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历史名人小课堂 | 张敬亭——亳州最早的一位大学生

旅行   2024-12-17 16:52   安徽  
亳州文化名人张敬亭
亳州最早一位大学
亳州历史名人小课堂



张敬亭画像


张敬亭,名伯钦,生于同治12年(1873),是亳州最早的一位大学生。少年时代,家境贫困,无力就学,只好在亲友塾馆傍读。由于聪颖好学。参加童子试,一举中秀才。后来,负笈进京,考入京师大学堂。由于发奋攻读,悉心钻研,三年毕业,各科成绩,均列优等。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师范学校任教,并兼理校务工作,五年后回京授聘于北京安徽会馆创办的安徽中学。在校期间经常接触同盟会员和进步人士。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成立,调任内务部主事,兼古物保存所所长。他为人耿直廉洁,逐物清点,件件入册。从不纤芥入私,受到当政的青睐。民国六年(1917)禁烟之议复起,北洋政府,派他去陕西查禁烟苗,他会同当地官员,雷厉风行,将烟苗强行铲除。他因查禁有功,被授于三等金质嘉禾章。民国十年(1921)山东霍乱流行,蔓及全省,张敬亭出任山东防疫处主任,协同山东政府,组织中西医人员,设重点区防疫站。配制防疫药品,广为施放。历经三月霍乱扑灭。拯救无数生命。回京后,被提升为内务部签事。民国十五年(1926)安徽省长高士读,商请内务部邀请张敬亭筹办安徽大学。他来皖后,选校址,规划房舍建筑。延聘师资,添置设备等刚刚就续,高士读辞职,他亦随之离皖,回京后仍在内务部任职。不久,北洋政府解体。他应北平地方法院之聘任书记官。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侵占北平。日伪多次派人逼他任职,他不甘忍辱当汉奸。托病回亳,隐居于玉皇庙旧宅。抗战胜利后,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子女把他接回北京养病。新中国建立后,张敬亭在京,受到政府亲切关照,安排在国家文史馆负责史料研究工作,1955年病故,葬于北京。享年82岁。
张敬亭,从政60多年,光明磊落,廉洁自好,房无壹间,地无半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穷秀才。



END



【版权声明】
参考文献 | 《亳州老照片》
编辑 | 馆妹儿
审核 | chen
| 亳州市博物馆 |
期待与你相遇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下方二维码




亳州市博物馆
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