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依为了能独立工作,选择去演话剧。
作为演员,她想要在专业上去提炼自己,于是黄圣依跟赖声川导演演了两部他的话剧。
整个过程里,黄圣依很享受,她被杨子驯服太久,已经很久没有这种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自己来掌控的感觉了。
剧本很难,不仅在于对演技的考验,还有就是时间投入和产出的成本都很高。
黄圣依一个人演了七个角色,七个角色的年龄从18岁一直到五六十岁,一个话剧44页纸。
这个话剧所花的时间和收入不成正比,按杨子的性格来说,是不会让黄圣依接的,但这件事是黄圣依自己想去做的,她迈出的第一步。
然而,对于留几手来说,迈出第一步真的很难。
留几手对物质是有需求的,但是行动上又直接躺平,葛夕希望留几手能支楞起来,但他始终不愿意迈出第一步。
对此,留几手给出的答案是:自己不想为了商业价值取悦大众,从而失去个性。
留几手考虑过靠流量变现,他其实并不排斥卖货,但是他怕自己卖不好。
他有个心理包袱,总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初代网红,首秀必须要整个天崩地裂,他怕怕卖不好啊,没粉丝捧场回头。
与其做了,失败,那不如不做,起码还能维持一点体面,所以留几手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
留几手没有把勇气拿出来,而是两手一摊,选择破罐子破摔。
他就像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坐在井里面整天呱呱呱,这个天太小了,我要怎么怎么,但始终不动。
同样都是名人,为何留几手偶像包袱那么重,不愿意直播带货;而黄圣依勇敢跨出第一步,沉淀下来出演话剧呢?
很多时候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感觉人生被卡住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想考公考编吧,怕自己成为那只被温水煮的青蛙,怕自己本来可以有更宽阔的天地,却固步自封在井底;
想发展兴趣爱好吧,又感觉自己没有天赋,不能将爱好发展为一技之长;
想把兴趣发展成职业吧,又害怕到最后连兴趣都变得乏味.....
总之就是纠结太多,以致于动弹不得。
每个人都这样,想要自由,但又不敢离地面太远。
不知道怎么选,所以很焦虑;即使知道很多道理,但好像也不一定能过好这一生,所以更不想动。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心理负担太重。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走出非洲》里,有这样2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富家女凯伦坐火车去肯尼亚,她带的东西装了好几节车厢,给人一种感觉:她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舍弃不下。
然而在影片的结局,她的丹尼斯恋人因为意外事故死掉了,咖啡园也烧掉了,她最后什么东西都不要了,就带着几本丹尼斯留下的书回到丹麦。
女主这一趟旅途,经历了很多事情,这些经历足以让她感觉到充实。
有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想把自己变成一个重载火车,不停获得好多好多东西。
TA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太重了,那些东西变成了TA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TA为什么不敢动,就是怕没有结果。
市场千变万化,人生中的意外和明天你永远不知哪个先到达,所以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不一定得豆。
留几手永远不敢迈出第一步来,因为他觉得有风险,他怕失去体面失去粉丝,但是如果他更看重过程而非结局,那就不一样了。
过程就是行动,行动里面才有真实才有惊喜才有无限。
不行动,想法再完美,那也终究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