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馀。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白居易《胡旋女》
白居易的这首《胡旋女》,从描述跳胡旋舞的舞女出发,批评了唐玄宗沉溺于歌舞享乐、宠爱和重用善舞胡旋的杨贵妃和安禄山、不理朝政的荒唐行为……
等等!善舞胡旋的安禄山?是那个《旧唐书》里面“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的安禄山吗?
电视剧《大唐荣耀》中林雪所饰安禄山
《旧唐书》里还说安禄山“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稍微对着林雪老师的安禄山形象想象了一下……画面太美我不敢想了。
对胡旋舞不太熟悉的朋友可以先看一看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对于舞蹈动作和场面效果的描写:
“回雪飘飖转蓬舞”,说的是胡旋女舞蹈旋转的时候既像回旋纷飞的雪花,又像悠悠打转的蓬草。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这句在说,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胡旋女转得缓慢,相比之下连急速的旋风也逊色了;胡旋女左旋右转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还在转个不停。
“奔车轮缓旋风迟”,这句就更直白了,说胡旋女的旋转比飞转的车轮和疾风还要快。
几句诗读下来,脑子里好像只留下了“旋转”的印象,难道这支舞就是跟着音乐不停地转圈转圈转圈转圈?再想想白居易那句“禄山胡旋迷君眼”,意思是330斤的安禄山不停地转圈?然后唐玄宗还很爱看?
对于安禄山跳胡旋舞给唐玄宗看这件事情,电影《妖猫传》中还专门有一段镜头。
停一停,停一停。让我们先看一眼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窖子梁唐墓出土的石门上所绘的左右两个胡旋舞者形象:
唐胡旋舞石门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右扇门上的男子头戴圆帽,身着圆领窄袖的紧身长裙,脚踩一双软靴;左扇门上的男子所穿帽靴皆与右侧相同,但身上穿着的是断领的窄长袍。
两名舞者都单足站立在一块小圆毯上,一脚腾起,手臂高高扬起。从巾帛挥动的幅度和舞者扭动的身姿来看,确实是一幅旋转舞动的画面。
在心中对于胡旋舞有一个大概的画面之后,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胡旋舞这个舞蹈本身。
首先,为什么这种舞蹈会叫“胡旋舞”?胡旋舞,顾名思义,就是胡人旋转着跳出来的舞蹈。从“胡人”这个词语就能看出来,这是汉人对于这种舞蹈的称呼,而非胡人自己的叫法。
那么最开始跳起这种舞蹈的胡人,究竟是哪些人呢?石田干文助在《胡旋舞小考》中提到,唐代所说的“胡”,大体是指北狄,也可以指西方诸民族。
舞蹈的胡人男性
山西太原隋代虞弘墓椁座浮雕后壁绘画
在山西太原隋代虞弘墓的发掘简报中,发掘者对于后壁绘画中的胡旋舞舞者的描述极为明晰,一看就是典型的胡人形象:“身材魁梧健壮,头后有绿色光轮,黑色短发,深目高鼻,胡须浓密散乱”。
从画面也不难看出,舞者脚下也同样有一块圆形的小毯。舞者赤足站在圆毯上,左脚腾空,腿部弯曲,两手一上一下忘情摆动。而身侧飘动的软带再次强调了舞者旋转的动态。果然,这也是我们熟悉的胡旋舞画面。
在对胡旋舞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必然是:胡旋舞究竟是怎么跳的?
让我们再来读一首元稹的《胡旋女》:
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
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
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
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
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
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
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才人观者相为言,承奉君恩在圜变。
是非好恶随君口,南北东西逐君眄。
柔软依身著佩带,裴回绕指同环钏。
佞臣闻此心计回,荧惑君心君眼眩。
君言似曲屈为钩,君言好直舒为箭。
巧随清影触处行,妙学春莺百般啭。
倾天侧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见。
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
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