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效应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败感时,为了减轻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和维持自尊。
故意编造一些自我安慰的理由,以此来缓解或消除精神上的紧迫感和挫败感。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贬低或否定无法获得的东西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狐狸与葡萄》。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想要吃到高处的葡萄,但每次跳不够高。面对无法达成的愿望,狐狸选择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 这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通过贬低目标的价值,自我安慰,以摆脱挫折感。
酸葡萄效应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而且我们用的非常熟练,从小到大,我们受到批评的时候总想找点借口,仿佛这理由只要说出来我们就没有错误了,但是现实残酷。
上班迟到,你和老板说路上堵车了,堵得特别死,没办法。老板只会看你一眼,漫不经心地说一句,“知道路上堵不知道早点出门吗?” 。你会是什么反应,生气,郁闷,觉得外界因素无法掌控,还是默默地反省自己要再早点出门。
人的劣性根是很难剔除的,如果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自我的心理防卫,那因为嫉妒他人而选择用言语中伤的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攻击行为了。
这种心理很可怕,因为语言的力量有时候超越了物理,毕竟身体的疼痛和精神的痛苦是不一样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