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omi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我原以为只要成绩够好、背景够亮眼,进入名校应该不是问题。结果,当一封封拒信如雪片般飞来时,我才意识到,那些被我忽视的小问题,成了我留学梦碎的关键。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几大“陷阱”,希望大一至大三的你能从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一开始,我觉得只要 GPA 、托福、GRE 达标就够了,学校不会太卡分数线。然而事实是对于顶尖名校,标化成绩是不可忽视的考量标准。GPA 最好在 3.8 以上,托福在 100+ ,GRE 的分数也尽量拉高。所以,无论如何,不要觉得“差不多”就行,尽力把成绩推到最高。我曾经相信,只要 GPA 高,进入名校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很多名校还会看综合背景,实习、科研、项目经历、个人陈述和推荐信的质量,而我就疏于对软背景的打造,申请材料就显得单薄空洞,没有展示出我在学术之外的能力和潜力。
🔺举例:被 MIT BA 专业录取的申请者平均有 18 个月的实习/全职工作经历,证明在申请顶尖名校时,高的三维固然重要,扎实对口的实践经历也是拿下名校 offer 的重要因素。
当时我认为硕士的转专业相对灵活,只要自己对新领域有兴趣,就能顺利申请。实际上,很多专业对申请者的本科背景有明确要求,部分项目甚至要求修读过相关的先修课程。
🔺举例:香港大学数据科学专业的申请人应已在以下三个科目(微积分和代数、计算机编程和入门统计学)或相关领域分别修过至少一门大学或大专证书课程。不满足上述要求则无法申请。
我一味地追求名校,只看排名选校,忽视了自己的实际背景。结果,申请的学校要么太高、要么太低,完全没有合理匹配我的实力。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申请机会,还错过了那些可能更适合我背景的学校。
🔺举例:24fall 港大商学院第一轮申请中,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竞争最大,录取平均绩点基本在 3.5+ ,多数 3.7+ 。如果不清楚过往申请数据,盲目申请被拒的概率会很大。
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申请不仅仅是填写表格和提交成绩。从 GPA 、标化成绩到实习、科研,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规划和策略。
如果你想避开她所陷入的坑,想在申请过程中脱颖而出,想知道那些已经成功拿到顶尖学校录取的学生,是如何一步步优化自己的申请规划和材料的。这场讲座就是你的不二之选。【这些被大家忽视的留学申请“陷阱”,该如何避免?】
不再纠结到底是成绩高更好,还是够用就行。我们为你解答,如何在不同阶段合理提升 GPA 和标化成绩,同时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很多人认为,拿到高分就可以顺利进入名校。但实际情况远不止如此。我们将告诉你,除了成绩之外,如何通过课外活动、实习和科研经历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申请背景。你的研究生专业该如何选择?随便转专业靠谱吗?通过这个讲座,你将学会如何从未来的职业规划反推现在的学术选择,避免走弯路。我们将通过真实案例,帮助你找到最有价值的课外活动和实习机会,提升申请的说服力,而不是陷入盲目堆积经历的误区。选校不仅仅是追求名校光环,你还需要考虑自己的背景、兴趣和职业发展。讲座中,我们将告诉你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评估自己的实力,找到最适合你的项目。-规划策略:讲解硕士和博士申请的不同规划需求,特别是如何在硕士阶段为博士申请做准备,重点在于研究经验和学术背景的积累。-提升重点:对比硕士和博士申请中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的不同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有效积累并展示这些能力。-时间安排:解析硕士和博士申请的时间节点差异,如何合理安排申请准备。
- 想要提升申请竞争力,优化 GPA 、标化成绩和课外活动的同学;
- 还在犹豫专业选择的同学,想了解职业规划与学术规划的联系;
硕士毕业于:Lancaster UniversityScott 老师有多年规划申请海外硕博经验,在辅导过程中利用自己积累的实践经验,多元化的海外视角,扎实的专业功底帮助了更多学员解决困惑,做出长远细致的职业规划。在 Scott 老师的帮助下,学员们已陆续收获世界知名院校项目的录取,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名校硕博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