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历史名人小课堂 | 清末著名书法家李雁峰

旅行   2024-12-24 10:20   安徽  
亳州文化名人李雁峰
清末著名书法家
亳州历史名人小课堂



李雁峰1908年拍于北京


李公锦衡,字雁峰,号梦庐,别号半山斋主人。安徽亳州人,生于清同治12年(1873年),卒于民国25年(1936年)终年63岁,为清末民初时期我市之教育家和书法家。

先生幼年时期,家境贫寒,无力就读,但不废所望,乃自奋求学,并博文艺,专书法,能诗文,精金石,识古董,声渐脱颖。公于二十岁时(1893年)即在家设馆教书。光绪24年(1898年)去北京,曾在姜桂题毅军军部任文案书记官,通州道尹公署文案科长等职。嗣后又考入北洋政府内务部任录事并国史馆誊录,因其善书法而受知。

先生善书,酷嗜张廉卿法,而上追秦汉,草法肆力汉晋,如淳化大观、三希堂、泼墨斋等丛帖。无不临摹,尝言:“吾真书虽不出廉卿范围,而草书则可摆脱,有时参以篆隶笔意,盖欲自成一家也”。张字落笔,折必成方,转必提顿翻笔,构为外方内圆,藏头护尾,字张而笔势内钦,其折钩多用侧锋,转毫之法。先生深体廉卿之巧,更加精研,乃使笔力遒劲、俊秀蕴于挺拔之中,变楷为行草,自成一格。名嗓京华,颇为时重。

先生为人刚直、豪爽,平易近人,虽为群重,但不得志于官场,故屡遭排斥,继而又以体弱多病,于民国十六年解甲归田,回亳定居于亳城之曹巷口。赋闲数年,以鬻字为生。嗣后有乡亲筹办学馆,招生数十人,延公执教,于兹又重操旧业。先生治学严谨,除教古典史书外,更编书法教材,以授诸生,命诸生每日必完成大小楷各百字,复使学生自磨大青砖以代纸,以麻扎把为笔,以水当墨,作练字工具。且亲示范教生运腕,执笔,从不稍懈。而得授于先生者如李廷桂,闻朗斋,魏书田诸生,均为当地之书法家。先生夫人,亦其学生,松芸青女士,(蒙古人)受先生薰陶培育,亦善书,工备四体。1933年北京举办全国妇女书画比赛时,她以篆书一轴参赛,荣获第九名,实属难能。

先生善治印,又粗装裱,以见闻广阔,故对古玩、书画具有深邃之鉴尝能力。且其书法,声响京谯,所在之处,求书碑匾者不乏其人,故有不少墨迹存世,奈何兵燹屡见,仅存真少。幸有一幅文为“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楹联于1923年北京书协组织征集,镌人碑石,藏于燕京。

先生晚年致力于书法理论研究,集其生平书写经验,著有《字学源流考》四集,约十万字;《幕游琐记》等书,手抄原稿,只因后人经费有困,无力付梓。不期“文革十年”,尽毁于烬,殊为可惜,今或有传抄留世者,恐难完整者不多,实为书坛无可弥补之损失。近年来发现先生致我亳中医名宿白秀峰先生书函数十封,民国十八年为《郑公懿行碑》所书楷体碑石一块,现存汤陵公园,1995年亳州书画院进行墨拓编印出版,还有手抄梁巘著《承晋斋积闻录》全卷,以及中堂、条幅等墨迹,已为我市希世之珍。



END



【版权声明】
参考文献 | 《亳州老照片》
编辑 | 馆妹儿
审核 | chen
| 亳州市博物馆 |
期待与你相遇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下方二维码




亳州市博物馆
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