”理解不了更多的观点,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当成绝对的标准;突破不了思维的局限,只能把正在走的路看作唯一的方向。他提出了一个想法:不给电梯设置任何按钮——就跟他设计的手机一样。但是大家认为这种设计太奇葩,团队里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设计师拗不过他,只好额外设计一套算法,让电梯在每个楼层都自动停留一段时间。乔布斯只好承认,自己并没有深入了解过电梯具体的应用场景。主持人马丁曾说:“固执,不是一切尽在掌握时的自信,而是一知半解状态下的自负。”当一个人的认知,不足以思考更本质的东西,他就只能凭直觉和经验行事。哪怕正确的意见摆在面前,他也不愿接纳,只觉得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有次系统出现数据中断的现象,负责的同事联系了软件供应商。供应商检修后,反馈软件没有问题,建议排查一下硬件。但他表示,类似问题他见过很多次,最后发现都是软件故障。软件供应商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检修,然而一个多礼拜过去,还是没能查出问题。最后还是博主瞒着同事,偷偷找人检查了硬件,发现网关的硬件版本太旧。他们更换网关只用了半个小时,却轻松解决了拖延近半个月的问题。罗振宇曾说:“认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不同观点的兼容程度。”一个人如果总给人很犟的印象,只能说明他没有足够的见识,去考虑更多的可能性。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意孤行,注定陷入思维的瓶颈,把人生的路越走越窄。作为现代人,你会在使用打火机和钻木取火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可当你遇到一位住在洞穴里的部落族人,就会发现对方无比执拗。无论你如何介绍打火机的好处,对方依然会坚持钻木取火。有着洞穴思维的人,执着于过时浅薄的认知,排斥所有其他的可能。学会放下内心的偏执,站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待问题,才能走出洞穴,看到世界。哈佛大学教授茱莉亚·达尔获曾是全球辩论大赛最佳辩手。只要是她认定的事情,她都会凭借出色的口才,让反对的人哑口无言。直到有一次,她在前期调研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执意推动一个教研项目,最后导致课题组损失了大量经费。“没有深入本质的了解,你所谓的维护立场,可能只是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自我消耗。”从此每当有人反驳她,她想的不再是怎样坚持自己的观点。每次听到不同的声音,她都将其视为学习的机会,用来弥补认知上的缺陷。“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只看到能支撑自己想法的信息,排斥任何相反的信息。换句话说,固执束缚了我们的认知。但偏偏认知半径,决定了我们能力的大小。”而是坦然接纳自己的局限,在允许不同观点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完善。一个人由浅薄到睿智的蜕变,无非就是从一意孤行,到博采众长的过程。那不是你的性格变好了,而是你的认知达到更高的水平。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