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晚报 | 王伯明 | ​阅读,为习作积累营养

文摘   生活   2024-11-22 19:52   江苏  

点今江南 | 欢迎关注 

    

阅读,为习作积累营养

 王伯明

  

  我喜欢阅读。它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引领我穿越人生的迷雾,在我心灵的田野上播撒下知识的种子,让它们在时间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我自懵懂的少年起,经历了从儿童文学到多种广泛题材的涉猎。王蒙的《青春万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海燕》……每一次阅读,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领略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深邃思想。这些作品,让我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不断汲取智慧的养分。

  

  我曾尝试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思考。但面对浩瀚的文学海洋,我犹如一叶扁舟,容易在波涛汹涌中迷失方向。

  

  在深入阅读范小青老师的作品时,我发现了她对于地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深情描绘。无论是《百日阳光》中探讨中国农民命运,反思乡镇企业兴衰的根源,还是《城市表情》中围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州”的建设改造展开叙述,都融入了大量的地域文化元素,使作品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底蕴,对事物的分析、判断、阐述具有很大的张力。这种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创作与家乡的江南文化相结合,让作品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就在我迷茫之际,《赤脚医生万泉和》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奋力传承,让我深受启发。

  

  作为一个管理过部队、军工厂、农业农村的人,在军队、地方,基层、机关多岗位历练的人,我对社会、生活、人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情感,我想要用好这些优势,讴歌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传播家乡的美丽和发展。于是,在我发表了叙述军队建设作品的基础上,又试图通过文字去绘制新农村建设的崭新画卷,叙述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动人的故事。

  

  我反复阅读《赤脚医生万泉和》,我感到了范小青对乡村医生的深情关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万泉和这一形象,展现了特殊历史时期乡村医生的艰辛与坚守,以及他们对农民健康的深情关怀。这种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人文关怀,让我深受感动。我开始思考,如何用文字去记录这些年代新农村建设中那些值得留下的人生篇章,让他们在文字的世界中得以永存。

  

  于是,我开始着手创作自己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间》。我设想这部作品应以江南农村为背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通过描绘城里人与乡下人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情感纠葛、冲突与和解,展现当代农村在生态环境、古村落保护、民宿民宅、现代农业、旅游经济等方面的多元发展和独特魅力。我勾画了大学毕业生、女村官、农民、农艺师、退休老人、转业军医、残疾人,乡村领导等不同角色人物,我试图通过作品,以多个视角,去透视当代人对生活、爱情、家庭、社会的不同看法和选择。

  

  然而,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范小青老师在《赤脚医生万泉和》作品中的村庄位置图画、人物表格,她对地域的叙述和那些她笔下的鲜活人物,他们仿佛在告诉我: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记录真实,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就此,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征求相关专家、同事的意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作品,直到我自己满意为止。

  

  终于,《湖光山色间》稿子可以脱手了。我冒昧地将稿件寄给了还没谋过面、还不认识的范小青老师,请她指导。没想到,范小青老师不仅很快就看完了我的稿件,还写了热情洋溢的回信,给予了我比较高的评价和鼓励。

  

  在《湖光山色间》出版发布时,范小青、王尧、陆玉方等作家和行业领导参加了分享会,并给予了我很高的评价。读者们也纷纷表示,这部作品让他们感受到了江南农村的美丽和魅力,也让他们对乡村建设面临复杂矛盾的解决充满了信心。这些来自各方的肯定和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要用文字去书写生活、表达情感的信念。

  

  我跨行学习创作文学作品的时间比较晚,需要汲取优质文学的营养。如今,我依然保持每天阅读的习惯,不间断阅读名家作品。近年来,我在阅读毕飞宇、苏童、王尧、叶弥、小海、葛芳等作家的作品,在中国作家网、北京日报、小说月报、中国电机工业、苏州杂志、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报刊杂志刊登了数十篇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和杂谈等并获奖。因为阅读和创作,我先后加入了吴中区、苏州市和省作协,成为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无论是纸质书的独特触感和书香气息,还是电子书的方便快捷和海量存储,都让我如痴如醉。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想象的魅力、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洗涤。

  

  阅读,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创作,则如同一场旅行,让我在文字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和期待。阅读,助我成长,而创作则让我更加充实和幸福。在阅读与创作的旅途中,我将继续前行,不断探索和追求。

   (本文发表于《姑苏晚报》2024年11月22日 B08版,题目作者有改动


     陆建新 摄


  作者王伯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喜欢走读、识记,以文字作些自然、人类和心里的写真。


谢您在右下角点赞、点在看


今江南
冷静观察,启迪思索,记录生活,贮存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