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新报•中秋节特稿】许仲英 | 欣赏苏家兄弟三首《水调歌头》

文摘   2024-09-17 06:30   北京  

欣赏苏家兄弟三首《水调歌头》

原创 许仲英
【导语】小伙伴们好!今天是9月17 日,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古人曾见今时月,今月不曾照古人。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对月吟诗,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曲赋。这其中,苏氏兄弟有关中秋月的诗词当最受后人喜爱。

要是提起与中秋有关的诗词,最家喻户晓的,恐怕就莫过于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了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众所周知,这是948年前的中秋之夜,身处密州的苏轼望月感怀,想念远方的弟弟而创作的。但是,这首词实在是太耳熟能详了,如果把它作为咱们这一周的背诵目标,除了温故而知新外,于积累诗词储备量还是无补的。不过,由这首词生发出的另两首《水调歌头》,那倒是值得咱们借此机会,在学习鉴赏的基础上背诵一下。

第一首是《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作者正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在苏轼写下《丙辰中秋》一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077年,分别长达七年的兄弟俩终于相见,在徐州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得的中秋节。兄弟相见自然高兴,但一想到过完节又要分别,回到自已任上,苏辙又很是伤感。再想到去年中秋,远在密州的哥哥曾为自己写过的那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于是作为相和之作,他用同样的词牌,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先做几个注解。

东武:古称密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诸城。

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也是这一次兄弟俩共度中秋的地方。

清河古汴:清河、古汴是淮河支流泗水的两条支流,汇聚于彭城也就是徐州。

凉州:本是唐代大曲名,此处泛指优美的曲调。

鼓吹:演奏。

素娥:传说中的嫦娥,这里借指月亮。

无赖:这里是不由分说,令人无可奈何的意思。

王粲:汉末人,写有著名的《登楼赋》,表达自己去国离乡、壮志难酬的愁绪,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永:咏的通假字。

这首词的大意是说:自离别至今已是第七次过中秋节,分别太久了!记得去年的今天在东武,哥哥曾对月愁怀。没想到今年中秋我们相会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赏月。助兴所奏的《凉州》曲,惊起了小洲上的鸿雁。座中的客人们,披着孔雀羽披肩,穿着紫绸大衣。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但事实上,明月并不会因为人们的欣赏而多逗留片刻。看似今夜对酌欢饮,但明夜我就要与哥哥告别,怀着一腔离愁别绪,孤独地乘上离去的小船。只怕就像那不得志的王粲一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

词的上片先用“一何久”“七度”等词,来强调离别之久,再抓住“中秋”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点明去年今夕兄弟遥念的“明月不胜愁”。然后用一个“岂意”把话题一转,以“彭城山下、清河古汴”写出相聚的这些天,兄弟携手共游,再写出今日值中秋佳节,兄弟一起泛舟赏月,饮酒听曲……所有这些似乎都在渲染着快乐,但“凉州”和“鸿雁”却揉进了远非快乐的复杂心绪。“凉州”是含有悲凉的边塞曲,而汀洲上被惊起的鸿雁也有凄清的意味,这些都与船中的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复杂的心绪恰恰就在这样强烈的反差中显露了出来,虽相聚却短暂,虽欢乐却即逝,仿佛在说,所有这些都没办法改变宦海的沉浮,没办法改变命运的坎坷,没办法改变即将来临的离别。

下片起头的“翠羽帔,紫绮裘”似乎在强调此刻华美显赫的官员身份,但“素娥无赖”,“不为人留”却道出了欢乐易逝、富贵不常的无法挽留和无可奈何。再加上虽“樽”却“清”,虽“帆”却“孤”,所以明月虽好,“依旧照离忧”。最后再用王粲作《登楼赋》的典故来预示分别之后,只能遥遥相对,用吟咏《登楼赋》来抒发思念和忧伤。同时也是劝哥哥早日退隐,履行兄弟二人当年曾“相约早退”的约定。

如果说,苏轼的《丙辰中秋》乐观旷达,是在分离中写怀念,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安慰彼此。那么,苏辙的《徐州中秋》则低落忧伤,是在相聚中写欢乐,以“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来表达依依不舍。

听了弟弟这首伤感的赠别词,苏轼“子由啊,‘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固然是好句好词,只是何苦太悲呀!”说罢,他也用同样的词牌,并且紧步其韵,回赠了一首《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先做几处注释。

安石:东晋名臣谢安的字。东海是谢安早年的隐居地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因为此地东濒大海,故称东海。

丝竹:中国古代管弦乐器,大多数是以丝和竹为主要制作材质,后来就以丝竹来代指音乐。

西州:代指东晋的都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雅志:指退隐东山的高雅的志趣。

轩冕:古代官员的车子和服饰。借指做官。

沧洲:洲,带三点水的,不是今天河北省的那个不带三点水的沧州。所谓沧洲,就是指水滨,古代多用以借指隐士的住处。

岁云暮:就是岁暮。云字在这里只是个语气助词。

要褐裘:褐是粗布,指换上粗布袍,意为辞官归乡,作普通百姓。跟苏辙词中象征官员的“紫裘”相呼应。

刘玄德:刘备。这里代指这一类有雄心大志的人。

词的上篇说: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等到出仕做官时鬓发已白,人到中年与亲友别离是件很痛苦的事,唯有以丝竹之乐来缓解。他原打算一旦功成名就重返故乡的,没想到得了病滞留在西州。隐居的雅志被做官所困扰,只能将遗恨寄托于山水田园之间了。

词的下篇说:年纪大了,的确应该及早筹划未来,像我们当年所约定那样,千里返故乡,寻一个理想之地住下来,归隐山园重作百姓。我饮酒高歌时你与我相和,我醉倒了时你来扶我,酒可以忘掉一切烦恼。管他刘备之流的那些什么大人物笑话不笑话呢,我甘愿身为底层百姓,仰看他们百尺高楼就是了。

上篇引史,用谢安的经历,作为“不早退之”。下片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这两句,非常生动地写出了兄弟情深。

兄弟俩的词里都提到的“当年之约”,这是指早在十七年两个人寓居怀远驿时,就曾有过的“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等这类口头约定。这一次苏轼词中再提,既是对弟弟提及此事的呼应,也是对弟弟的宽慰。至于是不是真的打算就此归隐了,那可就未必了。

人的思想是多维而非单一的,苏轼也不例外。一方面,他也向往过“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云野鹤式的生活,也流露过“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样的归隐之意……但这不过是某个特定时间和某种程度上的惆怅和徘徊而已。事实上,出仕为官成就一番事业的思想还是占据上风的。所以才会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心理强大,才会有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样的雄心壮志。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共存,那才是一个真实的苏轼。

前边说过,苏轼的这首《安石在东海》是紧步弟弟那首《徐州中秋》之韵的。步韵也叫次韵,是说用对方诗或词作韵脚的原字及其先后次序来唱和。咱们呀,可以通过兄弟俩的这两首词来体会一下:苏辙词上片押“秋、愁、州、洲”四个字的韵,苏轼词的上片也押的是“秋、愁、州、洲”四个字的韵。苏辙词的下片押的是“裘、留、忧、楼”四个字的韵,苏轼词的下片也押的是“ 裘、留、忧、楼”四个字的韵。而且先后次序也是一样的。

既然说到这儿,那就顺便再说一下《水调歌头》这个词牌吧。这是个双调词牌,所谓双调,也就是说是分上下两片的。一共九十五个字,上片和下片各押四个平韵。格律要求是: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

其中的“中”是可平可仄的意思,而那八个黑体的“平”字就是八个平韵。

大致就是这些规定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填一首《水调歌头》,享受文学创作的快感哦。

好了,在完成了粗略赏析之后,就让我们重温这三首兄弟之作,并且背诵起来吧:

第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二首,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第三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战友新报
有情怀的战友文苑 有温度的战友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