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汉武帝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认为是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后逐渐称为元宵节。
传说是天上的神鸟被人们打死,而天帝要降罪人间,于是人们想出用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方式骗过天帝。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和划旱船等。
元宵节的传说故事之一是关于神鸟被射死和天帝放火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天帝震怒,下令正月十五放火烧毁人间。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告诉了人们这个消息。人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挂灯笼、点烟火,天帝误以为人间已烧,人们因此逃过一劫。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欢庆的元宵节,灯笼红火,寓意团圆美满。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
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