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征文|月是故乡明屋是故乡暖

文摘   2024-09-19 07:03   北京  

月是故乡明屋是故乡暖

文/孙显旺

“身为异乡为异客”,总觉得月是故乡明屋是故乡暖。所以在依稀的梦境中,还时不时回想曾度过几十年,甚至还没住够老家那温馨的土坯屋。

土坯屋,是以前农村老家清一色标志性的建筑,也是浓浓人间烟火气的一大亮点,更是历史画卷及祖先创造灿烂文化的象征。随着岁月流逝社会进步,老家的土坯屋已被新的瓦房楼房所替代。巧说旧的事物终究要被新生事物置换,可那温馨的土坯屋是祖祖辈辈用汗水换来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凝聚着前辈的心血。

从记事那时起,对土坯屋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且深深地扎根于心灵深处。耳闻目睹到前辈,整天为养家糊口没黑没白地脸朝黄土背朝天,土坷垃里刨食。可是为了有个遮风挡雨、隔雪御寒的栖身住所,早已愁白了头。既使能盖起几间土坯屋,按老话说也是一家人从“牙翅”上刮的。

那土坯屋,矮小简陋粗糙。因还买不起白石灰,墙基“干挤眼儿”仅垒几兴青砖坚脚。墙壁都是众乡亲互相帮忙,土打坯垒成的。窄矮的木条儿窗户棂,带有门吊儿、门鼻儿、门栓的两扇木板门。屋顶秫秸麦秸覆盖,且厚厚的麦秸泥光(抹)得还算严实。檩梁柱椽作为支架结构,且细而强(jiang)乎(土语.指不结实),这就是最原始的故乡土坯屋。

记得一到大雨施行的六月天,屋顶上哗哗淌泥水,墙皮泥被风雨洗刷露出坯缝。等雨过天晴,父亲推着满满的一车土,幼小的我牵着一根绳在前边吃力地拉着。等推够了土,就担水和泥。为了把泥和得熟翻,父亲挽起裤腿赤着脚站在泥水里不停的踩。这时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两手提溜着裤腿用小脚丫,站在泥里不分青红皂白地转圈儿。殊不知,小孩儿就爱玩儿泥水。这时只顾及自己的情趣,哪想那么多,“叽呤叭啦地”使泥水四溅。不光自己的脸上身上弄脏,连和泥的爷爷、父亲的身上也澎上了很多泥点儿。只气得大人,一把手抓着我的胳膊轴提溜了一边。只因凑热闹使大人无法干活,帮了倒忙。

尽管这样,爱劳动的我并没有远离,抱起预先铡好的碎麦秸装模作样地往泥里撒。当然,这一回看“眼色儿”行事的举动得到了大人的夸奖。

把泥和好了,父亲为了站高些在长板凳上用三米长木把的五齿粪叉,一下一下往屋顶上挑麦秸泥。爷爷早已手拿泥板在屋顶上,一边用锨端泥,一边光(抹)屋顶。记得在这时,还立在屋檐上一根到地的棍子。每除一下泥,还要在立棍上磕一下,以便使粪叉上的泥弹远些不至于淌下来。屋顶泥好了,也就差不多到中午饭食了。

下午,还要再和一摊儿泥把四周墙壁抹一遍。从早到晚忙活了一大天,只见屋上屋下崭新复原。剩下用不完的稀泥,还要把墙头儿抹一遍。这样,基本保证一年防备雨水的冲刷。

等到来年,还要在雨后的时间,用麦秸泥光一遍。也就是借雨淋过的潮湿,使得泥与土坯屋粘合牢固不至于张裂。也就是说,年年如此以这样笨拙的维修方式,使土坯屋保持不漏雨或不至于进风,直延续到住上几辈儿。可见人们为有一个温馨的家不辞劳苦,耗费心神。

常说:“船破偏遇顶头风,屋漏偏逢连阴雨。”从前比现在降雨量大的多,哪一年也有老天爷不睁眼的时候,好像与人们过不去似的雨下个不停。土坯屋怎能经得起好几天的折腾,使得屋里滴滴哒哒地漏雨。没办法只好卷起席盖被褥,用藁荐盖面缸。实在拿不出其他东西盖,就用盆盆罐罐接着,有时碗也派上用场。

那个不随常的雨天,按村里阴阳先生的掐算犯了“甲子日”。唯一的办法,是在门拉吊上挂捶布用的棒槌作为震慑。可是老天爷并不怕这些,尽管不紧不慢“淅淅沥沥地”下着漏房雨。对现在人而言,说可能也不想信,村里几乎没有不漏雨的屋子。直澎的炕上地下都是水滴窝儿,连个站脚的地方就没有。

因此,还出了个似乎是个笑话。那年那月的一天,电闪雷鸣,骤雨倾盆,村里土坯屋都漏遍了。奇怪的是,隔着雨幕听邻居家有悦耳的唱声,还好前去串门避下雨也解决下烦恼。谁知道一进他家,屋漏得地下已有了水洼儿。开心而乐的男主人全然不顾整个屋子被漏雨宠罩,竟正襟危坐在淋不着的窗台上对天高歌。他那坦然的面对、动情的歌喉,竟诳骗了四邻。事后人们见面,竟说他是“穷鬼作乐”。这故事一直流传现在,记忆犹新。

那个年代,塑料油布还没问世,各家各户就这么甘瞪眼无助的撑着。而唯一在屋里,接受雨水用的那苇蓆藁荐、盆盆罐罐,却成了主旋律。此时错落有致的雨点儿和器具相互碰撞的“嗒嗒”声,与屋外瓢泼雨声自然交织一起好像奏起了交响曲。

雨还在继续地下,土坯屋“洄浓地”快禁不住了。人们冒雨打着提灯,用长棍顶着草苫子贴在被雨水侵蚀的墙壁上,或上房用柴草遮盖被雨水淋坏的屋檐,还有的揭下大铁锅扣在被雨水冲走的屋角上。

屋檐下滑落地震耳的声音,墙头倒塌如闷雷般的响声,大有天翻地覆之势。“痨病”屋子毁得最严重,使得村里成了一片狼藉。每一次听到“哗啦”“咕咚”声,就好像砸在人心上那么疼痛。

每逢暴雨天,为民所想为民所急的村干部会带着几位基干民兵,挽着裤腿、戴着草帽、披着蓑衣淌水出现在村民的面前。并挨家挨户检查房屋漏雨情况,且再三叮嘱预防房屋倒塌或注意安全。更重要的是给予大家精神支持,如一团炙热的火温暖着心田。

天,终于放晴了。人们看着被雨水冲坏破烂不堪的家,直个劲儿地哀声叹气。年年烧香尽供,对天祈求许愿怎就不灵呢!还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去修补被雨水淋坏的残垣断壁实为上策。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代代人就这样用心的保护属于自己的家,修复着这不堪一击的土坯屋。那时人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求有个屋,日子有奔头儿。

故乡的土坯屋不知何年何月兴起,可从我记事起就毫不动摇的屹立在那里。也不知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已是老态龙钟,且彰显着使人敬畏的尊严。因此也终于明白了,土坯屋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和地位。

然而,故乡那座似乎破旧的土坯屋,却如我童年的天堂。那座写满童年记忆的土坯屋,却保留着我最纯真最美好的回忆。我对它怀念的原因不单纯是它的古朴,而倒是它独到之处的冬暖夏凉,还有那散发着茅草的味道和泥土的芳香。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诞生地,且连着我的心盘着代代人的根。

然而,它也给了我别样的故乡情怀,使我保留着质朴情感和深切眷恋。这时又想起了古人的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最美清河工作室

总编:张书文    

副总:张书文

编审:张书文

主编:张书文

审校:张书文

投稿邮箱:zhangbing0623@126.com

小编微信:zhangbing0623

最美清河
一个为宣传清河而奋斗终身的北漂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