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清河 | 沙缸 (瓦缸)

文摘   2024-09-24 07:04   北京  

沙缸 (瓦缸)

文/穆守卿

在清河县老家的记忆中,有一挥之不去的物件,它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记忆里。这就是我的祖先传承下来的唯一一件值钱的东西,说是值钱,其实也就是当时值三、两块钱的一个沙缸。

1977年我回老家清河县油坊镇读高中,一个人独居在我家祖宅上三叔盖的房子里。那时,三叔一家搬到城里去了。

一天,邻居王奶奶给我送来一个盛(装)粮食用的沙缸。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看不出这只沙缸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王奶奶在交给我的时候却说,这个沙缸是你们家的祖传,在我家已经保存了三十一年。三十多年的沙缸没掉一块茬 ,没划一道痕,成色如初,只显示了它岁月的沧桑和流年。

王奶奶说: 我把它交给你是物归原主。王奶奶这一举动让我很是诧异,也很感动。三十多年老人家做到了完璧归赵、物归其主,这样的朴实与守信,彰显着清河人的原生态,庄稼人的憨厚,更显燕赵大地人情事理的纯真与厚重。 

这场景,当今社会能有几人做?

原来,这个沙缸也是有故事的。沙缸是我爸爸当年闯关东走的时候,放在邻居王奶奶家的,王奶奶告诉我,你爸爸走的时候,已经是家徒四壁,只剩这个沙缸了,他带不走,又舍不的扔,易碎难存,只好送过来让我给他保管。并说:我这一走,也许回来,也许几十年不回来,也许不回来,沙缸既是一种寄存,也是一个念想吧!

1980年初我回到哈尔滨,和爸爸说起了王奶奶给我送来沙缸的事。爸爸好象突然的想起了什么,陷入了沉思,随后,他又从遥远的记忆里搜索着什么,然后,给我讲起了这个沙缸的故事。

爸爸说:这个沙缸在咱家多少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太爷爷用过它,你爷爷用过它,我用过他,轮到你用已经是第四代了,当年我来东北的时侯,家里穷的没有一件象样的东西,只有这只沙缸是完整的,带不走,我舍不得扔,就送到你王奶奶家,也算是老邻居的一种纪念,这么多年了,我也就忘了有这么个事。

沙缸不语,但它见证了我太爷爷只身来油坊古镇经商的兴衰,从清末、到民国、到解放。从太爷爷孑然一身,到子孙满堂。沙缸在我家见证了清的灭亡,民国的战乱,八年的抗战,三年的内战。山河破碎,沙缸没碎,它迎来了解放的天,迎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沙缸不言,三年的高中生活,它为我盛(放)米盛面盛干粮,遮虫咬、避鼠盗,为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用祖先的传承呵护着我的生活。高中毕业,投笔从戎,沙缸再也不能陪伴于我,我只好把它又送回王奶奶家,看到完好无损的沙缸,王奶奶高兴的说: 孙儿,我还替你保管着。遗撼的是,我从军十几年,再回故乡的时候,王奶奶已经不在了,她老人家以九十多岁的高龄去了天堂,他们家的老屋也不在了,我也再没有见到那个沙缸。

沙缸虽普,物陋价廉,但清河人深厚的乡情、朴实的民风、高尚的诚信,乃天价、亦无价。

岁月荏苒,时光流风,沙缸也许碎片,但它会象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光华。

沙缸之上,铭刻的是家乡清河人的古风,是燕赵大上故乡的风姿。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最美清河工作室

总编:张书文    

副总:张书文

编审:张书文

主编:张书文

审校:张书文

投稿邮箱:zhangbing0623@126.com

小编微信:zhangbing0623


最美清河
一个为宣传清河而奋斗终身的北漂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