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 | 王伯明 | 孔付司巷里的技校

文摘   生活   2024-05-07 10:35   江苏  

点今江南 | 欢迎关注


孔付司巷里的技校

王伯明

  位于苏州古城东部的孔付司巷,西出凤凰街,东至迎枫桥弄。不起眼的孔付司巷,藏有孔夫子庙、苏轼洗砚的墨池、百年名校振华女中……。明代右副都御史孔镛、明代学者陈仁锡、清代“吴中后七子”朱绶等居此。费孝通、何泽慧、杨绛等大家都来回于此地。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摘于《苏州日报》

  一九五八年八月,国家在苏州建起了“第一光学仪器厂”,简称“一光”。一九八零年五月,经省批准,市里又在孔付司巷的“一光”,开办了“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技工学校”。不久前,多位光学、机械行业的高级工程师,国家级培训中心专家等,欢聚一堂,以孔付司巷技校班这个令人难忘的学习环境,一段难忘的技校教学经历,相互倾谈。

  初创的“一光”技工学校,抽调钱老师和陈老师负责筹建开学工作。钱老师和陈老师都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第一时间整修出明亮的教室、老师办公室和活动场所。同学们回忆,当时技校对教与学的要求也比较严,具体落实很不容易。比如,一些重点课程的老师,都要到相关大专院校聘请,教材是钱、陈两位老师坐火车直接到上海技工学校教材供应点背回孔付司巷技校的。

  改革开放,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在“一光”开办技校的消息不胫而走。当时的年轻人,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眼看报名人数远超计划范围,技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准,按分数高低录取。对面试不合要求,有托人说情的,招生组的同志都秉公办理,保证技校班的生源质量。

  同学回忆,二十世纪的孔付司巷及周边一直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城特质。四直河水清澈见底,迎枫桥弄蔷薇飘香。孔付司巷紫藤长廊一如风华,燃起绚烂云霞。这里庭院深深,古树参天,幽静时幽静,热闹时热闹,真是如诗如画,,这与这块宝地崇文重教、从容洁慎的环境何等契合。

  同学回忆,当时,技校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家庭生活困难、家中有特殊情况的同学,予以帮助照顾。同学们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坚持自习、完成作业,提高成绩。对一些无辜旷课,违背纪律的同学,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引以“一光”人和孔付司巷技校师生自豪的是,“一光”曾以创造中国第一台光学经纬仪、第一台电子经纬仪等10个“中国第一”领跑行业。一九八零年五月开办的“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技工学校”,由开始的光学、机械两个班,发展到由光学加工、电器电工、晶体加工等十来个专业班。至一九九四年七月,十四年间共培养了近千名毕业生。一批批技校毕业生,很快成为企业和市里的技术骨干。有的当上了全国劳模,有的续读更高的学历,科研创新出硕果,当上了企业领导,有的聘任为国家级专家。

  至今,由“一光”转制的“苏州一光集团公司”,已成为目前我国测绘行业内产品品种最全的制造商,产品包括经纬仪、GNSS接收机、测量软件等百余个品种,远销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苏州一光生产的全站仪,还能接收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以及中国“北斗”三种卫星定位信号。被授予“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和“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等称号。

  随着体制改革和古城建设的需要,一光厂作了转制搬迁。可“一光技校”的师生,难以忘怀在孔付司巷这一学习工作的峥嵘岁月。

 

         陆建新 摄


王伯明,中国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苏州人,硕士研究生,大校军衔。有基层和高级机关,军队和地方工作经历。出版《云舒云卷》、《湖光山色间》长篇小说2部。文集2部、中篇小说2部。在《解放军报》、《北京日报》、《解放军生活》、《苏州杂志》、《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杂谈、小说等文学作品100余篇。10余篇评为全国、全军优秀作品。多篇被收录国家级文献文库。


      谢您在右下角点赞、点在看         

今江南
冷静观察,启迪思索,记录生活,贮存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