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八识:破解色欲的迷思,找回内心本该之平静
文摘
文化
2024-08-28 20:00
广东
传世经典,只给有缘份、有信任、有需要的人;字字珠玑,慢慢理解,慢慢变好、越来越好。最近,有几位朋友向我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情欲或色欲方面。不要以为只有男性朋友会遇到这些困扰,事实上,女性同样会面对类似的挑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色欲如此难以戒除,甚至连一些修行深厚的出家人也难以抵抗色欲的诱惑呢?我们之前其实很少写这个话题。今天我想从意识的角度来切入,帮助大家从根本上理解这个问题,而不仅仅是探讨解决的方法。为了要帮助各位读者更容易理解。首先我们先讲个故事,让大家了解什么一个基础概念。唐朝武则天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一位公主,叫做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对佛法很有兴趣;她时常到佛寺去拜佛。而每次到了佛寺,都会请寺里方丈和尚开示佛法。有一天,太平公主到大悲寺拜佛。大悲寺的方丈和尚陪她去游览寺院,欣赏山上正在盛开的各种花卉。这时,树上的小鸟正在唱起清脆而人悦耳的歌声,好像一首田园交响曲。公主置身在这花香鸟语的环境里,感到非常欢喜!她听了鸟声,很高兴地道:大悲寺的方丈,是一位研究唯识学的法师,他趁机问公主:“请问公主,您是用什么去听鸟的悦耳声音?”公主听到这里愣住了。她想:是的,睡著的人也有耳朵,也有灵魂,可是因为他睡著了,根本就听不到鸟声。法师:“公主,您说人有灵魂、耳朵,就会听鸟声,睡著的人既有灵魂,也有耳朵,可是听不到鸟声。那么我们底是用什么听鸟声?”公主虽然读过很多书,对这问题却感到茫然,无言回答。这时她从内心佩服法师的见识,同时也对深奥的佛法,生起由衷的恭敬心。公主很恭敬地对法师说:“我们到底是用什么听鸟声,请法师慈悲开示!”“人的耳朵只是一种器官,它是引导的工具,负责把外界的声音传到脑部。这一刹那,它仅仅是纯粹的声音,并没有鸟鸣或虫叫的区别,也没有悦耳或躁声的感觉。这原始的鸟鸣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觉察到有一种声音的存在而已。认识它是鸟鸣,是第二念以后的分别习惯性。我们习惯在听到一串单纯的声音时,会自动地把那音声加上往昔的思想概念,因此对声音产生了喜悦或厌恶。公主!您刚才听到鸟声之所以感到悦耳。其实并不是鸟声原本有好听或不好听,而是加上公主的思想概念的缘故,这声音已被习惯所混杂了。“”唯识学告诉我们:听声音这回事,是属於八识中的第二耳识,耳识依耳根而缘声尘,可是耳识生起缘声尘的第一念,并没有鸟鸣或虫叫的区分,更没有好听或不好听的辨别。会辨别是鸟鸣的声音,而且这鸟鸣的声音很好听,这是入於第二念的事,那是属於八识中的第六意识了。“”死亡的人,第六意识已经离开了尸体,那里会听到鸟声?“”睡着的人虽有意识,可是他的意识因睡差而且没有做梦,暂时停止作用,所以也不能听到鸟声。“公主在听法师的开示时,不断地点头表示会意。她由衷地感谢法师的开示,同时也对”唯识学“生起了大大的兴趣,她表示此后要用心去研究唯识学。
壹楚堪察的各位菩萨:太平公主认为那悦耳的鸟声,听到鸟声的是我们的耳朵。其实,这不仅仅是太平公主想法的错误,也是我们平常一般人的错误想法。而正确的认知,”唯识学“都会告诉我们。我们将从以下大方面逐一说起,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保持内心的清净。在佛教中,我们将人的欲望分为六类:眼、耳、鼻、舌、身、意。1、六根:这六种欲望的器官统称为“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其中,“意”指的是大脑的思维和感知系统。八识是指:(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以上合称前五识。再加六意识(Manovijnana)、七末那识(Man-as, 意译“意”)、八阿赖耶识(Alayavijna-na,意译“藏识”),合称八识。八识的每一识均具见分(认识主体、认识心理)和相分(认识客体、认识对象)两部分。八识被认为每一众生具有,是使缘起五蕴得以存续并实现将世界幻变出来而再予认识的根本因。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与外界接触后,信息会被第六识“意”处理。第六识负责对外界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对错、得失等结论。这些结论会交给第七识来引发反应和行动,驱使我们去追求满足我们的欲望。而第八识则保存了所有善恶念头的种子,形成我们的业力系统,操控着我们的行为,并将这些业力投射到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在这六种欲望中,色欲无疑是最难以解决和满足的,因为它涉及到身、意两种欲望的全方位满足。色欲不仅涉及身体的感觉,还包括意识上的渴望,因此它是其他欲望难以媲美的。这也是为什么戒除色欲如此艰难的原因。戒色除了减少外界的刺激,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根本上对欲望的执着进行调整。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要明白,六根和六尘相互影响,当它们相互碰撞时,就会产生六识。第六识分析判断后,会引发第七识的反应,推动我们采取行动。这样,我们就可能产生强烈的执着和妄想,从而形成潜意识的思维习惯。第八识犹如一个巨大的仓库,储存着我们所有的经验和记忆。这些经验和记忆形成的业力,就像一颗颗种子,潜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当这些种子成熟时,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开花结果,影响我们的命运。在佛教中,八识理论是理解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框架之一。它与佛教的其他教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佛教对人类内在世界的理解。第八识(阿赖耶识)负责储存和承载我们所有的业力种子。这些业力种子来源于我们过去的行为、言论和思想,它们在第八识中积累,并影响我们的未来经历。当业力种子成熟时,它们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显现出来,影响我们的命运和行为。这种因果关系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之一,强调了我们行为的因果后果。“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主张个人的自我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不变的本质。八识理论中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体现了无我的观念。阿赖耶识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积累的意识流。这个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自我”,而是不断接受和转化业力的载体。这与“无我”教义相一致,强调了个体不存在固定的、自我实体。缘起法是佛教教义的另一核心概念,强调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独立存在的本质。在八识理论中,这一概念体现在意识和感知的互相作用上。我们的意识、感知和反应是相互依赖、不断变化的结果。例如,第六识(意识)通过分析第七识的反应,并由第八识保存和转化这些反应,形成我们的经验和行为。这些意识和感知的过程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体现了缘起法的原则。四圣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在八识理论中,第七识的执着和妄念是导致苦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色欲、情欲的执着会导致痛苦的产生(苦谛),而通过修行和智慧的觉察(道谛),可以减少这种执着,从而达到苦的消除(灭谛)。理解八识的运作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处理这些根源,从而朝向解脱的道路(道谛)。1.无常(Anicca):八识中的所有识都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2.无我(Anatta):如前所述,八识中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我存在。3.涅槃寂静(Nirvana):通过理解和超越八识的执着和业力,人们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实现内心的宁静和解脱。八识理论与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紧密相连。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八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我。而通过修行,我们可以断除对八识的执着,最终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在禅修和正念的实践中,理解八识系统有助于深刻把握意识的运作。禅修时,通过观察和分析八识的运作,我们可以识别和超越内心的执着与妄念,培养正念,从而实现内在的觉悟和清净。这种实践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八识的真实运作,最终达到智慧和解脱。禅宗强调通过直观体验来证悟,而八识理论为这种直观体验提供了理论基础。禅宗修行者通过打坐、参禅等方式,观照自己的念头和意识,以期能够直接体验到心的本性,从而超越八识的束缚。共同点: 八识理论和十二因缘都是解释生命现象和因果关系的重要教义。联系: 阿赖耶识作为一切法的根本,是十二因缘中“无明”的体现。无明产生行,行产生识,识产生名色,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生命的轮回。共同点: 八识理论与般若波罗蜜(智慧到彼岸)息息相关。联系: 通过般若智慧,我们可以观照八识的生灭变化,从而破除无明,获得解脱。联系: 八识都是虚妄不实的,没有自性。通过对八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一切法都是空性的,从而破除对事物的执着。联系:中观学派通过对八识的分析,揭示了诸法的空性特征,破除一切实有的执着。八识理论是佛教思想体系的基石,与其他教义如十二因缘、三法印、空性等,共同揭示了人类心理和意识的深层机制。通过对八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指导我们的修行实践。帮助我们理解苦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智慧和修行来超越这些障碍,实现内在的宁静与解脱。八识理论不仅是佛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指导修行实践的宝贵指南。通过对八识的深入理解和观照,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净化心灵,解脱烦恼,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禅修是佛教中一种通过训练心智,达到觉悟、正念、清净和内心平和的修行方法。八识理论为禅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观照意识活动: 通过禅修,我们可以观照自己的意识活动,即八识的运作。观察念头、情绪的生起和消亡,了解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影响我们的心境。2、破除执着: 禅修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我、外物和现象的无常性,从而破除对它们的执着。3、转识成智: 通过持续的禅修,我们可以将染污的意识转为清净的智慧,达到更高的觉悟境界。观想是通过想象特定的形象或场景来集中注意力的一种修行方法。八识理论为观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方法。1、观想诸法空性: 通过观想诸法的空性,我们可以破除对事物的执着,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2、观想佛像: 观想佛像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培养慈悲心,并与佛陀的智慧建立连接。3、观想心经: 观想心经的文字和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空性、无相、无为的真谛。1、念佛: 通过念佛,我们可以专注于佛号,从而摆脱杂念,净化心灵。2、持咒: 持咒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并与佛菩萨的加持力建立连接。3、参禅: 参禅是通过参究公案来打破思维的惯性,直指心性。1、初学阶段: 初学者可以通过观呼吸、数息等方法,来专注于当下,培养定力。2、进阶阶段: 随着修行的深入,可以开始观照自己的念头和情绪,了解它们是如何产生的。3、更高阶段: 通过长时间的修行,可以达到“转识成智”的境界,即把染污的意识转化为清净的智慧。八识理论不仅适用于禅修,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1、觉察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2、改善人际关系: 通过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3、提升生活品质: 通过修行,我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八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认识自己心性的框架。通过对八识的深入了解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从而获得内心的自由和解脱。需要注意的是,八识理论是一个深奥的哲学体系,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建议在修行过程中,寻求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以避免走入误区。八识理论作为佛教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心理学在探究人类心智方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下面,我们将从认知、情感、意识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二者的异同。1、对心智活动的关注: both focus on the study of mental activities.2、对感知、记忆、思维的重视: Both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erception, memory, and thinking.3、对语言的作用的探讨: Both recognize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shaping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1、出发点不同: 八识理论从佛教哲学出发,强调心的本质和解脱;现代心理学从科学实验出发,强调对心理现象的客观描述和解释。2、概念体系不同: 八识理论强调八种意识,而现代心理学则将认知分为多个维度,如感知、注意、记忆等。1、对情绪的关注: Both explore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emotions.2、对情绪与行为的关系的探讨: Both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s and behaviors.1、情绪的分类: 八识理论将情绪视为烦恼的一种,强调通过修行来克服;现代心理学将情绪分为多种类型,并探讨其生理和心理机制。2、情绪的来源: 八识理论认为情绪源于对“我”的执着,而现代心理学则从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解释情绪的来源。1、对意识本质的探索: Both seek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2、对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的探讨: Both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the physical world.1、意识的定义: 八识理论将意识分为八种,强调其主体性和能动性;现代心理学对意识的定义更加多样化,强调其功能性和客观性。2、意识的研究方法:八识理论主要通过内观和分析来研究意识,而现代心理学则采用实验和量化的方法。1、对意识整体性的关注:八识理论强调意识的整体性,这对于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2、对修行方法的借鉴:禅修等修行方法可以为心理治疗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八识理论与现代心理学在探究人类心智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通过将二者进行比较和融合,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的心智活动,为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1、实验方法的借鉴:可以采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验证八识理论。2、多学科交叉: 可以将八识理论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八识理论作为佛教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究人类心智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与其他宗教相比较,虽然不同宗教的哲学体系存在差异,但我们仍能发现一些相似或相通的概念。印度教的“三身”概念,即法身、报身、化身,用来描述佛陀的不同层面。虽然佛教的八识与印度教的三身不是完全对应的概念,但两者在探讨人的本质和修行目标上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A、法身:对应于佛教的“如来藏”或“阿赖耶识”。法身代表佛陀的真如本性,是永恒不变、超越一切现象的。阿赖耶识作为一切法的种子,也蕴含着众生的佛性。B、报身:对应于佛陀的智慧身,是佛陀证悟后所显现的庄严身相。在八识中,可以对应到前五识所感知到的世界,以及第六识对世界的认知。C、化身:对应于佛陀为了度化众生而示现的各种身相。在八识中,可以对应到第七识的执着和第八识的业力所造就的种种现象。虽然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主要强调神的属性,但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与八识理论中的不同意识层面进行类比。伊斯兰教中的灵魂概念与佛教的意识概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强调人的内在本质和精神世界。4、通过比较不同宗教中的相关概念,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宗教之间的共通性:A、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探索是共通的: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世界。B、宗教概念具有相对性:不同的宗教概念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所指向的终极目标可能是一致的。C、跨文化交流的价值:通过比较不同宗教的概念,我们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八识理论与其他宗教概念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智慧。虽然这些概念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指向了人类对自我和宇宙的终极关怀。很多人可能会在留言中询问我的观点,或者请求我对某些事件进行评价。通常,我不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正面回应,因为我知道每件事物都有其多面性,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的五识只能看到片面,评价任何人或事物都是不完全的,容易导致新的分别与执着,形成新的业力。当我们的念头变得越来越慢时,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虚幻。当我们完全无念时,就会明白世界的虚幻本质。我举个例子,眼前这支笔看似真实,但它只是通过我们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来认识的结果。我们的意识通过分析和判断,赋予了它“铁做的”、“可以写字”等特征,但这些都是主观的感受,并非笔本身的真实属性。就像我们看电影时,如果电影的画面能够与我们互动,甚至能够触摸,那么电影和这支笔的区别也会变得模糊。实际上,所有的感知都是我们主观意识的结果,我们将虚构的幻象解读为真实,是意识的投射和分别产生的主观感觉。佛陀曾说:“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因为大千世界无常变化,我们形成的分别心、执着、妄念会不断循环,最终导致痛苦的出现。所以,大多数人的烦恼其实只是对欲望和恐惧的执念。情欲、色欲等问题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它们只是我们固执的念头。壹楚堪察的各位菩萨:要戒除色欲,除了减少外界的刺激外,最重要的是清理心中的杂念,保持内心的清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观察到欲望的本质,从而拨开迷雾,还原真相。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水平有限,能力一般,如有错误,请给予指正为谢。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更多的思考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接下来就又是壹楚堪察送福利时间,在本文发出的33分钟内,留言索要【避免“意外”指南】的人,免费送出一份资料,共33份,部分内容截图如下,有需要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